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生一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的摊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最优秀的人有一个基本品质:知道自己不知道。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今天一整天,她们几个嘻嘻哈哈的,冬子与小蒋不明就里,只好忙自己的事情。

最终的笑话,落在卧室上。因为这个好奇的许玫,是抵挡不住她探寻的步伐的,他看到冬子的衣服与燕子的东西,都在一个床上,她仿佛明白了些。

“燕子,你们,恐怕,我不说了。我不以为”她装出欲言犹止的样子,故意露出自作聪明的微笑。

她只是想看到燕子的尴尬。但燕子并不尴尬,因为,她自己明白。这事,恐怕不用解释,解释了,别人也不相信。你们都睡在一起了,那种事,不是自然的吗?

偏偏,燕子与冬子,就这么不自然。当然,如果你们了解她的感情深度,你才会理解。这只是,冬子与燕子保守的秘密,或者说,某种神秘的仪式感。

燕子避免了这个话题的纠缠,要她们自己去商量,在哪里摆摊子,更为合适。

冬子已经把营业执照与小蒋的卫生许可证,都复印了一份,放到了那个新货架里面了。她们的任务是一百套,当然不能在这边工地上,重复竞争。

这方面,许玫就是专家了。她分析到,在工地是针对四川民工为主,但在另外的地方,就得针对容城本地人了。容城本地人,晚上,喜欢在哪里散步,在哪里扎堆,并且,时间段在哪里,她最清楚。

“燕子,我觉得,在文化宫外面摆最好的了。你觉得呢?”

文化宫,处于容城的中心地带,周围有许多单位与公司,还有许多商场,这地方人流量比较大,是许多人上下班与平时散步的必经之路。

“你们自己的生意嘛,你们自己作主。”燕子把决定权推给了对方。

“好吧,那就在文化宫。”听了许玫的分析,小蒋也觉得有道理,毕竟第一天,先试试看,不行,就改位置。

“我们去的时机,还得有区别。”许玫说到:“一般文化宫,我们得早点去。如果像燕子他们在三号门,吃了晚饭再去,那是针对那些想买菜宵夜的人。而我们最主要的顾客,还有一部分,是下班了的人。”

在容城上班的,许多人会经过文化宫。容城这样的小县城,许多单位上班位置离家的位置比较近,所有,走路上下班的比较多。这些人,早餐一般是在早餐店里吃,中餐一般是在单位食堂吃,只有晚餐,是自己回家弄。

一天中唯一的家庭餐,肯定就比较重视,他们在路上,也就喜欢带点菜回去。卤菜,既方便又节省时间,还是晚餐下酒的好材料,所以,在他们下班回去的路上,这东西,肯定受欢迎。

更有一部分人,是文化宫的老人。文化宫内,除了孩子就是老人。孩子们在什么艺术培训班学习,老人们,在文化宫打牌的、打门球的、唱戏的、下象棋的,总之,娱乐到下午四点多,该接孙子的接孩子去了,该回家为孩子们准备晚饭的,也回家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出摊,应该在四点多钟,就到那里?”

“就是这个意思。”

小樊与许玫商量好了时间,中午饭的时间就到了。因为今天是许玫第一天来,所以,冬子就多炒了几个菜。席间,只有小蒋与许玫喝点酒,而其余的人,都是喝的饮料。

“我们先祝贺本公司第二分部正式开张,欢迎第二分部的许玫同学,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

燕子像个主持人一样,许玫居然也不客气:“我叫许玫,运气比较霉,最近打算老输,输就输在这名字上。冬哥和燕子决定拯救我,把我拉起来,像燕子一样飞,我很兴奋。我先干为敬。”

她一口就干了,搞得小蒋被迫干掉,太猛,居然咳了起来。

许玫不是第一次吃到冬哥炒的菜,但像今天这些,与过去在重庆吃的花样又有所不同,所以,很是开心。

看她狼吞虎咽的样子,燕子玩笑到:“收点收点,长胖了,不好嫁。”

“有一种好吃,叫忍不住,何况,我是个意志薄弱的人。燕子,你天天吃这么好的东西,不早点叫我,亏心不亏心?”

她一边吃一边喝汤,反正搞得很热闹。“我也不怕嫁不出去了,反正,只要我挣了钱,男人什么的,有什么用?”

搞得大家欢笑起来。

冬子等到下午四点钟,开车把她们,连人带货送到了文化宫。由于来得早,摆夜市的人还没来,所以,就占了一个好位置。这里是繁华路段,摆摊必须在规定的夜市范围内进行,要不然,城管会来管理的。来得早,就会占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冬子把车停在街道的另一边,他想看看,这两个女生,是如何开张的。

哪里知道,只是在她们把卤鸭子拿出来,在桌面上还没摆好时,就有几个老人来围观了,接着,生意就开始了。冬子看到,她俩的分工还是很明确的。

许玫负责招揽顾客和算账,而小樊负责包装与剁肉,两人配合得,好像很有默契的样子。看到她们已经开张,冬子放心了,开车离去,因为,晚上,他跟燕子,还要去出摊呢。

许玫操着熟练的当地土话,与老人们交流,嘴巴也甜,而小樊的动作麻利,速度也快,所以生意从一开始,就很好。关键的一点,这个卤菜,香气如此之好,色泽如此漂亮,本身就很吸引人。

有的老人有个习惯,不占点便宜就好像吃了亏。许玫与小樊事先就商量好了的。

“爹爹,我们进来时,价格都规定了,你莫让我们自己赔噻,我们是打工的。这样,我们最值钱的不是鸭子,是调料,我送你一包调料,你如果有其他卤菜,家里有的,做起来,加我们这调料包,保管孩子们喜欢。”

用小袋子包装的小调料包,成了她们送人的礼品。这东西成本小,并且数量嘛,在家多加工一些就行。

本地人,都有从众心态,所以,一个东西如果生意好,那别人排队都要来买。如果生意不好,一整天,一个人都没有。引起聚焦效应,人气自然就来了。

为了证明卫生程度,小樊拿出执照与卫生许可证时,有老人认得出来“老陈烧烤”嘛,老陈,不是原来在容钢卖羊肉串的,不是已经死了吗?当有人把这疑问提出来后,许玫就来神了。

“婆婆呢,你是个明白人呢。老子死了有儿子噻?他儿子还在容钢卖羊肉串呢。这个鸭子,是人家花重金从四川学来的手艺,他不可能砸他爹的牌子呢,是不是?”

不讲逻辑只讲感情,是说服普通人的法宝。

有人问这方子花了多少钱,四川什么人传的,许玫就不好说了。但她没闲着:“有人问,这卫生情况如何,我跟你们说,老板是容城本地人,我也是本地人,你们吃出了问题,我们跑得掉?我自己吃的东西,错得了?”

她居然切一块肉,自己吃了起来。毕竟,晚饭时间快到了,她们还没吃过呢。

老人们聚焦性消费,引来下班人的注意。下班人的需求,此时爆发了。他们是有素质的中年人,也是担负着全家生活重任的人。他们排起了队,都想尝尝这个花重金卖来方子的卤子。因为,他们都吃过武汉精武街的鸭脖,仅从卖相与香味来说,这个鸭子,就更吸引人。

文化宫果然是文化中心,许玫的宣传,第二天,就传遍了容城。容城人民与其它地方小县城一样,熟人社会的信息,总是通过耳语的方式,口口相传的。

有名有姓的老板,曾经记忆的招牌,还有明白人认出,那招牌题字的,居然是葛校长。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为招牌写字,信誉倒是没得说了。

当然,更为离奇的,是关于冬子在四川学艺求方的经历。虽然许玫语焉不详,但下面的猜测,却众说纷纭。神秘感与好奇心,给商品增加了品牌效应。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产品本身就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呢?第一天晚上,她们的一百只鸭子,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卖光了,只好打电话,让小蒋租了一个车子,再送来了五十只。因为,只有这些货了。五十只,也只够多卖一个小时的。

而仅凭这三个小时的劳动,小樊与许玫算了自己的账。按这样发展下去,自己一个月,居然收入会超过一万。太出乎意外了,因为,容城这种县城的工资水平,五千为中档,跨过一万,就算是高收入了。

从市场受欢迎的程度来看,增长的预期,充满了想象。一想到这里,小樊与许玫,都有点摩拳擦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