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诸一下田,鱼儿不怕生,自动围了过来吸李诸的小脚,李诸看着高兴,道:“咱们明儿拿个大桶来,咱们将鱼捞些送人,如果有两大桶,咱们将一桶车上镇上卖。”
戚九一个劲直点头。
李诸捉了七条鱼上来,对戚九道:“你拿三条回去山地处,今天晚上大家加加菜。这鱼,我拿条给大哥,拿条给大伯,大姐那也送条,咱们家今晚都吃鱼。”
戚九高兴地咧嘴应下。
李渔接过李诸的鱼,心里百感交集,突然狠下心道:“诸,以后你家干什么,都带上大哥一份,你们脑子活的,与咱们干的一样,但是硬生生要比咱们赚多一倍子的钱。”
李诸听后笑着道:“大哥,你知道我,我当时没打算赚钱,就想着孩子喜欢吃鱼,养些解馋的。”李渔笑着道:“可不是,还被爹罚跪石阶一宿。”
李诸心有余阴地道:“可不是,还累得权哥及慕哥被大伯抽了顿。”
李渔笑着点头道:“是这样。也就你这小子舍得这样养。”李诸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大伯李洪深接过鱼时,对着李诸摇头道:“你这孩子,是块成大气的料。”孙大娘听后极为高兴。
李老爷子看着李诸提回家的鱼,叹了口气。道:“孩子长大了,有自己想法,以后我都不管你家的事了。”
李诸摸了摸头,没有说什么。对于此次鱼丰收的事,李诸心里是极为高兴的。
孩子看到桌上有新鲜的菜,都很高兴。滨滨一边吃一边对李诸道:“爹,咱们的鱼与稻一起养的,这可不能说出去,如果有人说鱼是禾仙,咱们这鱼也就别想卖了。”
李诸听后笑道:“是这样。不能说。”
邓炽一边吃一边道:“李叔。这鱼比海鱼、河鱼鲜甜。咱们可以卖贵些。而且数量少。”
滨滨听着一个劲点头,李诸想了想,又吃几口,应了下来。
第二日。李诸与戚九、裴翠、裴绿、裴青七手八脚地捉鱼。这一摸可不得了,足足有两大桶。
李诸留下半桶在家里,其余的用牛车运到镇上,送到李权及李慕处,托其售鱼。
有半桶鱼,李诸送了给李权、李慕、木师傅及邓举人家。邓夫人被惊了下,她没有想到自家闺女家什么东西都养,连鱼也养上了。
李诸将昨晚孩子们说的鱼量少,甜美过河鱼与李权说了。李权及李慕都说卖贵些是对的。李诸送完礼,将裴翠及裴绿送至铺子,才回村。
第三日,李权就托了张大伯将鱼款四十多两银子送到李诸的手上。
李诸将银子给张大伯道:“大伯,你看看哪有小奶牛卖?咱们家闺女身子生下来时亏了些。家里不能够让她天天吃燕窝、鲍鱼之类的,我就想学有钱人家,养头奶牛,给孩子喝点牛奶。”
张大伯想着喝牛奶对孩子好,就高兴地应了下来。
此事滨滨不知道,不然滨滨肯定要闹腾的,羊奶比牛奶价值更高,为什么要换喝牛奶呢?而且一对小奶牛就四十多两银子,够买一个营的小羊了。
奶牛买回来后,滨滨心里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感恩。感谢今生遇着了真心待自己的亲人!
田里有戚九、尚老忙活,喂养有裴青、裴蓝忙活,李诸除了看书,就到山地的洞前造纸。
家里的事不多,邓氏不是打红结就是绣绣品。
邓氏及李诸心里都在想着,李海、邓炽明年满六岁,是要送学的。
滨滨对此觉得甚是奇怪,第一,为什么要出钱让俩哥哥上学,在外公处,都不用交束修。第二,凭俩哥哥会的东西,跟村里的六岁孩子一起读书,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在家里学来得好。滨滨看自家爹爹想法坚定,便怂恿俩哥哥今年去参加今年的秀才试,滨滨的话是这样的,如果考上秀才,家里就不用教束修了。
李海看着自家爹爹、娘亲忙得抬头都费劲,就存了此心思。邓炽想着能够减少李家人的负担,一听这话,心里就应下来了。他心里明白,凭自己现在的学识,还到学堂里坐,特没劲。
现在,李诸每七日上一次镇上的铺子,一来查看帐册,二来教裴翠及裴绿算数。李诸有时会带上孩子们,有时则自己去。
李翠花看李诸上镇上的次数多了,托其帮着卖绣品,买绣线。当天晚上李诸买了绣线回来,是将绣品的所有钱都买了绣线,这令李翠花哭笑不得。
经过这事,村里人知道李诸有乱买东西的坏习惯,也没有托其买东西。李诸还乐得闲。
铺子里赚的钱,李诸每一个月领一次。家里来钱的方式多了,李家就建立一本小帐子,记下家里的花费及来钱的多少等。
滨滨现在多了个习惯,喜欢抱着家里的帐册子笑。没办法,守财奴就是喜欢看见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