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邢铁匠打断了桥文的话。
桥文疑惑地望着他。
“桥郎君,您为什么要传授我这个,想让我做什么?”邢铁匠警觉地问道:
“嗯?哦。”桥文略一寻思,明白了他的意思。
技术保密,从古到今都是常态,尤其在古代更是如此。
技艺基本上是传子不传女,没有儿子就传给上门女婿,或者挑选本家的子弟,迫不得已才会传给外姓弟子,条件也会十分严苛。
在传授弟子的时候,师傅往往还会留一手,这就是很多的古代技艺到如今已经失传的主要原因。
桥文随随便便的,就将这样高深的锻铁工艺传给外人,邢铁匠自然会怀疑他别有所图。
桥文微笑道:“邢伯不要误会。我也只是知道这些工艺的顺序,各种淬火的工艺、锻造的技巧,我却不清楚,这些还需要您自己慢慢地摸索。
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只有您这样的行家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来。”
“可是,可是……”邢铁匠还有些犹豫。
桥文笑道:“你要是心里过意不去,那我就加个条件。您打造出的铁锅,三年之内,只能卖给丁掌柜,不卖给其他人行吗?”
“那行。”邢铁匠激动地直想搓手,可是他只有一只手臂,于是就在儿子二牛的肩膀上拍了一下。他的手劲儿很大,他的儿子疼得呲牙裂嘴,却强忍住不敢吭声儿。
唐朝人注重契约精神,丁掌柜就与邢铁匠签订了铁锅采购包销协议。
办妥了这件事情以后,桥文又开出了一个单子,让丁掌柜去按照上面开列的物品去采购。
随后,他就跟着邢铁匠父子去了他们的铁匠铺,指导他们研制铁锅。
中午,在黄二娘的家的院子里,黄二娘正在跟两个少年男子说话。
其中一个身穿深灰色衣服,腰间系着一块打着补丁的粗麻布围裙的年轻人,他叫韩三,是个箍桶匠,今年16岁,身材高大结实,方脸盘,浓眉大眼,高鼻梁,大嘴巴,上嘴唇留着刚刚发育的短须,颇有几分英雄气概。他有些武艺,好打抱不平,人称敢三郎。
另外一个少年叫萧大郎,是里正的独生子,有些婴儿肥,一张圆脸胖乎乎的,模样十分讨喜。他跟桥文同岁,此时是太学算学科的学子,跟韩三一样是桥文的发小。
黄二娘担忧的说道:“桥文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你们两个去西市找找,实在找不到的话,就报官吧。”
韩三说道:“好,我这就去。”
萧大郎有些口吃,他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也去,我、我家有马车,坐车快、快一些。”
韩三不再多话,伸手拉着萧大郎就走。
下午,桥文回到了丁德富的宅子,门房告诉他丁德富等人正在厨房里,他直接朝着厨房走去。
丁芷青正站在厨房门口,看到桥文回来了,她急忙伸手扯起裙摆,快步迎了上来。
急需推荐票,请各位书友大大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