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论魏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个回答让所有人都闭嘴了。

于是在徐策出门的日子里,肖晓晓就全力组织生产,恢复秩序。

她手下的工作主力就是各地来的山蛮。

很多山蛮民众并不习惯于这种机械的劳作,他们多是采摘渔猎为生,搬砖推车挖土都是很辛苦的事情。

他们更喜欢挑拣草药之类的精细活,可做这些时,又不会太精细,经常捡不干净根上的土,或者茎叶花分不干净,被质疑工作得不好时,还会无理也声高地表示监工是故意挑刺找他们麻烦。

这些都是小事,管理严格一点,做的好的赏,差的罚,肖妃很快就教会了山蛮们什么叫工作质量。

然后又有了新的麻烦。

这些来做活的山蛮有男也有女,他们经常在吃饭休息时聊着聊着就对起歌来。

石山峒在成为山蛮的交易打工地后,居然开发出了同城交友功能,这是肖妃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由此因果,还经常发生抢婚和走婚的事故——或者也可以说是故事?

南方和北方不同,汹涌水系和高深的山脉将大大小小的蛮人切割成无数部落,交流有限,半封闭的聚落生活,让很多蛮人都有不同的习俗,在后世,因为汉人对南方的开发,很多部族都消亡同化在历史大潮中,只有一小部分在边远地区继续生活。

但现在,并没有这个问题,肖晓晓在所有过来交易的山蛮人入市前,就已经告知不能在城里用他们规矩,否则不许进城,但说者自说,听者自听,每天还是有大量引起冲突的山蛮人被暴打一顿,轰出城去。

就算如此,山蛮们还是会悄悄你来我往,搞出了无数纠纷。

……

十月下旬时,天气开始冷了起来。

南方强大的湿度让阴冷的温度如鬼魂一样徘徊不去,肖晓晓难以适应,出门的次数大减。

好在这时,徐策回来了。

徐策等人在南昌坐船顺水入长江后,便弃船上岸,顺着湖北的丘陵带,翻山回到了武昌外的石山峒。

还带回了张舆。

这位不满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很激动的。

张舆摸着城墙的目光都仿佛在看情人,他在这座小城里看什么都很新奇。

“虽然仅仅是一座小城,却与其它小城大大不同,”在肖妃面前,他感慨道,“这里生活的庶民百姓,皆无畏惧不安之心,井然有序,这才仅仅是修筑数月的小城,真是难以想像阿姊经营多年的上党蓟城会是何等模样。”

这暗示的太明显了。

面对这年轻人期盼的目光,肖妃却是铁石心肠地道:“如今荆州与北方隔着一州之地,沿途危险,为免意外,公子暂时还回不了北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