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六十一节 玛雅(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让人惊讶的是,玛雅人的历法延续性,他们将历法计算到5125年这样的周期跨度,因此他们的历史,几乎都在一个周期之内记录下来,他们还拥有文字,祭祀也在记录他们的大事。因此如果玛雅文明不灭绝,将是跟中国文明一样,拥有准确历史记录的文明,比中国文明稍晚一些而已,基本上从他们兴盛期的公元二世纪到九世纪之间。

他们还发明了自己的纸张,用来记录这些资料,只可惜所有的文献,后来都被西班牙神父焚毁,理由是说这些文字是魔鬼的文字,记录的事迹是魔鬼的事迹。这是一种出于宗教的有意识的文明灭绝行为。

现在这些文献中很多,已经被东藩学者抄录,带回了府学研究。学者们已经发下,玛雅人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并对此十分惊奇。很奇怪他们为何会有如此精确和长度的历法,精确是历法的追求,倒是不疑惑,如此长度的历法推算,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任何农耕文明,都不需要跨越千年的周期。

后世对于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很多猜想,最科学的是美国人做的一个研究,他们采集到玛雅文明附近溶洞的钟乳石,钟乳石是渗水矿物沉淀形成的,因此钟乳石的生长,跟水流有密切关系,美国人分层扫描后发现,这些钟乳石在三世纪到九世纪之间,成长迅速,意味着那是一个降水丰沛的时期,而在只有两百多年间,生长十分缓慢,那意味着是一个干旱时期。

所以提出了玛雅人被迫放弃雨林中数百座城市,北上到墨西哥高原南部的尤卡坦半岛,是为了躲避雨林地区的旱灾。

这个研究出来之前,让人很难想象热带雨林里会发生旱灾,可实际上受大气候影响,雨林地区的降水量会在一个漫长时间下降一半左右。当然即便下降了一半,依然比沙漠地区的降水量丰富。

但玛雅人不是一个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连牲口都不养,几乎不吃肉,是以玉米种植为核心的玉米文明。在他们前期,人口少的几千年间,还可以熬过旱季,但在他们兴盛起来之后,旱季显然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玉米种植。小村社能在雨林中小块土地上继续种植玉米甚至补充部分猎物生存,所以后世雨林里还有不少玛雅部落生存,可是这种小块土地,显然不可能支撑十万人口的城市脱产人群,于是城里的祭祀、奴隶主等统治阶层就牵走了,他们带走了天文历法等高级文明,留下了原始的乡村同胞。

北迁的玛雅人在奇琴伊察地区继续保留城市文明,当然也不能说奇琴伊察是北迁的玛雅人建立的,因为这里早就在他们鼎盛时期存在,他们只是在这里继续发展而已。依托奇琴伊察地区的三口天然溶洞水井渡过旱灾,但北方的托尔托克文明南下,跟他们融合在了一起。

托尔托克文明是一个大帝国,他们不是雨林文明,其实对于旱灾有更好的抵抗力。这依然有些违反常识,但却是事实。因为作为陆地文明形态,往往会选择大河流域定居,兴修水利进行农业,水利设施能够帮助农耕民族在干旱季节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即便旱灾绵长,引起灾害,也不至于灭亡。玛雅人刀耕火种,降水充沛的季节,他们可以在雨林中建立数以百计的城邦,通过短促的雨林溪流进行贸易,但当百年大旱降临,小溪流干涸,靠天吃饭的农业减产,巨大的城邦文明就无法支撑。

托尔托克文明在墨西哥中央谷底一带发展,这里有天然河流和湖泊支撑,他们也修建了为数众多的城市。但人类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巧合,那就是北方民族总是比南方民族强悍,托尔托克文明比玛雅文明强悍,托尔托克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比托尔托克人强悍,他们不断南下劫掠,已经威胁到了托尔托克文明的都城图拉了。如果历史继续,他们可能会被强悍的游牧部族摧毁,然后在废墟上建立新的文明。他们也是这么出现在历史上的,托尔托克文明之前,这一带是特奥蒂瓦坎为中心的文明,特奥蒂瓦坎之前是奥尔梅克文明。

这些文明实际上一脉相承,都有共同的文化符号,比如懂得加工玉器,崇拜美洲虎、羽蛇、凤鸟,用活人献祭等等。

托尔托克文明是在两百多年前,摧毁特奥蒂瓦坎城,并征服周边小城邦,建立起一个大帝国的。此时虽然很虚弱,却依然统治者几十座城邦,因此可以动员数以十万计的军队。一旦他们帮助玛雅人,战争规模将会非常巨大,几乎将墨西哥两大文明都卷了进来。

但托尔托克文明处在一个衰落期,联合他们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实际很容易摧毁这个文明。但李慢侯并没有这么做,他的目的是威慑,威慑的目的是保护,而不是毁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