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分做两个地方,一为北宋的汴京官窑,一为南宋南迁后高宗在杭州所另立的新窑杭州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
然此项分类尚有纷岐意见,因为汴京遗址长埋于开封市底下,考古难以挖掘,只能借由古籍记载来推测当时烧窑的情况。根据几本古籍,如明初曹昭《格古论要》、南宋人所写《负暄杂录》、以及南宋《垣斋笔衡》所载,官窑的确分作南北两处。
北宋官窑是北宋大观、政和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窑,称为官窑。
官窑是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之一。
后代官窑意指由官方营建,为其烧造瓷器的窑场,所生产的陶瓷供宫廷所用。
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窑之外,亦有辽代官窑、明代官窑等。
官窑产品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没落了。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极少,十分珍稀名贵。
在萧章的印象中,有意见官窑的月白釉作品是非常出名的!
这是一件官窑月白釉双耳炉!
此件官窑月白釉双耳炉,釉面布满大小蝇翅形开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工艺精细到形成含蓄的金丝铁线。官窑“澄泥为范,釉色莹彻,极其精致,为世所珍。”
该香炉撇口,扁鼓腹,下承圈足。口沿置对称两立耳。形制规范典雅。
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豁亮,并累叠麋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
该器为难得一见的官窑作品。
并且官窑器不崇尚花纹,素朴无饰,却以开片作为美化器表的手段,格外雅致。
官窑器物自然形成的纹片,纵横交织如网,层层叠叠,晶莹透亮,犹如冬天江河里的冰块碎裂,变化万千,纷杂无章。在青釉的掩映下,相得益彰,绕有趣味。
南宋官窑是宋朝迁都临安后,邵成章提举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度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建立新官窑。
修内司郊坛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色,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
明初曹昭《格古论要》言:“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臃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垣斋笔衡》中提到''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为南宋初期设立的第二座官窑,称“郊坛官窑”,也位于杭州。
1989年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一件直径11厘米的“南宋官窑葵瓣洗”以2500万港币成交,创下其时中国瓷器拍卖之最。时隔20年,这件“南宋官窑葵瓣洗”再拿出来重新拍卖,拍卖估价应该在3亿至5亿港币。由于此器远远凌驾以2亿元人民币拍卖成交的清乾隆搪瓷彩瓶、清乾隆洋彩瓶以及以5.5亿元人民币成交的清乾隆粉彩转心瓶。
北宋官窑作品观之神韵内蕴、质朴无华,不独无什么精美雕饰和装饰,也更无什么艳彩涂绘,其完全凭籍自身釉色和幻放的纹片之美抵达其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美学境界。
清乾隆帝为北宋官瓷所赋诗句:“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摩挲真是朴之朴,咏叹仍非觚不觚。合赠何人合长吉,簪花得句负奚奴。”
由此可以看出,这月白釉的美丽和价值是非常难得的……
而这也是萧章想要烧制一件月白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