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产业发展让李慢侯很欣慰,他很期待在他活着的时候,能够看到山东迎来工业革命,这个愿意很难实现,但一定能看到工业革命奠基,那就是大手工工场生产,成为主要生产形势,目前大手工业和个体作坊还是并行发展,双方都在分享着自由市场的红利,还没到大鱼吃小鱼的地步。
也许五百来万人分散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人均资源太丰富,无法形成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压力,或许得等到下一代成长起来,人口增长到一千万的时候,有可能迎来质变。这一天其实要不了多久,因为物质丰富,多子多福老思想下,北方人生育意愿非常强,一家三四个孩子十分寻常,五六个都不算多,七八个的都很常见,这样的生育能力,让下一代人口翻翻都不是不可能。更何况还有南方北人回迁,回迁的不止是穷的过不下去的人,还有一大批衣冠南渡的豪族。
布衣和衣冠其实都在回迁,因为在南方他们跟南人的冲突很大,南人的经济力量已经很强,可南人的文化力量还很弱,话语权依然是掌握在北人手里。他们在文化上看不起南人,却不得不在经济上依附南人,要解决这种精神和物质的冲突,只有回迁家乡。更何况他们的祖坟还在北方,唯一阻挡他们北迁的蛮族已经被驱逐出边墙,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回迁呢?
高生育率和高回迁率,以及回迁北人的高生育率,李慢侯认为可能十几年后,北方就会恢复到一千万人口。
庞大的人口,在高效的行政管理下,会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李慢侯打造的正是这样的高效行政体系,现在还看不到任何衰败的现象,而且还在持续改良,每年都有大量新的经验推广,新的制度出台,很有活力。如果将北方看做一个国家的话,这正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兴政权。
这个新兴态势,让李慢侯威势熏天。
刚刚回到山东,陕西那边就传来消息,吴阶和西夏停战了。西夏几乎接受了吴阶的所有要求,而那些要求,是李慢侯跟吴阶分别前商量好的。
西夏将完全退出宋徽宗之前的土地,同时向大宋开放河西走廊。这个开放,可不仅仅是允许大宋商队通过河西走廊向西域输送货物,而是允许大宋参与河西走廊的管理,更准确的说,其实是允许西藩集团参与管理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毕竟西夏人控制的西凉府、宣化府、肃州、瓜州和沙州等地,吴阶将在四地各设一个贡使馆,管理沿途宋商。宋商经过这些地区,西夏官兵不得拦阻,不得查验。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的不平等条约。宋商是会给西夏人纳税的,纳税西夏人才有动机维护好商道的安全。纳税是一次性的,在兰州、西宁州各设一个榷场,允许西夏派官员监督,宋商在这里装货,然后贴封,缴纳一笔税款后离开宋境。通过河西走廊,在沙州设一个榷场,由西夏人管理,吴阶派员监督,完税之后,离开西夏。因此河西走廊是一进一出纳两次税,一次给吴阶,一次给西夏,税率也不算高,只有百分之五,相对于丝绸之路上的运费来说,百分之五的货值其实很低。
即便这样,西夏人能够同意,也是迫不得已。他们知道,他们的国力,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跟宋人争夺河西走廊了。吴阶集团已经非常强大,背后还有更强大的东藩集团支持,一旦拒绝,可能意味着灭国。
即便答应了,也只是暂时停战,后续谈判还在进行。本来有两个问题,现在只剩下一个了。因为西夏人解决掉了一个,之前李慢侯提出,要西夏人将刘豫集团的残兵败将交给自己,他看上的当然不是普通士兵,将那些士兵都送去当矿奴,他没那么狠。他看上的,主要是一大批投靠刘豫的没节操的官员,尤其是文官。他需要这些人去美洲开拓,殖民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死亡率惊人,可以说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