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了一夜笔记,窗外渐亮,没等到她醒他就走了。上午的会开得囫囵吞枣,中午出发去机场前他犹豫要不要改签,直接不去也不是不行,但最终还是坐上了车。
视频会议还在继续,等一切细节落实,只等幽默工作室在确定的日期发布澄清公告。会议结尾,关雨濛终于抬起头来,笑着说:合作愉快。
沈西淮略过她的调侃,只说两个字:有劳。
视频挂断,手机紧跟着响了,他立即送到眼前,微怔片刻后接通电话。
你在机场?
嗯。
苏津皖一顿,说:沈西淮,你想清楚了么?
苏津皖作为当事人自然也出席了刚才的视频会议,早在两周之前关雨濛就给她打过电话,直截了当地问她是否想要澄清跟沈西淮的绯闻,她直接回绝了。同样的问题她在几年前就听过,问她的人是沈西淮。那时他刚从加州毕业回来,她的电影刚拿奖不久,却始终接不到工作,离封杀不过咫尺,媒体倒大着胆子拿她的感情状况做文章,标题无一不跟触动接班人挂钩,骂她的网友也层出不穷。沈西淮问她是否需要澄清,那时她几乎身处最低谷,前途一片迷茫,无心应对这些,沈西淮便尊重她的想法。
她知道他本人也并不在乎,早在高中时期他们就达成默契,解释无果那就作罢,相信的人自然会相信。
关雨濛给她电话时她仍这样想,但很快又接到沈西淮的电话。她分得清他是在商量抑或是已经做好决定,而这一次显然是后者。她没有询问原因,转而直接跟公司表达了需要公关的意愿。
她其实隐隐猜到了,那回在街上遇见那辆福特嘉年华,到餐厅后她故意暗示沈西淮,他不久后就出去打电话,随后又提前离了席。他没有透露哪怕一点点的情绪,但她知道他必定正在经历什么。
而不久前西桐在电话里的试探也印证了她的猜测。
她觉得沈西淮很傻,甚至比她还要傻。傻到她在高中班主任发下来的班级留言簿上写下《重庆森林》的台词: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这或许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在那时却只是她的心愿。
那本留言簿从后传到前,再由第一排的人交还给班主任。她自认遵规守纪,却仍趁着课间操去了办公室,留言簿厚厚一本,她很快看见自己的字迹,随后看见沈西淮的名字后只是一片空白。再往后翻,底下一行有葱茏如草木的字体,名字后跟一句:感谢家人老师同学,感谢郑暮潇。另一人则更加简洁,只写五个字:感谢陶静安。
她并不是第一个来翻看的,有人比她更早。
她了解得很有限,所以只能朝电话那头的人问:你想清楚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