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司礼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钱多,速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肃宁县不大,丁口不过九万余,良臣估算过,符合报名年龄条件的大致能有一万多人。

这一万多人是去除了在家种地,以及给人帮工,自己出门讨生活的。

放在后世,一万多青壮无事可做,对地方而言显然是极大的人力浪费。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无视这么多青壮在家无所事事的。

当下,却是很自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地就这么多,除了种地,也就是经营小买卖,要不然就给人做工。

而肃宁是有名的穷县,县内经济可想而知。

寥寥无几的服务业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就业。

因此,净身当老公,便成了这多余青壮想要改变命运,吃饱肚子的一大活路。

六房户科有数据,仅去年,肃宁一县就有一千多人北上京师,内中能够幸运入宫及发遣到各藩王府的却不到百人。

十比一的比例。

当老公,竞争很激烈的。

不是随便把鸟一切,就能上岗的。

而在整个宫中人员录用大比例上,出自河间府的老公又大致占了四分之一多。

所以,后世有人称河间府为明清重要太监产地。

在这当中,明朝常年保持宫中人员在一万至两万人间,伪清一朝则迅速翻翻。后者又污蔑前者宫中太监十万,殊不知真有十万众,皇帝都没地落脚了。如此说法,不过是让治下汉族文人和百姓相信明朝之黑暗,以显大清之贤明而矣。

总之,太监这个行当是没门槛,可竞争激烈性却不弱于读书人考科举。能走到最后,功成名就的那些,都是人尖子。

良臣他二叔自宫之后在北京城晃了四年才找着路子,去年衣锦还乡的宝钞司监丞张炳也是在左安门当了一年多的自宫白,才时来运转得了个补差。

这两者如今也是运道各不相同,一个在宫里吃香喝辣,一个则在四川替人看大门呢。

能当上老公,自是扬眉吐气,哪怕是做个小伙者,都会给人无穷希望。

那当不上老公,家里又没多少产业供他油手好闲的,便只能到处转悠,靠给人打短工为生。

也是大明朝,或是历朝百姓实在,他们只要还有口饭吃,饿不死,就断然不会造官家的反。

揭竿而起,历来都是最后一步。

所谓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不如死国乎。

好死不如赖活嘛。

现在,希望来了。

提督魏太监招兵的消息如一阵风卷过肃宁大地,初始,正如七舅姥爷说的那般,空口白牙的东西,谁个信你咧。

很快,报名就有钱拿的确切消息又卷了过来,真金白银剌激下,各乡各村的没事做的年轻人们都动了起来。

东门开门红后,良臣很快就让周安给县衙送去了一千两,用于各处招兵点发予报名费。

官场的惯例,只要是钱,管它是什么名义,过手的总要有些漂没。

魏太监给钱敞亮,六房的人自是卖力。

东门的火爆仍在继续,六房设在各道路口茶铺、酒馆的募兵点也是挤满了人。

毕竟,县城的居民就那么多,每日间进城的百姓也有限。

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乡村。

然而,与六房招募的同时,却有一帮人穿行于乡村小道之上。

他们都是魏太监的亲戚,或者说是魏太监亲戚的亲戚的亲戚。

反正,拐十八条弯都能和魏太监扯上关系,谁个要说不认,当着魏太监面把关系一顺,魏太监都没话说。

确是亲朋,不容怀疑。

操作简单的上线发展下线法,严重剌激了那些平日看见县衙帮闲都得点头哈腰的亲戚们。

人越多多官越大大,不管这官是啥官,总都是官不是。

家里的亲戚发展完了,隔壁邻居也不够数了,于是乎,一帮想当官的魏家亲戚们就开始出村出乡——长途拉客了。

三表舅马文庆将这一伟大事业做到了极致,他竟然自掏腰包,以比其他人更好的条件拉客,成功击败诸多竞争者,短期内将他的理论官位做到了百户级。

三表舅妈看着丈夫把钱往外掏,只求那些人在本上签个名,可是心疼的不得了。两口子为此没少干架,但等三表舅带着他招到的“兵”去了城里交给远房大侄儿,带着五十多两现银回来后,三表舅妈连夜就回了娘家。

四天奋战,终是成功的将娘家三十多人发展为下线,就连她四十多岁的鳏夫叔叔都给发展了,不会写字没关系,按手印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