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听了曾程的问话,便知道这小子已经开始佩服自己了,于是便笑着回答道:“倒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就是多用干姜和艾绒,针灸是一块进行的,这两样东西不可少,银针就用我自己的好了。”
因为要对邢向南进行持续的治疗,老中医和曾程商量,从明天开始,就打算让邢向南暂时住院,这样省了来来往往的麻烦,也可以随时观察邢向南的病情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邢秀烟和邢母两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今天的事情对她们的触动也很大,曾程能不能学成针灸倒不是她们所关心的,关键是邢向南的脚趾头轻轻的动了两下,这一动带给她们母女两人的,就不仅仅是惊喜了,而是邢向南可能彻底恢复的征兆。
跟老中医告别之后,曾程就找到曾垂元,想要打听一些老中医的情况。
曾垂元对曾程说道:“这位老先生可是中医学界泰斗,不过因为老先生为人低调,所以名气不大。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老先生绝对是如今国内最顶尖的中医学专家。”
经过曾垂元介绍,曾程才知道,这位老中医说起来还是曾程的本家,不过他是西川省人,所学中医是家传,据说在明朝的时候,这位老先生的曾祖父还是朝廷的御医。后来明朝灭亡,那位老先生不愿意为鞑子服务,回到了西川老家,过起了隐士的生活,并且告诫后辈,禁止出仕。因此,他们这一支人一直过着很低调的生活。
到了这位名叫曾令岐的老人父亲那一辈,时间已经转入了新中国。在五十年代,中科院推选第一批学部委员的时候,曾经推选过其父,但其父严守祖训,拒绝了这个提名。而曾令岐同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再次拒绝了入选中科院学部委员的提名。
尽管他没有什么炫目的头衔,但是真正了解他医术的人都知道,这位老人比起那些名声在外的所谓国医大师们,高明了不知道多少。
曾垂元也是早年在西川求学的时候,意外的了解到这位先辈的事迹,并且曾经前往其家里,请求拜师学艺,可惜没有得到允许。
这次老人家来石城中心医院坐诊,也是曾垂元好不容易才将其请到的。他却怎么也没想到,老人的这次石城之行,竟然会萌生收徒的想法。
“曾程,你一定要拜入老先生的门墙啊!这样子我们老曾家就门楣生光了!”曾垂元一脸兴奋的对曾程说道,“你叔叔我没有那个荣幸,被老先生收录,你一定要完成我当初的愿望。”
曾程挠了挠头,说道:“十一叔,我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只不过老人家的手上确实有两把刷子,如果就这么带到棺材里面去,实在是有点可惜了,所以我才会答应跟他来一个师徒协议的,一则是看看他是否有真本事,二则就是想要在短时间之内逼出他的真功夫来。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人确实不是庸医。”
………………
次日一早,曾程就来到了医院,来见曾令岐老先生。
与前两次的大大咧咧不同,这次一见到老人家,曾程就先肃容行了大礼,抱拳躬身,尊师重道的派头做了个十足。
不论出于何种角度,老先生都值得他的尊敬。更何况,老先生还是他的本家,论起辈分来,还是他的高祖父一辈的。
老先生倒是非常坦然的受了曾程的大礼,不过等他施礼之后就笑着问道:“小子为何前倨而后恭?”
曾程笑道:“之前还以为您是跑江湖卖野药的,当然看不在眼里,今天才知道您老不但是小子的高祖父,而且你们这一支的不图名声、一心行医,活人无数的事迹让我非常敬佩,这是有大功德在身的,如何能够不发自内心的敬佩?”
“哈哈,一夜未见,你倒是摸清楚老头子的底细了。”老先生笑着说道。
时间尚早,老先生就坐在这里,很随便的跟曾程聊了很多陈年旧事,令曾程了解到许多不清楚的秘辛。当然,这也跟老先生家学渊源有关。毕竟,他们家的医术,从明朝起已经传承了超过六百年,中间从未断过。
针灸之术,自满清入关之后,就开始没落了,很多古法都慢慢的失传了,尤其是在针灸之术发达的几个地方,大夫们跟老百姓一块,都被清兵给屠掉了,这就导致了清朝到民国初年的一段时间之内,中医渐渐没落。
像是曾令岐老先生他们家的医术,之所以能够顺利的传承下来,完全是托了老祖宗当初的英明决策,知道满清鞑子不是什么好东西,早早的就离开京城,回到西川老家的深山里,低调的隐居着,这才让他们家的医术得以顺利的传承下来,没有被满清鞑子给毁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