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化学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零三章 囚徒困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眼镜男表情不再那么的轻松了,他问道:”我们这个事情没那么严重吧?“

于凡:“量刑严不严重要看你的表现,也要看你同伴的表现了。”

眼镜男开始显得有些焦虑:“为什么还要看我同伴的表现?”

于凡:“我们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你们三个如果谁第一个把所有事情都招了,谁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刑,相对的,晚招的人将会获得全额的刑期,因为你的信息已经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眼镜男听完了于凡的解释,开始低下了头,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在犹豫,他在考虑他的其他两个同伙会不会提前招供?如果提前招供的话,自己就亏大了。可是如果他们三个人都不招供的话,于凡他们什么也都问不出来,应该也无法定严重的罪。

其实同一时间在其他两个房间,陈帧阳和郭钠也分别对另外两个嫌疑人说着同样的话,此时此刻,三个犯罪嫌疑人在三个不同的房间里纠结自己该如何选择。同伴又会如何选择。

这就是经典的心理模型——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同样的心理学结论也体现在了眼镜男三人组身上,他们三个人只用了短暂的思考就开始积极的互相揭发。

在于凡的审讯室中,眼镜男一五一十的把他们的来龙去脉全部交代了。

眼镜男:“本来我时一个xa培训公司的,专门给企业做培训的,偶然一次机会了解到他们的净水器项目,我就去应聘他们的业务员,其实最初我们就知道这个是骗局,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也就是我们的老板江燃烃。最初我们就是在xa市区的家属区里摆摊,可是后来严打,我们就转移到了周边的城中村、县城这些地方,后来这些地方慢慢的也管得严了,我们就和江老板一起来lz开拓市场。其实江老板上面好像还有一个合伙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来到了lz这边,我们抱着低调的态度,先从周边的乡镇开始宣传,农村包围城市嘛,做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在这边发展代理商,然后我们继续撤回xa。“

于凡问到:“这么说你们的江老板现在也在lz市?”

眼镜男点点头:“是的,最近他都在lz市,因为过几天我们在lz市要开一个经销商招商会,这个会议的阵势比较大,所以他要亲自在这边待一段时间。”

随后眼镜男又交代了他们的老板江燃烃的联系方式,和lz市的住址。

眼镜男态度卑微恳求道:”警察同志,我知道的就这些了,你看我这个可以戴罪立功不?“

于凡低头把资料整理好了以后,一边起身准备离开,一边说道:“至于你提供的情况是否属实,我们还需要核查,然后再对你的表现做定夺。另外,我不是警察。”。

眼镜男疑惑:“那您是?”

于凡抬起头微微一笑:“我是心理化学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