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基本粒子的振动,达到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在不考虑一系列基于概率、统计的能量耗散(熵增)过程时,粒子、或者行星,当其两次处于同一位置时,看起来,整个系统的状态,与上一周期并无任何区别。
并不是看起来没区别,而是实质意义上的,别无二致。
时间,不论在经典、还是相对论范畴内,看起来显然有方向,然而随便询问任何一个物理学家,他、或者她都会名言,在所有这些理论的框架内,
时间箭头,都根本不存在。
换句话说就是,倘若将人类现在习惯的时间方向,做一下调转,则经典物理与相对论物理的任何法则,原则上都仍然适用。
不论从经典、还是相对论的视角,人类,都无法凭实验觉察到时间流逝的方向,
这是真真切切、却有违常识的奇怪现象。
既然(原则上)没有方向,进而,人们便不禁会想,
被称为“时间”的这样一种微妙、模糊之物理量,它,真的存在吗。
实验观测,或者,站在人的立场上,用来表征物质状态之间的转换“距离”,这当然是时间的一种用途,但,有这样的用途,并不代表这种“距离”,就真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更遑论其单向运动的箭头。
撇开热力学提供的时间之方向,事实上,以净土研究机构现在的主流看法,“时间”则更像是一种方便处理物理过程的手段,
而非真实、客观存在的某种物理尺度。
“时间并不存在”,这一观点,显然极具争议性。
至少对刚接触该判断的方然而言,确乎如此,这让他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往事,想起了巨山孤儿院里的那些时光。
畏惧死亡,继而,必然憧憬永生,这一切的默认基础是什么,
不正是那一去不返的时间吗。
时间,与生命,两者间的一种必然联系,让方然心有所感。
不过这时,他和女伴谈论的话题,还是集中在几天后的重大消息上,以及,公众平台对这一通报的诸多猜测。
说猜测,倒不如说是讨论,净土世界的民众和旧时代不一样,绝非愚蒙的羊群。
根据“盘古”的统计数据,几十年来,净土文明的两千六百多万民众,每一个人都至少花费了三万小时来学习自然科学,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感兴趣的一个、或者多个学科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研究。
时至今日,如果以旧时代的水准来衡量,则净土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100%满足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标准,
其中,更有近30%、也就是近八百万人,具有不低于旧时代资深专家、学者的能力水平。
不论比例、还是总量,这一状态都是史上未有的。
浩劫的幸存者,是否天生都更爱学习、渴望真理,这当然不一定,甚至于就是无端的猜测,事实上,当人类迈过旧时代的历史时期,进入崭新的文明2.0时代,从一切艰辛、乏味而枯燥的劳碌中解脱出来,
人生目标,也很自然的从生存、竞争,转变为探寻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