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念南诏,想念哥哥。
罗眉拔下头上一支镶玉镂空金簪,一头青丝如瀑泻下。她解开金簪上一只花瓣形状的卡扣,镂空的外壳“啪嗒”一下打开,露出严丝合缝的内胆中所盛的乌黑胶状物质。
罗眉注视了这古怪的东西片刻,复又将簪子外壳合上,赌气一般将这簪子往窗边一扔,任凭飘入细细的雨丝落在它身上。
她讨厌下雨。
南诏的7月艳阳高照,干燥、清爽、有风,不冷不热。不像镐京,一连下了多日的雨也不见停息,听说最近还有些地方因此遭洪水了,弄得皇帝和官员都焦头烂额的。
虽然听说了这些事情,可是罗眉并不关心,这里不是她的故土,这些人都与她无关。
她只关心哥哥什么时候兑现承诺,在稳固王位之后就来接她回家。
☆、第63章
这些日子司马诚所面临的压力常人无法想象,这是他即位以来所遭遇的最大一次天灾。又发生在新税制实行的第一次交赋税之前,数万亩即将丰收的农田顷刻被会,损失无法估计。
虽然高延自请罢相替他挡住了民怨,可是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短短数日,司马诚的嘴角起了一圈泡,数日不眠不休,连下几道军令,责令两道府兵出动救灾。并且紧急征调洛口仓和含嘉仓的大量粮食运往两道灾地,下旨要求其他各道积极收留流民,尤其是虢州、滑州等几乎完全被洪水淹没地区的难民,务必及时安定下来,不能让他们涌入关内道进而流入镐京。
同时任命英国公单云为河北河南两道黜陟使,总领此次治灾的全部事宜。
黜陟使是一个临时官职,通常在非常时期才使用。顾名思义,“黜”是贬斥、废除之意,“陟”则指晋升。黜陟使的权力极大,代皇帝巡视各地,他可以不上报直接处置一些违法官员,把他们罢官、入狱甚至可以直接处决。
以司马诚一向的小气巴拉,他竟然将这等重要权力交付单云,可见此次他对单云的期望多么大。
虽然朝野上下,总有一些胡乱蹦跶的小跳蚤,不识时务地吆喝着要让大长公主代帝巡视、慰问难民,以让天下明白天子的爱民之心,司马诚全当他们在放屁。
难得这一次司马妧乖顺,没有主动请命来惹他烦心,他才不会傻不拉几地把这等收民心的好机会留给司马妧。
而英国公单云此人,虽然脾气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可他清楚此人十分耿直忠诚,而且资历老地位高,关键时刻,又可靠又镇得住场。
不派他去,还能派谁?
这道旨意一下,英国公府顿时热闹起来。单云见过皇帝后马上开始打点行装、确定同行官员,同时奉命调走一队几百人的禁军队伍随行,另外还要接见打着各种注意来拜访的“有心人”——包括新上任的尚书令郑青阳郑大人。
“不见!不见!无论是谁,老夫一概不见!”单云烦都烦死了,气得吹胡子瞪眼,不管不顾下达了逐客令。
可是再怎么逐客,宰相之首不能不见。于是郑青阳成了唯一见到单云的大臣。他的来意也很简单,就是来暗示一下单云,通常赈济钱粮总有官员要贪污,他想好心提醒单云多留意一下如下这些人,他们在当地的口碑不太好,很有可能贪污。
当然,他给出的这份名单,自然都是前任丞相高延一手提拔或是他的门生,属于“高系”。
既然高延都退了下去,那么就安心养老,干脆以后也别惦记着尚书令的位置。
单云是越老越精,扫一眼名单就知道郑相打的什么主意,对这种在人命关天之际还不忘排除异己的家伙,他是深恶痛绝。
他将名单一抖,碰到桌边烛火,雪白的名单立即燃了起来,烧成灰烬。
郑青阳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单老国公做事不留痕迹,郑某佩服,佩服。”
单云懒得和他解释,冷着脸点了点头:“如果郑相没事,老夫这里还忙着,就不送客了。”
郑青阳的面色微微一僵,暗在心中腹诽一句,这老匹夫给脸不要脸。不过面上还是笑眯眯的,从容告辞。
巧的是,在英国公府门前,他看到一辆徽记特别扎眼的马车——定国大长公主府的马车。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郑青阳最宝贝的小儿子郑易丢了官又冻废了腿,至今还在家里躺着,成了彻彻底底的闲汉一枚,每天不是和小妾耳鬓厮磨就是怨天怨地。郑青阳起初还心疼儿子,后来越看越烦,连带对郑易的宠爱也少了许多。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司马妧的错。虽然郑易说是自己不小心掉下井然后冻了一夜,可是郑青阳坚持认为天下没有这么巧的事情,一定和司马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