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神在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章震裂文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向高与沈从哲站在二楼的栏杆旁边,看着一楼黑压压的一群书生,笑着说道,“诸位,我与沈大人此番被邀请过来担任此次诗会的评为,与有荣焉,集贤诗会现在便开始吧”。

听到诗会开始了,那些书生便开始绞尽脑汁的想要作一首好的诗词,然后一鸣惊人。

实则上,在京城之中,诗会是比较多的,诗会之中若是作出了好诗词,确实能够名扬京都,因此许多人很喜欢参加大大小小的诗会。

这对于他们养名养望,也有好处。

朱向高与沈从哲在二楼雅座上悠闲的喝着茶,低声谈论着一些事情,至于在谈论什么,就无从知晓了。

而一首首诗,也先后出炉。

其实这些诗也不一定是当场便做出来的。

一些人为了参加诗会,都会提前准备几首诗词。

当然。

也有一些人,是当场作的诗。

水平自然比那些深思熟虑很久的诗词要差上很多。

各种各样的诗词,都送到了朱向高与沈从哲这里,二人品读一番,选出了十首诗词。

然后便开始有人在酒楼之中传唱这些古诗词。

这也是整个诗会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环节了。

因为传唱这些诗词的时候,会将作诗之人的姓名说出来。

到时候。

就能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读书人好面子。

又有面子,又能养名养望。

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传唱的这些诗词,有三首乃是花间派诗词,文风浮夸,但却是现在的主流。

因此受众比较广。

剩下的诗词,有的是阿谀奉承权贵的诗词,比如有人就赤——裸——裸的写出了“若问朝中谁为君,当属陈老首推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若问现在朝廷之中谁是君子,首先被人想到的就是陈阁老啊。

这种阿谀奉承的诗词,也是很多见的,至于选中的这首诗,写的其实不怎么样,但是会拍马屁,说到了朱向高,沈从哲的心坎里,立即点为十诗之列。

还有一些诗,是抨击一些老臣的,比如有诗写到“倚老卖老坏朝政,好在陈老拨乾坤”。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一些老臣,倚老卖老,想要把持朝政,幸亏陈阁老拨乱反正,将那些人罢黜,因此现在的朝廷,才能够乾坤郎朗。

这类诗还有几首,基本上都是在讽刺被贬老臣,吹捧陈康贤的。

甚至还有一首写到了杨胜军。

“北关雄狮百万军,统帅庸碌败蛮兵,燕云十六迟收复,万民悲痛心中殇,而今陈老正朝纲,撤去庸碌任贤明,天朝大军如神兵,指日必可复燕云”。

这首诗的意思也很好理解,意思是说,百万大军镇守北方,但可惜统帅是一个庸碌之辈,这么多年来一直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武朝的老百姓十分的悲痛,恨不能自己上战场,好在如今陈阁老主持朝廷大事,撤掉了北方大军这个庸碌无能的统帅,并且任命了一个贤明的统帅,武朝的大军就好像是天兵天将一般,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这**佞小人,就知道溜须拍马!若天下读书人都如他们这般,武朝还有什么希望?”。

听到外面传唱的诗词,高孑愤怒的拍着桌子。

他嫉恶如仇。

这些人如果只是阿谀奉承陈康贤倒也罢了。

但关键是。

这些人除了阿谀奉承陈康贤之外,还不断的贬低那些为了大武王朝呕心沥血的老臣。

甚至连杨胜军老元帅,都被讽刺为庸碌之辈。

杨胜军老元帅一共有七子,为了抵抗北方满足,其中六个儿子,先后战死沙场。

这事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但如今。

杨胜军元帅,却被这样的贬低,谁能不怒?

“诸位过分了”。

这个时候,一道怒喝声响起。

“你是什么人?竟然敢在此喧哗?”。有人冷笑着问道。

“我乃一游侠,最看不惯尔等在这里做这些沽名钓誉,溜须拍马的诗词,特别是,杨胜军老元帅也是你们能够污蔑的吗?如果没有杨胜军老元帅镇守北方蛮族,你们以为自己可以这么悠闲的在这里举办所谓的集贤诗会?真是可笑至极”。对方冷冷的说道。

“不好,此人这话彻底得罪这些人了,他虽有侠义之心,却怎么可能是这群读书人的对手?特别是朱向高,沈从哲之流,可以做到口诛笔伐,杀人诛心,他们甚至不用动手,只需要念几句诗,那游侠就会承受不了,然后自杀,我们得去救他”,高孑说道,然后渡步而出。

“放肆!”这个时候,朱向高冷喝出声,正要动用“杀人诛心之术”,让这游侠自杀谢罪,不过他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这个时候,高孑已经走了出来,说道,“朱大人,你是进士文位,又是朝廷重臣,何必与一游侠斤斤计较,若是这件事情传出去,岂不是有辱大人的名声?”。

读书人最注重名声,名望受损,修行将会变得极其艰难,别人若是不说,今日哪怕施展杀人诛心之术,让这游侠自杀,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但如今被人提及这件事情,必须注意一下了。

朱向高看向说话之人,冷着脸说道,“原来是高大人!”。

这时候,杨广孝,赵焕也走了出来,朱向高冷笑了一声,“杨大人,赵大人也在啊,三位倒是好雅兴!”。

杨广孝问道,“北关雄狮百万军这首诗是何人所做?”。

“是我做的,不知道大人有何见解?”。一名穿着举人儒服的年轻公子走了出来。

“你是何人?”。杨广孝问道。

“我乃太原孙家孙文昇!”。书生说道。

“太原孙家,难怪,那即将调任北方成为北方七路军大元帅的孙博远是你什么人?”。杨广孝问道。

“乃是我的祖父!”。孙文晟得意洋洋的说道。

“一介书生,怎能担此重任?”。杨广孝心中叹息不已。

他自己是读书人,自然不会瞧不起读书人,关键是,读书人并不擅长带兵打仗啊。

军人有军人的职责。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职责。

一个外行,带领北方大军,想要收服燕云十六州?

到时候,后果如何,可以想象。

而据杨广孝所知。

这个孙博远,之所以能够成为北方七路军统帅,不是因为他本事多高,而是会阿谀奉承。

攀上了陈康贤这颗大树,方才得了这样一个重要官职。

杨广孝心里有些悲凉。

特别是,想到杨胜军老元帅的遭遇。

更让他心中难受至极。

他不由想到了苏毅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

杨广孝便吟诵起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薛良谷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