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独断大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刑部后院,尚书班房内。

沈珣看着刘凤忠的供状,神色是变了又变。

这位可以说将当官的坏事做尽了,不顾一切的敛财,居然这么久都没有案发!

以他的直觉,这里面肯定有人庇护,可想来想去也找不到是谁。

他一张一张的看着,直到最后一张,他目光微凝,身体陡然坐直。

刘凤忠招供,在天启六年,李邦华以私人的名义向他借了四万两白银,到现在也没有归还。

沈珣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抬头看向廖昌永道“这个具体是怎么说的?”

廖昌永在刑部多年,对这种事情算是知之甚深,解释道:“大人,崇祯以前,国库空虚,四处将领都只能自筹军费,当初孙阁老在辽东还开垦了数千顷田亩以作军姿,李巡抚这么做,也是常见的做法。地方上对这些将领都有所求,所以说是借,实际上就是捐助,不会索求,久而久之都是糊涂官司。”

沈珣对这些倒是都知道,认真的问道:“你是说,李巡抚这四万两都充作了军饷?”

这个是自然,廖昌永刚要回答,瞬间又一怔,皱着眉没有说话。

他认为是这样,以李邦华的品性肯定也是如此,问题的关键是他不能作保,也没有证据。沈珣的话,恰恰点中了这个要害。

廖昌永认真想了想,道:“大人,天.津卫历经改革,早已物是人非,没有强力的证据去证明,如果魏忠贤咬住这一点,不论是刑部,还是大理寺都讨不了好,且,李巡抚是皇上看重的人,这个案子……可能是魏忠贤故意抛出来的。”

沈珣沉色没有说话,盯着刘凤忠的供状。

京城的局势千头万绪,复杂难明,魏忠贤虎视眈眈,单单今天这一手就将刑部推到了火炉上。

廖昌永见沈珣不说话,上前悄声道“大人,这件事刑部已经无权处置了,还需请示内阁。”

沈珣摇头,站起来道:“不能将内阁拉进来,备车!我见周尚书,封卷,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过问刘凤忠案!”

“是!”廖昌永道。

六部尚书中,也唯有周应秋遇事冷静,有急智。

周应秋此刻没有睡,正在见一个人。

皇家政院副院长,汪乔年。

简单叙过之后,汪乔年坐在周应秋边上,道:“大人,从各地抽调了第一批生员,目前到京一百二十一人,政院今年毕业的有三百人,下官为大人留一半,其他的打算派去山.东,山.西做县丞,主簿之类,好生锻炼一番,以备大用。”

周应秋点头,道:“嗯,吏部已经在做审核安排,待督政院那边通过,就报内阁批复,最多半个月,这些人都要履职,你要做好准备,安抚好他们……”

汪乔年资历也算厚实,很得孙承宗赏识,认为他是‘知兵知政’,似乎将他当成了接班人。

汪乔年神色却有些不安,看着周应秋道:“大人,京城最近……”

虽然只有一个‘刘凤忠案’,可敏感的人都能察觉到,京城有诡异,一股风暴在慢慢聚集,很快就要席卷京城了。

周应秋笑了笑,道“汪大人,皇家两院地位超然,不涉朝政,不关党争,只要恪尽职守,风暴再大也不会波及到你。”

汪乔年倒是不在意这些,而是关心朝廷的‘新政’,这个时候理当‘稳’字当头,何以酝酿风暴而置之不理?

他心里这样想着,没有说出口,周应秋,孙承宗都是明眼人,不会看不到这些,之所以‘无动于衷’,肯定有什么他不了解的内情。

周应秋虽然面上带着宽和之笑,心里却暗叹。

之前他认为是皇帝‘政改’心切,迫不及待的想要以北直隶杀鸡骇猴,惊醒天下,推动‘税改’。可近来的事情让他越来越发觉是他错了,错的有些离谱。

京城的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并不是皇帝推动的,甚至说,皇帝是无可奈何的顺水推舟。

因为这场风暴是皇帝登基以来,种种改革的后遗症的集中的一次爆发,挡也挡不住!

宗室,勋贵,东林,阉党,军户等等,他们都适应过来,喘过了一口气,一个个都以不同形式的跳出来,几乎都准备在这个时候进行反扑。

这样庞大复杂的力量,即便是皇帝也要认真对待吧?

‘终究还是皇上看的长远……’周应秋心里自语一声。

他看得分明,越发的明白,京城这场乱局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甚至是皇帝!

‘也罢,一次性释放,一次性解决,之后的‘新政’应该更容易推动……’

周应秋心里默默转悠一阵,又看向汪乔年,目光泛着冷意的道:“该说的话,我还是要强调一次,秉公守法,清廉不阿,不结党,不徇私,这些皇家政院的生员都务必要牢记,一旦让本官或者其他人发现,这板子不会落到两位阁老身上,你明白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