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讨论的都不是什么肤浅的神明,也根本不在意是否有和魔法一样神秘的能量存在着。
就像物理学家和唯心主义者这两个身份,在加来特·米罗的身上并不冲突一样。他既是一名研究高能物理的学者,同时也是“意识决定论”的认同者。
而一切关于唯物和唯心的分歧,仅仅只是在于意识和物质,哪个优先而已……
不得不说,加来特·米罗确实是一位很出色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家伙。
陆舟承认,虽然一开始他认为,这家伙的脑袋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但事实上还是自己低估了他。
他干的最英明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将他的学术理论和哲学思想分成了两部分,并且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群体传播。
通过一般的学术讨论途径,他在imcrc中发展了一小撮“宇宙有灵论”的支持者。
而与此同时,他又通过科普的方法和互联网工具,以宗教的形式发展了一批“宇宙之灵”教派的信徒——不管他自己是否有意识到这是宗教,但事实上不少人已经抛开“宇宙有灵”的理论内核,将“宇宙之灵”当成了上帝一样的东西崇拜着。
虽然“宇宙有灵论”和“宇宙之灵信仰”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却意外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互补。
前者提供的是理论武器,而后者提供的是强有力的执行力。
这听起来甚至不只是宗教,都有点***的感觉了……
也正是因此,几乎就在他死后的第二天,除了华国之外的全球各地,都爆发了不同规模的抗议活动。
尤其西欧,简直是重灾区。
无论是cern还是卡达拉舍的聚变电站,都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宇宙之灵教从一个连正儿八经的教堂都没有的新兴宗教,忽然激发出了恐怖的潜力,发展成了一个规模庞大、且充满行动力的群体。
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推着它向前一样……
其实抛开全球各地的抗议活动本身,单说它们的思想内核,到也没有太多极端的地方。
陆舟仔细研究过米罗教授留下来的笔记。
在这本大概会成为“宇宙之灵”教派圣经的圣遗物中,以先行者自居的加来特·米罗将“人类团结”这一概念作为最高理想,并且认为只要将全人类的意识统一起来,就能够沟通“虚境”之中最伟大的存在——“那个创造万物,定义宇宙为何的至高意识体”。
至于虚境。
根据加来特·米罗教授在那本笔记中的描述,事实上也就是所谓的虚空。
至少陆舟感觉,这位米罗教授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还是“借鉴”了一部分他关于“额外弦”的理论。
在描述虚境的时候,他将宇宙描绘成了一个盒子,并且将那个伟大的存在——宇宙之灵,放到了盒子之外,认为是“意识”决定着盒子之内的“物质”。
从这一层意义上而言,他除了物理学家的身份之外,同时也是一位唯心主义者。
老实说,看着那些信众们狂热的样子,陆舟心中是有些哭笑不得的。
至少就他的了解,这个宇宙中除了人类文明之外,应该还有不少其他同样位于第一梯队的文明存在着。
且不论那个“伟大的意识”是否存在,指望统合全人类的意识,就能沟通那个蹲在额外弦上的“宇宙之灵”,未免也太儿戏了点。
毕竟,相比起浩瀚的宇宙而言,人类的存在实在是太渺小了。
那点意见,也根本微不足道……
站在报告厅内,陆舟看了看人头攒动的会场,又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在过五分钟的时间,报告会就要开始了。
他很清楚自己即将论证的东西,对于整个物理学界,乃至人类文明的走向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于他也不止一次地疑虑过,这一切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仍然清楚的记得,某个自称观察者的“人”告诫过他,直面虚空并不是一件好事,里面存在着太多“不可知”的东西。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最好的机会了。
虚空之中的某个存在,在主动地向这片宇宙招手。
如果错过了这一次,不知道还得等待多少代人的时间,才能揭开笼罩在盒子之上的面纱。
想到这里,陆舟伸出了手,轻轻地从讲桌上拿起了记号笔,放在手心掂量了下。
他将在这里。
向世界,
揭示虚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