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也是必不可缺,又买了一些能放的住的蔬菜,腌酱菜不贵也买了一罐,光是那大坛子,楼小拾就觉得值了。秋收时家家都忙,谁还有富裕农具借给他们,就又去铁铺买了四把锲,还没敢买太多东西,这口袋里又没钱了。
秋忙开始!
在玉米完全熟之前,家家都会采一部分嫩玉米留着自个家吃,楼小拾他们也不例外,剥了几根玉米,露出了里面嫩黄色的颗粒,楼小拾拿到溪边洗一洗,这没有农药,只冲一下楼小拾就很放心,偶尔看见只小肉虫爬出来他也不在意,晃晃玉米棒子,肉虫就被水冲走了,越是有肉虫的玉米越是香甜。将玉米搁在锅里煮上,不一会,玉米的香气就顺着屋里传了出来。这不是楼小拾自夸,那气味香的,现代的玉米根本没法比,这是真正的玉米味,邻家也飘来了玉米的香气,整个桃源村都笼罩在这香飘万里的香甜气味里。
其实玉米本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吃久了糙米稀饭,再闻这玉米味,香得让人恨不得立马掀开锅咬上一口,再加上又是自己种的,等真吃上了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玉米上的汁水都是甜的。
楼小拾煮了三锅,每人都吃了三个大大的玉米,连李夏和唐娃子都啃了两个小的。有了鼓舞就有了动力,填饱了肚子,他们干活就更卖力了。
在水稻还没有完全蜡熟前,玉米先熟了,若此时有幸站在高处望去,一块块浅黄、浅绿的田地,交织成了秋天最美的景色。周围的地里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走在路上遇见,平时还会闲搭几句,这会也就只是点头而过了,但脸上,个个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家家都是天还没亮就起来生火做饭,等天边露出了一丝白,也刚好抹嘴吃完,带着晚间还没完全散去的凉意,这就下田了。
楼小拾带着李家兄弟钻进了玉米地里,板车则停在一边,左手夹着唐娃子最近赶出来的簸箕,右手拧着玉米杆上饱满的玉米穗,待手中的簸箕装满,这就回到车边,将簸箕里的玉米悉数倒进车里,然后连多看一眼玉米的功夫都没有,转身就又回到田里。等一车装满了,李程就推着车回家,卸下玉米堆在一边,转身又推着车返到田里,李夏和唐娃子两个孩子也得了任务,坐在玉米堆旁动手剥着玉米的“外衣”,不一会,玉米皮摊了一地,而露出金黄色的玉米则占据着土墙的一角,着实显眼。
要说一个烂穗、病穗没有那也不可能,挑出头上发黑的玉米搁在一旁,等着一会提前处理。他们家玉米地不算多,也不用像其他人家那样,忙得连中午吃饭都是在地里凑合两口。
中午,艳阳当头的时候,楼小拾他们就推着车回了家,两个娃子手脚也利索,墙边已经堆起了两个金黄色的“小山”,李家兄弟坐在地上歇息,手里却不停,也跟着剥玉米皮。吃完饭,李家兄弟又下田干活去了,楼小拾则留在家里收拾着剥好皮的玉米棒子。
早在前两天,楼小拾在牛大哥的提点下就搁屋前打了几个一人高的木桩,腾绳绕了几圈系在木桩上,秋收时可以晾玉米,平时也能当晾衣架。剥玉米时在玉米尾部都会留上一片玉米皮,就为了到时方便系在一起,难得在阴雨季节赶上个晴天,楼小拾将一串串的玉米搭在腾绳上,
“小拾兄弟,你快去地里看看,你家地里出事了!”不远处,牛大哥的一嗓子,吓得楼小拾魂都快没了,刚听见“出事”那两个字时,脑袋里嗡的一声,两个孩子也害怕地站了起来,煞白的脸上都是无措。
牛大打了一下自己嘴巴,可能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话吓着了对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小拾兄弟别担心,就是你家地里引来十几只野猪,村民们正都赶过去呢。”
楼小拾长舒一口气,这才仔细看着牛大的表情,他脸上没有担心,竟然还一丝高兴,手里抄着一根粗粗的树枝,楼小拾转念就会意,原来是等着打死了野猪好有肉吃呢。
牛大拽着楼小拾就要往地里跑,生怕错过了机会。楼小拾跟着跑了几步,然后挣脱了牛大的手,跑到家门口拿上一截绳子,也顺手找了根树枝,见两个孩子还傻傻地站在原地,安抚地拍了拍他们,表示让他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