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折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8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千多两,只要他肯去跑,只要他能拉来肯经销他们成衣的绣铺!

柳晏安从没有这样热血沸腾过,他捏着手上那一沓订单,哪怕第一趟的利润只是四十两,他却明明白白看到了喜江南的前景。

往两浙行商也很赚,但或许凡事都有陆承骁和柳晏平在前,他只需要打打下手就行,且行商在外对行情的把握在一个快字,一个灵活,走第一步时很难想到第三步会是什么,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船到下一个码头,会进些什么,又卖些什么。

而喜江南的拓展不一样,基本上是有数的,是把一个成功的点不断去复刻,以一个小量堆叠出来的大量。

像这次来的八家掌柜,除了已经合作熟了的崔二娘,另外七家一家定的不过是三十件,他们给出的又是走量价,把利润的大头都让给了这些绣铺掌柜,真正算来,一家绣铺这一回给他们赚的钱不过是五两左右。

然而柳晏安知道,这样的五两,是可以用增加经销商人数以及增加成衣款数双向复刻的,前景极好。

他尝到了和外出行商带给他的截然不同的热血,前方清晰可见一个个小目标,他可以展眼看着,一关一关闯过去。

这是很新奇的,也极富挑战。

所以柳晏安这下连洪都府也不去了,他要跑经销去。

柳渔想一想也是,点头道:“行,那三哥就把这一块挑起来吧,只是其他县不比安宜县,在安宜县能进展得这样顺利,跟咱们如意绣庄在安宜县做出了一点名头也有关,其他县拓展起来或许难度要高一些。”

柳晏安摆手,“没事,过硬的其实还是你做的这些衣裳的款式以及咱们给出的价格。”

他们前番从两浙回来,也是沿路找买家的,在柳晏安看来没什么差别。

事情商量定,牌子有了,样衣有了,拓展经销商也被柳晏安承揽了过去,接下来就是生产力了。

有过开业赶工那一回的经验,现在要召集人手赶两百多件成衣也不难,只是喜江南真若做得起来,这些就不是临时帮忙,而是长期聘请了。

柳渔几人出了喜江南样衣展示间,就去找张娘子和几位绣娘,前番请的临时绣娘和缝衣女工大多是她们的朋友亲眷,现在要招人,柳渔最先想到的自然还是前边用过的那一批人。

把事情同众人说了,请他们今天下工后回去帮着问一问上回来帮工的绣娘和女工,看是否愿意进如意绣庄来做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