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程桐只答应她开半年试试水,半年后要是生意不好,她就不开了。
胡桃满不在乎地应下,她有信心,这店能成。
杨林期中考结束后闲了一段时间,程桐的网店正好也办了下来,他一有空就过去帮忙。其实他能做的不多,电脑东西他不大懂,只能帮忙买买饭,画画图,偶尔跟胡桃见见新的合伙人。
原本胡桃和灯笼街一户关系不错的阿婶说好了,一起做网店,阿婶一听说不要钱还帮忙卖货,很快就答应了。其他家听到这个消息,也想来分杯羹,毕竟灯笼街这几年的生意确实不太好。
“生意不好,倒不是去世的人变少了,而是因为越来越多人嫌麻烦,不想在死人身上费那么多功夫。”往生堂斜对面的大叔和胡桃聊起灯笼街生意,狠狠往地上唾了一口唾沫,“简化简化,你们这些年轻人就知道简化,把对先人的孝心都简化没了!还学洋人那一套,也不嫌丢人!”
胡桃和杨林面面相觑,在大叔面前莫名挨了一顿训,以至于离开的时候都忘记自己来干嘛的。
好在结束的时候,大叔应下了帮他们做新纸扎的活,这顿骂不算白挨。
“你们那的流程也很繁琐嘛?”杨林记得璃月的风俗与这里不大一样。
胡桃摆摆手指,沉吟了一会说,“璃月的丧葬几乎都是往生堂包办,什么时候该准备什么,该做什么,都有往生堂的员工指导,对亲属来说自然不算繁琐。”
不像在杨家镇,都是由各家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丧葬之礼,靠着口口相传和老带幼,传了一代又一代。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了解这些了,一旦老一辈的去世,传统丧葬习俗后继无人,没落是很正常的事。
胡桃叹了口气,有点可惜,她觉得喜丧很有意思,办酒席,打麻将,剃新头,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送死者最后一程。这是在璃月看不到的景象。
杨林不知道怎么安慰她,他以前很反感这些,甚至觉得不要办丧礼,安安静静地走就好了。
“不过,大城市的人,就算有心好像也没什么机会祭祀呢?”杨林提了个想法。
“啧啧啧。”胡桃像重新认识杨林一样,把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出息了呀杨林,竟然能想出这种主意!要不要跟我回璃月,你这脑子不做生意太可惜了。”
两人高高兴兴地去找程桐,想把这个新主意加进网店里。
“代烧纸钱?”程桐把嘴里的棒棒糖拿出来,不可置信地追问了一遍,“谁想出的这个缺德玩意?”
杨林涨红了脸,不打自招。
程桐觉得杨林学坏了,还有点青出于蓝胜于蓝,胡桃提的主意经常是不靠谱的,杨林就不一样了,又靠谱又缺德。
“这生意算是给你们玩明白了,自产自销是吧。”程桐咬碎了圆滚滚的糖,嘎嘣嘎嘣地响,半分钟后,“不过,确实可以试试。”
“对吧!”胡桃开心地蹦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