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慢慢读了下去,如今的杨留花与秦凯寻了小地方,过着普通至极的日子,没有锦衣玉食,却也怡然自得。
杨留花自己办了个小学堂,里头学生可有不少,有小男孩也有小女孩,秦凯也在镇子上开了家武馆,生活虽然偶有艰难,可十分幸福。
他们得知了菲儿即将成婚的消息,不能亲自前来,只能送上一份礼略表心意。
她打开木匣,里头只有一支古朴的银钗子。
只待二人再见时都能完成自己的愿想吧,菲儿心中念道。
还没将木匣子收起,外头忽然有几声嘈杂的声音传来。
婢子去看看。不等菲儿招呼,小裘直接推门出去,若是迎亲队伍来了,那可得让公主殿下做好准备,她陪伴在菲儿身边这么久,已经不再是一个宫女丫鬟这么简单了,对菲儿来说小裘就是一个小妹妹。
菲儿早想过了,待忙过这一阵,她就销了小裘的奴籍,让她恢复成常人,教她读书写字,再给她寻一户好人家
现在什么时辰了?菲儿心头一紧问道。
左玉语只是看了看天色,还早着,别想了,你呢该吃吃该喝喝,等着玉书风风光光把你娶进我们左家吧。
菲儿撑着笑容,勉强露了个笑脸,是啊,她这可就是嫁人了,对外人来说她这是远嫁,从商国锦央嫁到文国钦都,日后恐怕是娘家也回不成了,此生再难见父母一面。
一想起身在商国的阿娘阿爷,菲儿不免有些黯然,他们对自己的爱无所保留,尽管有时候用的方式不对,可那久违的亲情却是真真切切的,商王为了她能嫁的风光,不知道送了多少嫁妆来,光是这个沁来馆都只能放下一部分。
她阿爷嘴上不愿承认,可心底里还是希望自己过的幸福,在这个嫁妆的多少决定着夫家女子地位的时代,菲儿的嫁妆当是天下仅有。
还有她的阿娘,连同柴家陪了不少嫁妆,大家族的底蕴也是不可小觑,临行那日更是抱着她哭得眼睛都肿了起来。
什么戒之敬之,夙夜无违,阿爷阿娘都不在她身边
到了出嫁的时日,终究还是希望娘家人能够站在自己的身后,见证自己的幸福。
公主殿下,有人来了。小裘又急急忙忙走了进来,刚才那一阵的嘈杂可不是迎亲的队伍到了。
是谁?
小裘还没回答,只见商国的太子,菲儿的阿兄推门而入。
到底是大姑娘了。
见到菲儿打扮好的模样,太子不经愣了一下,那个曾经吵吵闹闹的小丫头,现在要嫁人了,还嫁的这么远,作为最亲近的兄长,他怎能不在?
太子哥哥
菲儿眼里顿时湿了半边,是了,父亲是商国国君,母亲是商国皇后,他们怎么可能随意出国,她的太子哥哥恐怕也是顶着不小的压力,赶了许久的路途才来到这里。
不是为了其他,就是给她添那么一分底气,好叫文国的皇室知晓,他商国的嘉月公主究竟是有着多大的分量,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哭什么,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怎么可以流眼泪呢。太子柔着嗓音,伸手替菲儿抹去了眼角的泪珠。
虽然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时间不长,可每当见到他们,菲儿的身心由内到外都会感受到一股温暖,想到谷采菲从小到大都被这股亲情包围,她就羡慕不已。
左玉语也带着小裘非常时宜的退了出去,按文国的婚俗女方的家人是要领着新娘子上轿的,太子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阿爷阿娘可是菲儿哽着声,说不出话来。
放心吧,他们很好,这不还让我过来瞧瞧,咱们的菲儿要嫁人了,以后可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夫妻之间当是相敬如宾,要是受了委屈就派人告知我。太子笑着,一转眼小丫头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有了自己喜欢的人,还组建了自己的家。
嗯,好
如果有空就回来看看。鼻子突然跳出一阵酸涩,他也知道这是菲儿最好的归属,只是心里还是不舍。
再要是他对你不好,那就回家,咱谷家养得起老姑娘。
太子哥哥,阿书不是那样的人。菲儿嗔道。
我知道,我知道太子欣慰的点点头,继续说道:不说这些了,今天我可不是空手来的。
说着,手里拿出一个锦盒,遂打开来,只见里头静静躺着一只玉镯子,成色极好,晶莹剔透,浅浅的水蓝色,仿佛轻触一下就能够勾起阵阵涟漪。
将锦盒递给菲儿,太子又指了指外面接着说道:外头还有好几车的绸布,都是上好的布料,是那青家的小子托我带来的。
是青织吗?菲儿虽然与他不熟,可想来以前的谷采菲也是他心里极其重要的人吧,不管怎么说,这份情她心里还是承下了。
青家善染绣,也就这点拿的出手了太子则是不以为意,光是商王加上柴家拿的嫁妆怎么够,他自己也是一车车拉来了不少。
而在王府坐着准备的左玉书此刻心里也是有些小紧张,身上这套衣裳更是让小年前前后后仔细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王爷,离着队伍出发还有一个时辰呢,您要不坐下歇会?小年有些心疼自家主子,按理说他本该在宫里接着辅佐左玉杉的,可是小年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目的,伴君如伴虎的这种日子是受够了。
左玉书为了不让衣裳压出褶皱来,愣是坐都不肯坐下。
那商国太子人呢?
已经到了沁来馆,跟王妃见了面。
左玉书听着这一声称呼顿时心里就舒畅了不少,忍不住喜笑颜开拍了拍小年的肩膀。
小年也是第一次见情绪这么失控的左玉书,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
那太子倒是下了不少功夫,到了时候,指不定有多风光。小年将自己了解到的一五一十告知。
左玉书的亲卫大部分留给了他弟弟,只留下少部分在暗中护着菲儿。
他是给咱们下马威呢左玉书倒也不在意,再风光,那也是他即将过门的媳妇。
第98章 大婚(二)
到了未初时分,迎亲的队伍终于从王府出发了。
风俗不同,文国的婚俗女方皆由媒人或是男方亲戚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左玉书可不敢让他那皇叔宁王绪前去,这个重要的任务自然交给了今日兼职傧相的李焕然。
也是让他风光了一把,身为职业的车夫,李焕然登上了象征皇室的象路车,整车以象牙装饰点缀,八个銮铃结在马衔上,左边持曲柄九旒旗,旗上画有升龙,右边则操长戟旁车而趋,简直不要太霸气。
象路先行,这就带着迎亲队伍朝着沁来馆所在的坊前去,一路敲锣打鼓,引得钦都民众纷纷注目,人天生就是爱热闹的,不多时就有好些百姓跟在跟在旁边。
不知情的会向身边人询问,这是谁家的喜事,阵仗居然如此之大,上一次钦都这么大的场面还是宁王绪大婚的时候。
在得知是摄政王左玉书的队伍后就不奇怪了,那可是文国曾经的皇帝,当今的陛下也是他亲弟弟,要说这文国最有权势的人是谁,非他左玉书莫属。
这就吸引了更多的百姓尾随其后,大家都想凑个热闹,更多的是想一睹那新娘子的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