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你所做的一切,让我摆脱了插满管子的维生机器,能和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的迈开双腿,随意行动。
相比于自由,永生,甚至都屈居其下,我是认真的,如果说无限长的生命中,还要那样一直靠机器呼吸、进食,那还真不如死亡来的痛快,当然我必须承认,这些毕竟也是处境迥异时的念头,也许做不得数。”
“也许吧;
但我完全相信,毕竟,自己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永生,无限长的生命,每一个普通人的梦寐以求,但,如果瘫痪在床、甚至没办法有任何动作,“永不下车”就会变为无期徒刑。
从这一角度,方然倒完全能理解,原本深耕基础物理领域的斯蒂芬*霍肯,会在进入“里世界”后长期游荡,而绝少参与科学研究,看起来,这位曾经的教授,或许并非天生挚爱物理学研究,而是曾经的际遇使然。
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而“系统”,则很快推送资讯,让方然意识到他应该没猜对。
斯蒂芬*霍肯的病,俗称“渐冻症”,是在其进入剑桥大学的第二年被发现,当时他已经在攻读宇宙学,而非在行动不便后才一门心思钻研学术。
要说在漫长一生中,人的想法,总会不断改变,这倒是更有可能的。
不过在两人走向马厩的路上,斯蒂芬*霍肯还是否定了方然的猜测,他直言不讳的讲,对基础物理,自己一向是很有兴趣,但现在,他并不认为,人类的基础科学会因“深空粒子加速器”的运行,而出现新一轮飞越。
“那,霍肯教授,早年间投票时,你有反对过建设这一设施吗?”
“没有,今时不同往日,既然净土文明有雄厚的资源、能源基础,加速器造一造也无妨,说不定会有些新发现。
时代变了,人的思维也要随之而变,呵呵。”
“这倒是,建设‘深空粒子加速器’,这一点资源消耗,完全能承受。”
斯蒂芬*霍肯的立场,方然完全理解,今天人类文明的条件与过去大不一样,不再需要耗费无数国帑、甚至节衣缩食去建造“行星加速器”,用迟滞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代价,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恩,所以,我并不是反对建造例子加速器;
而是说,我本人和一些朋友,对更高能级的物理探索,期望并不大。”
边走边谈,一会儿到了马厩,跟随而来的服务机器人牵来两匹毛色柔亮的枣红马。
鞍具齐备,斯蒂芬*霍肯迈腿跨上去,缰绳稍引、溜了几步,方然则掂量一下仿真人的重量,看到系统给出的“110kg”数字,比旧型号轻了许多,才翻身上马,与霍肯教授慢悠悠的并肩向前。
马匹,和“芒种”封闭城里的其他物种,松鼠、麻雀、蜻蜓与猫头鹰等一样,某种程度上,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城市管理系统有专门的模块去照看。
在完全封闭的城市内,其他动物、植物,乃至于生物圈,先依然存在。
至于哪一些物种被留存,哪些又会绝迹,
则完全由人的主观意愿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