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再生之瓷[古穿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节阅读_1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蒋忻歪着头心里一阵盘算,这批品相不太好的唐代陶器和陶俑的市场反应也还可以,也有一些爱好者喜欢收藏唐三彩和唐代陶瓷。

中福古玩城里的是精品店,实际上博古轩在东台路那边还有一个店铺,这件绿釉方枕可以放到精品店,而其他的那些则放到老店面里。

盘算了这些,蒋忻就开始跟李大伯谈价钱了,虽然李大伯跟蒋卫国有多年的交情,不过在商言商,李大伯对于价格还是寸步不让的。

而且李大伯的意思是蒋忻如果想拿这批货就要打包带走,这让蒋忻有点不情愿,因为不只是柜台上的这些,大箱子里边还有一些带残的和压根就没有清理干净的。

徐久照弯腰看了看大箱子,这里边还有脱落了碎片的陶俑,他能够理解李大伯为什么一定要打包卖,像是这种残品在他这种人流量不大的县城里只能成为滞销货。

徐久照的眼睛往角落里一大块东西望去,那是一大块土疙瘩,边角上露出一个方方厚厚乌黑的陶块。

徐久照眉头皱了一下,伸手戳了戳这块非常结实的土块,哗啦又掉下来一块硬邦邦的土块。

这是卖家直接丢给李大伯的,实在懒得清理这块看起来没什么陶瓷在内的土疙瘩。

徐久照歪了歪脖子,依稀在陶块上边看见半拉字。他皱着眉毛认了半天,好像是个“建”字的上半边。

带字的陶块?

目前已知最早带着明确款识的陶瓷是从宋代开始的,这块陶块上有字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徐久照回头看了看正在讨价还价的两人,他转过头小心的一点点的掰开硬硬的土疙瘩。

陶片渐渐的露出更大的部分,徐久照失望了,这甚至不能说是陶瓷而是单纯的低温陶。而且这个形状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唐代什么器型上脱落下来的。

徐久照伸手把土疙瘩从大箱子里抱了出来放到眼前近看。

李大伯眼睛瞥了他一眼,见他看那块土疙瘩没怎么在意,转而认真的跟蒋忻谈价。

徐久照仔细的回想,低温陶,带字的,不像是陶器的……

他定定的看着微微带着一点弧度的陶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