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f111f战斗轰炸机,从英格兰起飞,经过四千八百公里的飞行,参加了中亚,参加了外科手术打击。
而歼八战斗机的研制,可以说也是当时u2等高空战略侦察机,米格21战斗机也无法对付,所以才要研制飞得更高更快的新型歼击机。
当时歼八战斗机立项,也经过了反复论证,提出了几个方案,最后还是决定以歼七战斗机为基础,进行改进的可行性最强,所以最终决定歼八战斗机,采用类似米格21战斗机的机头进气,外形参照米格21,不作大的改动,采用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气动布局,采用两台涡喷七发动机。
实际上当时歼八的研制,就与现在歼十一战斗机有点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不管怎么样,都是以可行为依据。
古院士接着道:“我们和米立坚,毛子不一样,他们发现战斗机设计错误了,可以扔掉重来,但是我们不行,我们没有这样的资本,回顾咱们歼八战斗机的研制历程,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国家航空工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所以我们航空工业设计单位,我们的空军战略科研单位,不能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我们现在非常需要重型战斗机,但是我们绝不能再好高骛远,我们要脚踏实地,必须要在吃透引进重型战斗机的基础上,再搞我们的双发重型战斗机,现在我们就简单的将我们的歼十战斗机,放大成双发的重型战斗机,恐怕这又是要走当年歼七放大成为歼八战斗机的老路啊!所以我个人是不支持这样的方案,对不起,我说的都是掏心窝的话,如果不中听,还请大家不要介意!”
两位顶级专家,都站出来反对六一一所的重型歼击机方案,顿时会场上就陷入了一种很奇怪的气氛当中,其他的专家,似乎也不知道该支持还是反对了。
这时候主持会议的王国强大声道:“各位专家,有什么就尽管说,对了,六一一所的同志,现在你们也可以进行解释。”
李轶朗声道:“好的,对于古院士和李专家提出来的意见,我个人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两位专家,还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双发重歼,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向上级提出自行设计研制双发重歼的建议,而且我们的蛟龙既不是当年的f111a战斗轰炸机,也不是简单放大我们的歼十战斗机,它是一种适应未来战场环境,具有高机动性,高度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三代半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它必须要超过苏三零战斗机,苏三五战斗机,包括欧洲双风和f15e战斗机!”
听到李轶的口气这么大,在座的领导和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看着他。
李轶正色道:“我们的新重歼,采用了先进的bump进气道,我想这是全世界目前最先进的一种进气道技术,虽然是由洛马公司首创,并在x35技术验证机上面使用,但是我们也已经完成了设计和研发,过不了多久,采用bump进气道的歼七mf战斗机就将完成首飞!采用bump进气道,不仅可以降低结构重量,降低rcs值,更重要的它能够更好的发挥发动机的性能,总压恢复系数高,通过我们的计算,它可以降低百分之二的油耗,同时发动机实际发挥出来的推力会接近标定最大推力。”
专家们又小声议论起来,歼七mf战斗机的研发,大家都很清楚,确实是非常不错的,采用bump进气道,甚至获得了土豪大户的青睐,当然还有空军和海军也都相中了这款米格21终极魔改。
李轶接着道:“我们是有绝对的把握,才会做出这样的设计,综合航电系统,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资料,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设计说明,以我们目前的航空电子水平,完全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