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们等待了很久的发财机会。”清洁工阿姨淡淡地回答。
………………
仍旧是那家电视台,仍旧是那位女主持人,不同的是今天场地的装饰没有以往那种暖色调,而是显得凝重了很多,另外周围的那些职业观众也没有以往的欢笑和鼓掌,一个个脸色深沉。
“芳,我相信现在不会再有人嘲笑你,说你是什么对金融一知半解的家庭主妇,你的预言成真了。”女主持人说道。
“我并不介意他们说什么,就算说我是在哗众取宠也没关系,因为我一直在为此刻做准备,不管经济如何恶化,我都不会有任何损失,甚至我还会从中获利,而那些嘲笑我的人,可能在一边打字,一边咬牙切齿地割肉逃离。”清洁工阿姨现在的舌头也颇为厉害。
“你觉得你能够从中获利多少?”女主持人问道,这其实是清洁工阿姨要她问的,上台之前两边已经对过口径。
“这很难说,早在几个月前,我就在为情况恶化做准备,从中获利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对冲交易,这个风险很大,另外我的资金还不太够,毕竟从幸运降临到我身上,也才过去了几个月,我现在虽然掌控着两个基金,但是和华尔街的那帮人仍旧不能比……”清洁工阿姨边想边说。
“两个基金?我只知道你创办了一个慈善基金,怎么会是两个?而且据我所知,慈善基金一般都会选择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向,你这样做……能够被允许?”女主持人异常惊讶,当然这种惊讶同样也是装出来的,这同样也是清洁工阿姨要她这么问。
“一般情况是这样,因为一般情况下我如果想要做什么投资,肯定要告诉每一个做出捐献的人,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问题是那个慈善基金到现在为止,只得到了五万美元的捐赠,其他的钱都是我捐的,我只要把这五万美元留出来就行,慈善基金的每一笔账目都是有监督的,这样做绝对合法。”清洁工阿姨说道。
这就是制造话题。
她的做法确实合法,但是一般人不会这样干,建立慈善基金本来就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没有人会在乎慈善基金是否赚钱?事实上大部分慈善基金只能维持和通货膨胀持平,真正想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靠的是更多的募捐,也正因为如此,执掌慈善基金的人的形象非常重要。
清洁工阿姨的做法绝对另类,甚至可以说是在反着做,她毫不顾惜形象,却拼命为慈善基金赚钱,这在常人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
“那么另外一个基金呢?你说过有两个。”女主持人立刻扯到了之前的那件事上,反正话题已经留下了,想要争论就去网上,她这边的时间宝贵。
“那是一家信托投资基金,你之所以没听说过,是因为我并不对外经营,投资的人倒是不少,不过投资者全都是我认识的,特别是那些帮助过我,并且信任我的人。这也算是我对他们的回报……”清洁工阿姨在那里说着。
“真得不对外服务?”在意识深处,杜南低声问老周。
“真的,绝对是真的。”老周连忙回答。
“这样也能拉到那么多投资?”杜南确实有些惊讶。
“你是外行,当然不知道,这样拉投资才快,特别是当周围的人看到她在快速赚钱的时候,每个人都想搭顺风车,而且每拉一个人,拉人的那位得到的收益会提升一个百分比,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老周笑着说道。
“这不就是传销吗?”杜南立刻就明白了。
“传销就是美国人发明的,不过在美国,传销的名声可不差,另外这也不是什么传销,本质更像是庞氏骗局,就算是美国人,对亲戚朋友也是不怎么提防的,总是下意识地认为亲戚朋友不会欺骗自己,投资起来也就毫不犹豫,只不过我们并没有打算骗人,而是有绝对的把握赚钱。”老周解释,他还有一点没说,之所以能够拉到那么多投资,和之前引发的对眼前经济的激烈争论有很大关系。
大部分人并不是经济学家,看不出未来经济的走向。但是他们肯定会求稳,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把手里的投资全部抛掉,但是总不可能把大量的现金攥在手里吧?还是得找地方投资,这样一来清洁工阿姨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因为她已经看到危机了啊!所以在大家的想象中,她是那种稳妥的,谨慎的投资者,却不知道她的做法更接近于赌徒。
这就是陷阱,思维的陷阱。
“美国人太好骗了。”杜南发出了一声感叹。
“你说错了,应该是骗子才最容易得到信任,因为他们是说服别人的专家。”老周说道。
“你以前也是?”杜南低声问道。
“我不是,我太谨慎了,越是谨慎的人,越不会随便骗人,所以我不算成功。”老周苦笑起来:“这一切是我刚刚认识到的,如果早几年我就明白这些,我恐怕已经是部门经理了。”
“你现在还会在乎一个部门经理的位置吗?”杜南拍了拍老周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