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诸认为滨滨与敏儿的药还有一天的量,当前要紧的事是将厨房与鸡舍搭建出来,其余的将搁置一下。明儿与爹、娘、大哥打声招呼。一夜平静。
第二天,李洪深及李渔辰时就过来了,打算趁日未上中天干活。李渔在滨滨洗三日即昨日刚彻的土灶,当时他家多备了份泥,这会儿人过来也将多余的泥及所需的用具从他厢房前担了过来。李洪深、李渔、李诸,虽然不常做这个,但是见得多了,大致也是知道的怎么做的,七手八脚将土灶安在厢房的左边即原小菜地旁,靠近院墙处搭起灶台。灶设两个锅口,分上下两个出口,上出口放柴火,下出口以便扒草木灰,上下间一个夹层。两个锅口,分大灶及小灶,灶内角处和两锅灶中的小灶内里处,有一个共用的烟通道,烟口的顶处有烟洞,旁用于置放小锅,以便烧温水、焖汤,节约柴火。
午时,李渔与李诸步行上村后的山上,砍了粗细不等的竹子回来,李诸选了较粗的四根竹子,插在灶台东南西北四角,将一些竹子砍片,用稻草绑连,以井字的样式绑接一起,然后搭放在粗的四根竹子上,再接其与四根竹子用稻草绑接上,铺上稻草,草棚就成了。
李诸将草棚向大里搭,遮了灶后的空余地方,用切片的竹子围了个鸡圈,然后在鸡圈里面,用四根小竹子做了个小的草棚,下面铺上稻草,以便鸡下蛋,简单的鸡舍就成了。李洪深看着不住的点头,不停的赞李诸细心。
李诸挑选了些拳头大小的竹子将其砍断,特别留了几个在节口处的节竹,用于做竹杯子、竹碗。然后捡了一些光滑的片,切了几双筷子。李诸又劈出几个较为青绿的竹子,特意切在节口上方一臂之长,在距离节口一掌的高处劈开,留下双指的接片,不让其断,宛若勺子状,作为汤勺。李洪深看后赞道:“诸儿这心思当真是巧!”李诸看到大伯与大哥满眼的喜欢之情,开口道:“大伯、大哥,你们欢喜,我再多做几个”由于竹子是在山上砍的,只需一点加工,李渔与李洪深也不与李诸客气,回家时拿了几个。
第二天,李诸为邓氏炖好鸡汤,请求孙大娘帮忙照看家里,带上了几个邓氏的旧头面及分家时的四两银子,到张大伯家借了牛车上镇上。一路不述。
因为记挂家里,李诸于酉时已回到家。一车的东西及一头小牛及一只羊。
孙大娘在李诸厢房内听到声音后立即出来帮忙下东西,李诸与孙大娘七手八脚搬东西,李海、李涛、李波仨小围着小牛和羊转圈,对于家里添加了新的成员,他们是非常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