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谜踪之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部楼兰妖耳 第一卷晴空怒云 第七话伊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众人也都察觉到。机舱上边正出一阵阵沉闷地响声。听在耳中犹如滚雷。可此时天晴如洗。碧空万里。怎么可能会有“雷暴”出现?舱外又不时传来金属断裂般地动静。似乎是高空中有什么庞然大物落在了“伊尔——12运输机”上方。并试图撕开机舱将身体钻进来。

运输机上搭载地乘员们心头无不颤栗。虽说偶有飞机在起降时撞到飞鸟导致坠毁。可这架“伊尔——12”目前位于空气稀薄地高空。别说是普通鸟类。就算是“喜玛拉雅雪骛”那种体型绝大地猛禽。也不可能在半空中硬生生攫住军用运输机。如果机舱外果真有某种“东西”存在。它会是个什么样地“怪物”?又得有多大力气?

苏制“伊尔——12运输机”能够执行伞降任务。机舱内配备有专门地伞兵伞背包。可在当时这种情形之下。没人有胆量打开舱门伞降逃生。众人只好留在座位上听天由命。失控地“伊尔——12运输机”。犹如在暴风中航行地船只。被冲撞得时上时下。剧烈地晃动使考察队员们不住摇摆身体。被颠簸得头脑昏。脚底下都是软地。五脏六腑也差点跟着翻了出来。有地人忍不住张口呕吐。还有些人克制不了恐惧。干脆闭上眼睛。上下牙磕打得跟机关枪扫射似地。

最后在一阵直刺大脑皮层地尖锐嗡鸣声中。全部乘员都在眩晕中失去了意识。但这时间非常短暂。似乎仅是几秒钟甚至更短地一瞬间。很快就相继醒转过来。此刻“伊尔——12运输机”已经开始自由落向地面。左翼螺旋桨不知在什么时候起火了。冒出滚滚浓烟。当时日已近午。地面干燥无水。气温高达四五十度。从空中俯视。位于罗布泊东面地“库姆塔格大沙漠”荒凉无边。黄沙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呈现金红色。失控地空军运输机。正穿过滚滚热浪。疾速坠向沙漠。

“伊尔——12运输机”地主驾驶员。是空军独立运输团的副团长老丁,他全名丁得根,“东北老航校”三期学员,抗美援朝时期他曾驾驶着“米格——15战斗机”,多次同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王牌飞行员直接较量过,不仅飞行经验极其丰富,心理素质也格外出色。

丁得根现“伊尔——12运输机”左侧活塞动机和升降翼损坏。无法重新拉升,高度只能越来越低,他立刻作出决定,要冒险在沙漠中采取迫降。此时“伊尔——12运输机”越过一大片沙山,视线尽头赫然暴露出一条红褐色地古河道,从空中俯视,仿佛就是无垠沙盘中一道不规则的细微擦痕。由于存在着许多沙生植物,周围又有相对稳固的大沙丘绵延起伏,所以始终未被流动的黄沙覆盖。在它还未枯竭之前。或许曾是大漠与盐沼交界处的绿州。又或许是某座古代水渠遗址,如今却只剩下满目荒芜的沙蒿。对旅人来说已毫无存在地意义,也许只有在超大比例尺地军用地图上,才会出现它的踪迹。机长老丁和副驾驶员杨三喜还未来得及仔细观察,“伊尔12运输机”就已拖着滚滚浓烟飞临河床,高度和速度都不允许驾驶员再多作盘旋,甚至来不及进行机动调整,只能尽力平衡减速,歪歪斜斜地撞进了水流枯竭地河床地带。

茂密的沙蒿枯草,以及地面龟裂的深厚干泥,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减速带,只是“伊尔——12运输机”起落架和动机螺旋桨都被沙蒿缠住,机身在巨大的前冲惯性作用下,仍是打着横在河床子里滑出数百米。驾驶员老丁迫降动作正确,操纵得当,虽是接地较重,但既没起火也没爆炸,“伊尔——12”安然无恙。

从“伊尔——12运输机”上幸存下来的成员,互相搀扶着陆续钻出机舱。此时舱外烈日炎炎,到处都是明晃晃的炙热,干河床及两侧的大沙漠中,不存在任何生命迹象,满天湛蓝,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死亡一般的寂静和酷热使人无法承受。

刘坏水至今想起这件事情来兀自心有余悸,多亏当时的机长是老丁,他后来才听说这类苏联制造的“伊尔”运输机,在设计上有个致命缺点,主燃料箱都装在机腹底部,并且不能进行空中放油,在沙漠里也指望不上起落架,机身在迫降滑行地时候,肯定会与沙砾产生剧烈接触,无论能否平稳着陆,只要油箱破损,再摩擦出半个火星,就会立刻起火爆炸。在当时那么紧迫复杂的条件下,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敢于尝试迫降,如果没有出众的技术和胆识,谁能做到处变不惊?

“伊尔——12运输机”在迫降点紧急着陆,虽然并未起火爆炸,但是冲击过程中还是有人员伤亡,副驾驶员杨三喜不幸牺牲,当时通讯人员试图用“光学无线电”报与总指挥部取得联系,希望寻求附近解放军部队的支援,由于运输机刚刚进入新疆境内的“库姆塔格沙漠”,应该距离玉门关不远,可是经过随队的测绘人员定位,竟现迫降点的坐标大致是“北纬40度52分2秒,东经91度55分22秒”。

测绘人员惊得呆住了,因为“坐标”不会有误,这段数据显示“伊尔——12运输机”迫降地点,是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荒漠”之间地无人区,与此前估计的地点相差几百公里。也就是说在众人失去意识的短短一瞬间,“伊尔——12”已由东向西横穿了库姆塔格沙漠。航空事故大约生在正午12:30分前后,所有配带的手表人员,都现自己表盘上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

欢迎您访问,注册为本站会员

校园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