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跟交趾的恩怨,往上追述可以从五代开始算,往下可以从朱重八时期开始算。
黄帝纪年4066年,洪武元年,放牛娃出身,先后做过乞丐、和尚、义军等诸多职业,最后成功登上皇位的朱重八同学面临着一个大难题。
到底要不要收回汉唐故土交趾?
收,就得打仗,此时的大明北边还有北元残部,如果再把安南给彻底逼到北元的对立面去,那大明就很有可能腹背受敌,两线开战。
如果单纯的只是打,那朱皇帝倒也不见得怕了谁,可是刚刚立国的大明却面临着一系列让人头疼的问题。
比如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没钱。
名字叫铁锅的北元最后一位皇帝妥懽帖睦尔,在跑路的时候干了一件和他名字一模一样的事情。
他把当时能搜刮到的所有金银珠宝都一锅端走了。
没钱,被打残了的中原还需要恢复生产,百姓也得安置,诸多原因之下,再加上当时的安南也比较老实,又挫败过蒙元的进攻,朱皇帝也只能忍下这一口恶气,只要求包括安南在内的诸多藩国都称臣纳贡。
可是放着这么大一块地盘在外面,要说朱皇帝心里没点儿什么想法,那基本上也是扯蛋。
表面上,朱皇帝将安南列为了不征之国,可是另一方面,自认为继承了汉唐荣光的朱皇帝又带着一种特殊的安南情节不断派人去祭祀安南的名山大川,试图以此来显示自己对于安南的主权。
然而安南并不领情,仗着自己是不征之国,开始大步迈向了不断作死的道路,而论到作死,尤其是敢在永乐年间作大死的,除了草原上的阿鲁台之外,还有一个后来改名胡季犛的黎季犛。
建文二年,黎季犛父子把当时的安南国王陈日昆杀了,整个陈氏一族几乎被屠戮殆尽,连陈氐的近属也见不到人影了。
黎氏在安南闹得天翻地覆,当时正忙着靖难的朱老四在大明也闹得地覆天翻。
等朱老四靖完了难,安南却闹得更凶了——
北面的邻居大明是个大国,南面的邻居占城是个小国,抢了大国不抢小国,干脆发兵占城,土地,财物,人口,能抢的一个不拉下。
占城不是安南的对手,干生气也没有用,这就想起宗主国大明来了。
永乐元年,占城国遣使来到南京,向大明控安南罪状,刚刚收拾完靖难这个烂摊子的朱老四本着都着藩属都是儿子,要一碗水端平的态度晓谕安南:给老子消停点儿!
作死小能手黎季犛很快就派人给朱老四回信:自今以往,谨当息兵安民,以仰副圣训。
这意思是说,看在您的面子上,我开始收手不打占城了。
当然,这种外交辞令的有效性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大家都会说,大家也都没人太当一回事儿。
永乐二年四月,安南舟师从海上进攻占城,并让占城归顺安南,而且还特意警告占城:不许把挨打的事告诉大明!
当时占城国主寻思着你说话不算数,那我答应你不告状就真的不告状了?大家都是给人当儿子的,我凭啥就得听你的?就因为你拳头大?那你还能比爸爸更厉害?
这么一寻思,所以占城使者又跑大明哭诉了!
占城使臣一哭诉,朱老四心里的火也起来,干脆又派人去了一趟安南,告诉黎季犛:先把侵占的广西思明府禄州、西平州、永平寨之地还回来;再欺负占城就等着死吧!
如果说前面是抗议,那现在就已经到了严重警告的地步了,只不过还没有达到勿谓言之不预的程度。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朱老四彻底惊呆了。
永乐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安南国王陈氏宗属中唯一的幸存者陈天平,逃到老挝后又逃到了大明,黎氏父子篡权之事这才真相大白,根本就不是黎季犛说的安南国王陈氏病逝无后,自己不得以才以外孙身份登基。
这一回,朱老四已经不是上火,而是真的动怒了。
永乐三年正月十七日,心心念念就想出塞砸阿鲁台场子的朱老四再次遣使安南,对黎季犛连客气话都免了:“尔为陪臣,屡行篡弑,夺而有之,罪恶滔天,不亡何待!”
接到了朱老四“勿谓言之不预”的通知之后,黎季犛也掂出了份量,知道硬顶肯定是顶不过去的。
不过,干了一件坏事就不在乎多干一件,人品差也不在乎再差一回,所以黎季犛干脆遣使回复朱老四:我以为陈氏无后才称王的,既然陈氏有后,那就请他回国复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