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
在“第五次盖亚大战”结束后,盖亚表面,对净土民众解禁,人们才逐渐凭借旧时代的资料、数据,着手探寻广袤的大自然。
继而,出现在从红海蓝洞、冰岛瀑布到大洋火山群岛、雨林深处神庙的诸多地点,在机器人的照看和辅助下,一边瞻仰盖亚表面的自然奇观,领略客观世界的鬼斧神工,一边对其发掘与研究。
这些行程,在旧时代的人类世界,只有一小撮人才有能力、甚而有意愿去达成,而与普通民众无缘。
普通劳动者,岂但没有说走就走、去往人迹罕至之地的财力,
也没心情在一天劳作之余,去幻想探索世界。
关于这点,回忆久远的记忆,方然并没有很清晰的印象,但他的确记得,自己,在从1453年到1509年的漫长岁月里,并没造访过任何景点。
要说没时间,当然;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没心情。
身在旧时代,一个人,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文明,是否有资格在忙忙碌碌时,稍微停顿,将视线投向日常琐事之外,甚至有空闲、有心情放下手头的辛劳,仰望星空,思考自身存在于生存的意义呢,
这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迎着海风,步伐沉稳有力,和同伴们一起走在步行道上,用双腿丈量起伏山峦,方然的心绪,正如高远天际的云朵般飘荡。
直到同行的女孩,因刚接收到的讯息而嘁嘁喳喳,他才一下子回过神来。
“相位引擎,——是吗?”
“是的、天明!
报道里还说,今天就会在木星轨道进行第一次试验,引擎推力拉满的话,可以达到十万千牛、也就是万吨级的水平。”
万吨级,是这样吗;
若有所思,方然联想到了一些相关知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旦研发出“相位引擎”,即,利用物质与反物质湮灭释放出的能量,推动载具加速,则引擎的推力大小,就不再是制约飞船极速的最重要因素,毕竟,今天人类已掌握了电磁入轨设施,可以帮助飞船摆脱太阳引力。
在宇宙空间,忽略遥远天体的引力时,飞船等一切物体都会因惯性而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并不需要额外的推力。
反过来讲,这时出力的引擎,不论推力多么微不足道,只要有足够长的工作时间,仍可以一点点将飞船加速到极其可观的量级上。
重要的,并非引擎推力,而是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
以及最本质的“换能效率”。
而初步研发成功的相位引擎,就是在能量效率这一点上,远远超越其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