首页 折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5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待要看铺子里的衣裳,那边陆洵提醒:“吉时快到了。”

得,这就得去致词了,陈氏笑着推推卫氏,卫氏深吸一口气,除了柳渔和陆霜两个年轻姑娘守在店里未出,一行人都跟了出去。

陆洵夫妻这时才有机会说话,他把自己准备的红封交给陈氏,附耳交待陈氏:“这边都是女客,我和承骁不好在这呆着,等爆竹放过就回去了,这是贺仪,一会儿进去后你给亲家。”

陈氏领会得,点了点头,接过那红封袖进袖里。

外边陆承骁让舞狮队的鼓乐暂停,卫氏的致词还算顺当,大意是一些套话,又把三日内购成衣或定制成衣让利两成的话说了,有陆柳两家人带着一鼓掌,鼓乐手喝采,围观众人都被带起了情绪,场面一时倒颇热闹。

远处街头,周琼英一行四人来了,除了她,她娘周太太,两位嫂子也一起来凑趣。

要说这是周琼英一早回娘家问她娘讨主意,把柳家给的请帖和红票都给看了,大致说了家里其他人送的什么,以及之前她家开铺子时柳家送过二两贺仪的事。

她难就难在,柳家从前送了二两,这回又送了一两红票,她不好只回二两,三两成单不好听,四两又太多了些,舍不得,当然,这话当着家里两个嫂子周琼英是没好意思说的,但周太太听明白了。

她接过那张做得颇精致的红票看了看,眉一挑:“这柳家还挺舍得的。”

给女儿支招:“我看你封个二两也行,再去她铺子里看看,只要衣裳款式还过得去,那就把这红票用了再额外多买一套,就是人情了,谁都挑不出理的。”

周琼英明白了,笑道:“衣裳是指定好看的,我这位妯娌今年端午就给我小姑子做过一身衣裳了,手艺是极好的。”

当即就在家里拿了红纸,写了贺词,包了二两银票进去。

周太太颇有商家太太的精明,听说柳家姑娘手艺不错,也动了心思。

柳家人以后日子不差,又只隔着一条街做生意,这样的喜事与其在家装不知道还不如体体面面去凑个热闹。

她们周家在县里开着粮油铺,也不是那等日子吃紧的,索性也跟女儿一样,包了个二两的红封,准备一起道贺去了,衣服真看得上眼,她也给自己买上一套,算是捧个人场,给自家女儿在公婆和未来妯娌那里做个面子,新店开业第一天还能有些让利,省了银钱还赚了人情和体面的好事。

而周家两个儿媳,从上回陆承璋来问公爹讨主意起,就没少听家里人谈起柳家怎么发迹的,一时也有些好奇,婆婆送了礼,她们做儿媳的不需要再另外备礼,索性也去瞧个热闹。

这就有了一家子母女婆媳四人一起往北街来的这一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