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蜕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之蜕变作者:萝卜兔子

第13节

陈灵灵在客厅里哀嚎,家长遇到这种情况确实很无奈,早慧的孩子心智比同龄孩子都要成熟一些,和同龄孩子会有些隔阂玩不来,但因为年纪不够,家长又担心跳级升上去会被欺负,尤其韩一现在四岁还不到。

陈灵灵刚刚进屋子和儿子聊了聊,以前心宽没留意,刚刚专门注意了一下,发现儿子确实早慧,和他说话逻辑清晰话也能说得很全,注意力也比普通孩子集中,认真起来倒真像个小大人。

陈灵灵自己哀嚎叹气了一阵,回房里给韩治军打电话商量去了,程宝丽自己想想纳闷儿,把孩子招过来,问他:“一一,在幼儿园里都和小朋友玩什么?”

韩一道:“画画、做游戏、学唱歌、玩积木。”

程宝丽:“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么?有没有处得特别好的朋友?”

韩一抬眼看着程宝丽,一开始没吭声,被程宝丽用眼神鼓励了好几次,才开口道:“不喜欢,他们老是哭,还抢玩具,把东西乱丢,不喜欢他们。”

程宝丽:“……”

郑海洋在旁边突然就愣住了,韩一说那句话的时候给他的感觉就是逻辑特别清晰,他甚至能从孩子的语气里听出一种轻微的厌恶。

而回想起来,韩一从小到大在自己身边确实不怎么哭,孩子只要哄好了基本不哭,因为生活富足也确实不抢东西玩儿,家里的大人都爱干净郑海洋也不喜欢乱丢东西,于是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里长大,几乎没见过人乱丢东西。

郑海洋心中突然醒悟过来,韩一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其他孩子完全不同,别的孩子两三岁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隔代亲孩子被宠坏了,摔倒了哭要吃糖哭被骂了哭自己做错事情哭……总之在语言能力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用哭和嚎嗓子来表达自己的大部分情感。

但韩一完全不一样,他小时候家里人都忙着赚钱,根本没人顾到他们,都是郑海洋带着孩子,郑海洋自己不是女人也不会像老一辈人那么宠溺孩子,都是自己摸索着带孩子,韩一小时候哭他就不抱,不哭他就抱抱,所以孩子从小就知道哭是没有糖吃没有人抱抱的,于是久而久之就不会用哭来表达情绪了。

韩一说话早,会爬的时候就会发音,可能先天就聪明,后来郑海洋带着孩子更是什么都叫他学,唱歌古诗认字都早;郑海洋如今回想起之前暑假的时候在深圳,韩一就表现出了一个三岁孩子非同一般的早慧,不怕生会说话甚至会讨价还价,聪明机灵。

陈灵灵和韩治军没讨论出来什么结果,但电话里告诉他孩子可能不适应小班生活,韩治军在电话里对她道:“那就先别去学校了,就这么一个儿子,别出什么问题。上海的事情办完了我就回来,我回来再说。”

晚上郑海洋连作业都没心思做,草草写完了,爬上床睡觉,韩一躺在床上看连环画,他已经认识很多字了,还认识全部的拼音,如今自己看完全没有问题。

郑海洋掀开被子没有脱裤子就直接窝进去,侧躺在床上,抬手揉揉韩一的小肉脸:“哥哥问你,喜欢上小班么?”

韩一把书盖在被子上压着,摇摇头,露出一点委屈的表情:“不喜欢。”

郑海洋:“为什么不喜欢?因为玩不起来?”

韩一嘟着嘴:“就是不喜欢。”

郑海洋:“有一起玩的小朋友么?”

韩一突然不耐烦起来,似乎很抗拒这个话题:“没有,不喜欢,不喜欢幼儿园,不喜欢小朋友。”

郑海洋连忙去抱抱他:“好了好了,不喜欢就不喜欢,喜欢哥哥就行了。”

郑海洋又小心翼翼问了其他几个问题,比如平时在学校都干什么,小朋友们都干什么,问完了愕然发现,韩一确实不适合上小班,小班的孩子都要大人引导才能去干一件事,比如画画游戏,调皮起来老师还要唬着脸吓唬一下或者小小的训诫一下,可这一切在韩一眼里都像是特别明明白白的清晰。

韩一说:“我们班有个小朋友,每次都故意做错事,他就是故意的,这样老师好点他的名,他喜欢老师点他的名,就老是故意做错事丢东西欺负其他人。”

韩一还说:“陈老师不喜欢一个小朋友,因为有一次他奶奶过来骂老师,老师就不喜欢。”

孩子心里明镜一样,懂很多事情,逻辑清晰明了,说的句子也十分完整。

韩一接下来好几天都没有去幼儿园,但郑海洋还要去上课,可那几天他老是心不在焉,还被老师点名批评。他被老师点名的时候全班都看着他,所有孩子都露出一脸“天啊班长竟然会上课走神”的表情。

余冬瓜下课的时候凑过去,露出一脸“我懂你”的表情,对他道:“我知道了,你肯定是打游戏没打通关,哎……我能理解你。”

理解你个大头鬼啊!

韩治军终于赶在周三的时候从上海回来了,刚刚好韩婷婷也出差回来,这几天家里的气氛都不太妙,连往日里蹦蹦跳跳的韩一都闷闷不乐。

韩治军抽烟,心里也有些急,他自己是放养长大的,周围人也没有这样的,韩婷婷是他带大的,可那丫头小时候笨笨傻傻的,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韩婷婷听说了之后特别惊愕道:“韩一早慧?什么时候发现的?为什么不早说?在小班不适应?”

陈灵灵就把孩子的情况说了,韩婷婷立刻严肃道:“不能送他去小班,孩子不明白怎么回事,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一不小心还会被排挤,心理会留下阴影的。我以前大学舍友就是这样,她特别早慧,父母是研究古典戏剧的,她六岁就能看莎士比亚文集,在幼儿园别的孩子和她玩儿不起来,她觉得自己被排挤,心理苦闷,家里人又忙顾不上她,就自闭了,治了很长时间才好的。”

韩治军惊愕:“胡说八道什么?什么自闭?!怎么会自闭?”

韩婷婷:“说了你又不信!你现在又不是孩子,当然不明白孩子怎么想的了。你去问你儿子,问他喜不喜欢幼儿园。”

韩一被拎过来,一问,立刻摇摇头道:“不喜欢。”

韩治军耐着心思问宝贝儿子:“那送你去中班?”

韩一又摇头:“不要画画做游戏,我要念书,要像哥哥那样!”

韩婷婷立刻道:“早慧就是早慧,这么大的孩子你见过谁不要玩游戏要念书的?送去小学测验一下吧,别低估你儿子,他现在唐诗宋词都会背,拼音全认识,还认识英语,儿子聪明你干嘛要不承认呢?”

韩治军想了一宿,第二天亲自带儿子去了三小,三小招生的老师听说要来测试,吓了一跳。

招生办的老师按照规矩给孩子做测验,他们测验分两档,一档考反应对话应变能力和一些孩子基础的辨识力;二档还有一些简单的智力测试题。

招生办老师给孩子做一档测验的时候心里就嘀咕,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注意力不可能那么集中,反应应该也跟不上,结果做下来出乎意料的好。再做第二档,会背古诗会做数学题认识拼音认识汉字还会说英语!!!

韩治军在旁边看着,宝贝儿子一点不怕生不害羞,让做什么做什么,要多聪明就有多聪明,倍儿有面子!

这下,家里人心里多少都有底了,韩一可能真的是早慧,韩治军陈灵灵夫妻两个商量下来,决定先送韩一去一年级听听课,能适应最好,不能适应大不了回来,过一两年再送去上小学。

韩一听说自己要像哥哥一样去上小学的时候在家里飞奔了五六圈,举着双手欢呼:“太好了太好了,我要去上小学了,我要去上小学了!!!”

韩治军当然不会让孩子去其他小学,照旧跟着郑海洋,和他一个班,又给老师送了点东西让他帮忙多看看孩子。

韩一跟着去上学的时候已经是期末了,这天早上郑海洋给孩子系红领巾,帮他背上书包,牵着他的手一起去学校。

韩一个子小小的,走路倒是特别稳,迈着小步子昂着下巴,一脸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

郑海洋拽他,道:“走慢点,到了学校跟哥哥坐一起,要听老师的话知道么?”

韩一笑嘻嘻点头,道:“好!”

余冬瓜刚和郑海洋处出一点友情来就被老师调走了,新来的小同学和郑海洋坐,为了照顾年纪小的韩一,班主任专门把孩子弄到了第一排讲台下面,椅子也比其他孩子高一点儿。

韩一老老实实坐着,郑海洋就坐在旁边,讲台上老师叮嘱班上的同学要爱护小同学,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

桌子靠在一起,抽屉里的书包、桌上的文具盒都是一模一样的,现在,韩一和郑海洋坐在同一个课堂里,成了同班同学,成了同桌。

韩一在讲台下面,转头偷偷看了郑海洋一眼,心里得意又甜甜的想——哥哥,我们是同桌了。

第49章韩一和郑海洋的第一个情人节

韩一上了小学,戴上了红领巾,穿上了三小的校服,成了一年六班班长郑海洋同学的同桌。

刚刚入学的那两周韩一的爹妈几乎每天都很紧张,担心儿子在学校里不适用,怕他学不上去又得回来,最后还闹个厌学的情绪。

但韩一出乎预料的很快就适应了在一年级的生活。班上他最小个子最矮,放到整个一年级,他都是年纪最小的,班上的同学看他小,都秉承一种“照顾弟弟”的原则,对他都很好。

韩一进了班上没觉得不适应,每天早读上课做作业,这里没有到处乱丢东西的小朋友,也不会有为了争一个玩具推推搡搡的小孩子,更不会有孩子午饭之后不想睡觉大声嚷嚷吵到其他同学。

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让孩子觉得心里轻松又舒服,哥哥成了他的同桌,班上的同学都很友好,余冬瓜还会和他一起打游戏,值日的时候班上的同学都不会让他动手。

至于学习……嗯,自从韩一进班之后,原先前十名里就被挤下去一个,而整个学校里无论是什么课业的老师,在班上教育孩子的都多了这么一句口头禅——

“看看人家一年六班的韩一,才四岁,进学校才两个星期就能考前十名!!人家四岁都能考前十名,数学能考一百分,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等以后人家跳级和你们上同班,也被比下去么?”

一年六班在刚刚考完小考分数下来的那一天,所有科目的老师都在班上拍着讲台教育学生:“看看韩一,前十名,比你们小两岁!倒数后十名怎么好意思坐在这里的?以后拼音不会拼加法减法不会做要韩一去教你们么?”

郑海洋心里默默擦汗,心想韩一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下子把全校的仇恨值都拉过去了。

韩一可谓是一考成名,从进了学校开始,三小就一直流传着他的传奇(……)。

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抓课业抓的紧,期末考试还有二十天,班上玩闹嬉笑都比平时少了很多,就连余冬瓜都不敢把游戏机带到学校了,小同学们暗自较劲想着不能被个四岁的小弟弟比下去,于是一年六班在期末之前的那段时间学习氛围出奇的好,班主任坐在讲台上朝下面看,都要感动哭了。

下午的数学课老师留了一刻钟自习,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偶尔能听到教室外面皮鞋踏地的节奏声,还有教室里翻书翻课本的声音。

郑海洋早就做完了趴在桌子上打瞌睡,韩一做了一半,朝郑海洋那里探过半个身子,手里还握着铅笔,悄悄道:“哥……郑海洋,你做完了?”他在上次小考之前改掉了在学校里喊郑海洋哥哥的习惯。

两个窝在讲台下面,郑海洋侧头,小声用气音道:“做完了,干嘛?”

韩一笑起来,身体收回去,摇摇头道:“没,就是问问你。”

韩一的同桌是郑海洋,郑海洋坐在他右手边,而他左手边隔着一条走道坐着的却是余冬瓜,余冬瓜他妈在韩一入校之后终于又给老师送了点礼,把儿子从第三排调到了第一排,和韩一郑海洋他们靠在一起。

余冬瓜眼睛瞥了下讲台上在批作业的老师,用铅笔后面的橡皮擦捅了捅韩一的胳膊,又指了指那边的郑海洋,对韩一道:“老小,把你哥的作业本拿给我!”

韩一在班上最小,名字里又有个“一”,余冬瓜就自作主张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小”,韩一对这个外号可有可无,但是郑海洋听到这个外号就皱眉头,他们班这个时候还没有多少人有外号的,韩一的这个外号简直难听死了!

余冬瓜贼头贼脑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想到韩一旁边的郑海洋突然伸长了脖子一眼瞪了过来,余冬瓜立刻转头收眼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干,讲台上的数学老师咳了一声,道:“余东卦,作业做完了?”

余冬瓜低着头老老实实摇了摇头,数学老师道:“下课之前做不完就去办公室继续做。”

余冬瓜低声嘀咕:“下节课是语文课。”

数学老师放下笔,抬头朝他飞了一眼刀子:“那你就去我办公室朝语文课本。”

余冬瓜qaq

余冬瓜这孩子调皮,班上的女孩子都被他揪过辫子拉过书包带子,却能和男孩子们玩儿得来,在和郑海洋有了“一起打游戏的交情”以及又和韩一这个小神童成了隔着一条走道的同桌之后,他对外宣称韩一和郑海洋是他的跟班小弟。

当然,他的说辞班上没人相信,郑海洋是高高在上的班长大人,韩一是他的小跟班,余冬瓜是郑海洋和韩一共同的小跟班。而且,几乎班上所有同学都是这么认为的。

余冬瓜他妈余秋对儿子有一项铁打的命令,不容儿子抗拒,就是每天放学的时候,她都要看到余冬瓜是和郑海洋一起出来,如果她放学来接儿子的时候看得到冬瓜却看不到郑海洋,回去就要削他一顿。

余冬瓜于是每天放学都要跟着郑海洋和韩一,之前不乐意,现在跟着跟着也跟习惯了,而且他话特别多,郑海洋心里默默吐槽,他上辈子这辈子两世,就数这个胖冬瓜的话特别多。

余冬瓜蹦跳着在他们身后跟着,对郑海洋抱怨:“今天又在数学老师那里抄了一节课的语文作业,你说数学老师怎么老找我麻烦呢?”

郑海洋牵着韩一,韩一滴溜溜的眼珠子看冬瓜,郑海洋突然停下步子,冬瓜差点撞在他的书包上,郑海洋转头瞥他,道:“以后能不能别叫韩一‘老小’,难听死了。”

余冬瓜得瑟笑:“他本来就是老小,哎,我觉得这个外号挺好的,你不也叫我冬瓜么?韩一有外号我也有,给你也想个外号吧?怎么样?”

郑海洋心里道,谢谢你了。

余冬瓜道:“等着,今天晚上想,想好了明天告诉你。”

结果第二天早上,郑海洋和韩一刚踏进教室,余冬瓜哗一下站起来,朝着门口大喊:“鸡哥!!!”

当时在教室里的所有学生都朝着门口郑海洋看过来,有几个女生在座位上捂着嘴直笑,余冬瓜一下子从座位上起来跳到黑板下讲台前,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你们都没认出来么?我们班班长给‘一洋基’的炸鸡做过广告的,就在中央台!他就是那个‘基’啊!老小就是那个‘洋’。”

郑海洋定在教室门口,已经快石化了,那段广告他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黑历史竟然这么快就被挖了出来!

这一整天,全班都在讨论‘一洋基’的那个广告,不停有孩子跑过来问郑海洋:“班长,你就是那个‘基’吗?老小是‘洋’?”

郑海洋面无表情冷顶着他班长冷酷的脸,不吭声,一堆小同学就去问韩一,韩一在年级老少通吃,一张嫩嫩的包子脸恨不得能掐出水,班上的同学孩子都喜欢他,因为他没有三四岁孩子那种让人觉得讨厌的哭闹和顽劣。

每次被问,作为弟弟兼同桌的韩一都会特别维护郑海洋,但在孩子心里拍广告是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是像小林哥哥一样的小童星,于是自豪又坚定地点头:“嗯!哥哥就是那个‘基’。”

(╯‵□′)╯︵┻━┻快闭嘴啊!!!!!!

“一洋基”是在中、央台投放的广告,这年头有电视但也没几个台,能看的基本就是中央台,当初的那个广告词又朗朗上口,炸鸡店在本地又特别出名,全校几乎没人不知道‘一洋基’,不会说那段神曲一样的广告的。

郑海洋从早上开始到中午吃饭一直沉浸在“班长你是不是‘基’”的问题里,同年级因为韩一的原因他们班的交友面特别广,于是很快消息传了出去,其他班有学生看到郑海洋也会一边惊叹一边好奇的问:“郑海洋,你是那个‘基’啊?”

下午郑海洋课间去厕所,刚叉着腿准备掏家伙,旁边一个小男孩儿凑过来,是隔壁一年五班的语文课代表,和他们是一个语文老师:“郑海洋,听说你是那个‘基’?真的啊?”

郑海洋:“……”到底还能不能正常的上个厕所啊!!快闪开我要尿尿啊!!!

郑海洋看了他一眼,不至于和个孩子计较,但被问了一天简直要烦死了,暴躁道:“是啊是啊我就是那个‘基’!!”

郑海洋和这群孩子的世界有时候不在一个层面,这个“基”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但对孩子们来说,郑海洋给“一洋基”拍过广告还上过中央台简直羡慕都羡慕不来的事情。

一年六班的班长、一年级的年级第一名郑海洋是个拍广告的小童星!

话题一度从“你是‘基’么?”转到了其他和“鸡”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

“你吃炸鸡是不是不要钱啊?”

“你是不是每天都吃炸鸡啊?”

“一天吃几斤?”

“……”

郑海洋感觉自己已经没有暴躁的脾气能发了,彻底无语了,他要怎么和孩子们解释他其实不怎么吃鸡他也不是基啊!??

最后的最后,郑海洋头顶上除了顶了那么一个硕大的基,外带顶上了“鸡哥”的美名,这个外号朗朗上口且名至实归。

韩一讨厌别人瞧不起自己瞧不起他哥,但他不觉得这个外号难听,反而觉得这是个自豪的外号,于是跟着叫:“鸡哥!”

郑海洋把孩子拎到眼前,面无表情道:“把课本上的课文给我通通抄一遍!!”

韩一眨眨眼:“哥哥,你怎么生气了?”

郑海洋qaq,你哥我没生气,我只是快断气了。

寒假眼看着就在眼前,郑海洋自己被“鸡哥”这个外号虐完了转头就把余冬瓜虐了一遍。

余冬瓜在班上抄不到数学作业,每天自己缩在那里掰着手指头做算数,到了期末考试,竟然难得又考了个90分,排名在班上进了十几名。

一年六班的期末成绩最后排下来是整个年级最优秀的,数学考试最差的一名是八十三分,最后一名的分数也全都及格了,可把班主任给乐坏了。

郑海洋照样第一名,韩一考了第十名,分数都上了九十分,放寒假的时候两个孩子把成绩单拿回去,家里人一看各种欢天喜地。

程宝丽就知道自己宝贝儿子能考好,夸了一通奖励了一百块,韩一一点点大,也拿着同样的成绩单,陈灵灵一看成绩才是乐疯了,把宝贝儿子抱在怀里好一通亲。

韩一看哥哥被奖励了一百块,扭了下屁股,道:“妈妈,我也要奖励。”

陈灵灵笑眯眯:“那你要什么?”

韩一指着郑海洋手里的钱道:“我要和哥哥一样的。”

陈灵灵一边掏钱包一边道:“给给给!哥哥有一百块,妈妈给你两百!”

郑海洋心想这个时候不多要弄点还等什么时候?于是立刻抬头看他妈,伸手:“妈,弟弟有一百呢。”

程宝丽掏钱不像陈灵灵那么爽快,讨价还价道:“你不是还有你的小金库么?”

郑海洋立刻转头看陈灵灵,陈灵灵道:“阿姨给你,看你妈小气的,你和韩一一人两百。寒假拿着花别省,不够再要。”

郑海洋拿着票子和韩一跑了,后面程宝丽对陈灵灵道:“不能这么宠孩子啊,给的太多了,两个人都四百了。”

郑海洋才不管呢,拿了钱回房间就放进小熊口袋里,韩一老老实实双手奉上上缴,看着哥哥把钱塞进去再拉上拉链。

这一年过年过得特别热闹,往年为了赚钱大人们都没法好好过年,只给孩子买了新衣服新玩具好吃的大家再聚一聚就当过过年了,而这一年郑平的大哥一家还有程宝骏他们都从县城上来过年了,大家凑了一个老大的圆桌,欢欢喜喜过大年。

三四年之前除了韩治军其他人都没什么钱,可现在,郑平成了一洋基的大老板,郑丘也一人担当管着上海省城的两家店,程宝丽成了富太太圈最热心肠的女人,郑平的大哥郑兵也从原来的厂里出来在县城了买了商铺开起了小店;而程宝骏如今是他们酒厂一把手下最得力的助手,经常跟着他们大老板来省城见这个领导见那个领导,酒厂也越做越大。

三小的这个寒假放的时间还挺长,一直放到了元宵节那周的周末,二月八号是周一,两个崽子手牵手背着新书包新文具新课本一起上学去了。

晚上回来的时候,郑海洋突然觉得家里的味道不对,韩一也嗅着鼻子,道:“妈妈,有花的香味。”

陈灵灵低头闻了闻自己身上,道:“好像是有点,难闻么?难闻妈妈去换身衣服。”

韩一摇头:“不难闻。什么花呀?”

陈灵灵笑起来道:“玫瑰花”

玫瑰花?

郑海洋纳闷心想家里的男人什么时候这么浪漫了?这个月十四号是情人节,难道送了花过节?不对!现在才93年,咱中国老百姓什么时候这么早就过西方情人节了?

他问道:“家里买花了?”

陈灵灵道:“没,是店里的花,店里在做活动。”

原来是之前韩治军出差去北京,无意中注意到北京一家卖鞋的企业在报纸上打出了“幸运情人节”的活动,北京王府井新开的肯德基为了招揽顾客也在做活动,还有少数的几家店铺也打出了“情人节”三个字。

韩治军觉得新鲜,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什么“情人节”,结果韩婷婷道:“老土,情人节在洋人那里就是个传统节日,每年都过的,valente&039;sday,多浪漫。”

过年之后的那半个月都是炸鸡店的淡季,没什么生意,毕竟刚刚过完年在家都吃得好,大人孩子都在家消化油水,他琢摩着是不是打这么一个“情人节”的噱头也能做一把宣传?

他又跑去肯德基转了一圈,发现他们打的广告是七号到十四号来消费的情侣可以免费得一朵玫瑰花,店里装点着玫瑰,门口落地玻璃窗上也贴着“情人节”的宣传标语。

韩治军心想人肯德基能做一洋怎么就不能这么做?转头就给店里打电话,又亲自跑去北京的花市采购鲜花,上海深圳省城的店也跟着活动起来,去采购玫瑰花。

韩一好奇问郑海洋:“哥哥,情人节是什么节?”他知道元旦新年也知道元宵节还知道三八妇女节,情人节是什么?

郑海洋把书本从书包里拿出来,解释道:“就是情人过的节。”

韩一:“情人是什么人?”

郑海洋:“就是爸爸妈妈那样的,有感情的人。”

韩一天真的眨眨眼,“我和哥哥也有感情,也是情人。”

郑海洋抬头看了他一眼:“这是兄弟情,不一样,不是情人。”

韩一抿嘴,不开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