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生化仿真人敲门,送来了晚餐。
经历过盖亚净土建立后的漫长岁月,现如今,大多数净土民众都习惯了文明2.0时代的生活,每一天的日程都很充实;
相比之下,想体验各行各业岗位的民众,就比一开始少了很多。
在今天的净土世界,所有人的言行,都很坦诚,从服务员、教师到维修工的诸多职业,对人生而言的确是辛劳,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偶尔为之、体验生活是一回事,真的在列车上担当乘务员几十年,
就是一种漫长的人生折磨。
当然,在过去的旧时代,这些岗位,或者说一个正常运转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岗位,本质都是枯燥而繁重的重复劳动。
即便枯燥,艰辛,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民众也只有互相鼓励着干下去。
但是在今天,人类,已经掌控空前强大的生产力,“终产机”几乎能满足人类的任何合理、适度之需求,再营造氛围,让民众乐于辛劳,
就完全是一种多余。
正因如此,眼前的资料显示,在这列穿越北大陆的观光列车上,只有一位人类乘务员。
其余的几十名列车员工,则全都是仿真人,当然不仔细查看、或者刻意去鉴别,也没什么,至少方然是没分辨的眼力。
搭乘列车的几天时间里,方然和艾米丽约好,各自生活,互不打扰。
在他本人,是想在这一段旅程里,安静体验搭乘列车经过北大陆的感觉,即便如今一切已物是人非。
列车缓缓启动,声音,震动,都和旧时代的客运铁路一模一样,又或者是稍有差池,毕竟对一段二百多年前的记忆,模糊与淡忘是再正常不过,哪怕自我意识栖居于“混沌”之中,也难免轮回之际的损耗。
事实上,也正是在几次轮回间,让方然感觉到,早先进入轮回的净土民众所形容的,那种记忆层层叠叠、亦真亦幻的情形。
一生,对从旧时代走来的净土民众,意味着几十年的时光,
这是过去经历赋予的惯性。
当这样的一生,因血肉之躯的老迈、衰败而行将结束,继而,借“意识迁移”或“意识连接”而轮回,从旁观者的角度,可以认为,当事者的确一直活着,而且还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但是对当事者而言,
感觉就十分复杂难言。
毕竟,四十亿年演化的塑造,从未有哪怕一个人的意识,真正经历过“重生”。
诞生于短暂一生,并,随身体死亡而消散的自我意识,从来不曾为永生、重生而有分毫准备,轮回的人生经历、记忆,会彼此重叠,这也并不令人奇怪。
就说现在,一个人静静坐在车厢房间里,视线中的景物,不断后退,方然得以沉下心来唤醒久远的记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很多细节无从把握。
甚至于,他只能生涩的回忆起,自己的确乘坐过联邦客运铁路,
却连具体的哪一次,都几乎无法确定。
哦,想起来了,不仅是从此次旅行的目的地——巨山,前往卡利福尼亚的伯克利,在前往东海岸、准备用托马斯*安生的身份生活时,他也曾搭乘过联邦客运列车,虽然那时的心情与现在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