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挑好莱坞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12章 销售火爆的影碟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是北美一地的半年订单,就超过了200万台!

预计销售额超过25亿美元!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有更多的普通廉价dvd影碟机的消费者,开始进入了高端市场,购买可以观看高清影碟的杜比影碟机!

没办法,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款既可以播放dvd,也可以播放hddvd,也可以播放蓝光的影碟机!

一机在手,可以拿下全部格式!

美国人民很懒很无知,乱七八糟的影碟格式,能把他们逼崩溃。

杜比影碟机为他们解决了麻烦。

不论什么样的格式,杜比影碟机都能识别,都能播放!

这是影迷的刚需产品!

不可或缺!

甚至销售部和消费品部做出大胆的预估,杜比影碟机在本年度的北美销量,将会超过300万台!总产值达到40亿美元!

除了那些售价50美元的中国制造的超低价影碟机,杜比影碟机将会统治影碟机的高端消费市场!

“1299美元的定价,没问题吧?”

这是唐恩钦点的定价,他很关注。

科林·格林道:“没问题!短期来看,的确有很大一批消费者望而却步,但是没关系,杜比影碟机目前还处于缺货抢购阶段。有消费能力和狂热影迷都不会在意这点价格差。跟过去的高清影碟机相比,我们的功能要明显强大。”

唐恩道:“半年之内,同样功能的影碟机一定会出现!”

影碟机这东西没什么技术,也没什么专利。

杜比影碟机一出现,同行们肯定都会买回去拆开研究,然后很快就能生产出类似的产品出来。

科林·格林深以为然的道:“的确如此,事实上并不需要半年,3个月就够了。我们只有3个月的垄断期。”

唐恩就点了点头。

他是电影内行,硬件销售这方面……就不瞎指点了,他提出了高清影碟机战略方向,其他的工作就让更专业的人去处理好了。

唐恩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报表,非常满意!

杜比影碟机在美上市13天,总共卖出了95万台!

售价1299美元!

总产值12.3亿美元!

当然,这笔钱不可能都属于新环球,还包括成本。

唐恩手中拿到的就是成本报表。

每台杜比影碟机的材料费185美元,组装费8.5美元,专利费45美元,科研人员的分红费4.8美元,经销商手中的利润2030美元,以及平摊到每台机器上微乎其微的运输费和保险费……

林林总总下来,在美国销售的一台杜比影碟机的成本不会超过300美元。

相比于1299美元的零售价……也就是说,每销售一台杜比影碟机,新环球可以赚1000美元!

销售95万台,就等于入账9.5亿美元!

要知道,先期杜比实验室为了研发影碟机,研发经费才8000万美元,谈判、技术支持以及各项产权收购支出也才1.2亿美元,再加上2.5亿美元的广告费……

好嘛!

仅仅过了半个月,新环球在影碟机项目中,就已经净赚5亿美元!

按照目前北美200万的半年订单,新环球单从北美一地,就能赚15亿美元!

谁说实体经济不赚钱?

关键是找没找对方向!

这产品利润回报率,比华尔街的金融游戏还高!

毫无疑问,这笔大生意的成功,会让新环球的每一个股东都对唐恩俯首帖耳,心悦诚服。

这位大老板,可不仅仅能玩转好莱坞。

在硬件市场,也有独到的理解和眼光!

作为新环球第三大股东的杜比家族,也能挺起胸膛,直起腰板了。

唐恩看着这份报表,很是满意。

不过对其中只有8.5美元的组装费,颇有些感慨。

果然是富士康,果然是廉价劳动力啊。

这要是放在美国本土生产,每台机器的代工费至少得50美元。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优势了。

中国产的影碟机,零售价也就50美元。美国产的影碟机光是人工费就得50美元。还说美国工人的失业率高,能不高吗?工厂都搬到亚洲区去了。

“对了,海外订单呢?”唐恩摇了摇头,进而问道。

科林·格林都不需要翻看文件,如数家珍的说道:“日本65万台,韩国15万台,港府3000台,英国35万台,德国13万台,法国18万台……我们目前拿到的海外总订单超过了150万台!”

唐恩眼睛一亮,“日本的订单等于英法德的总和?”

科林·格林道:“的确,日本市场对传统产业很看重。就跟唱片业一样,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全球的唱片业都在萎靡,只有日本的唱片业依旧在增长。对了,还有奈飞日本的功劳呢。”

唐恩笑笑,“那倒是好事!”

奈飞和奈飞日本作为影碟租赁平台,自然少不了对杜比影碟机的广告宣传。说来好笑,日本应该是索尼的天下才对,杜比影碟机能够收到这么大的订单,也是跟索尼的战略失误有关。

索尼也有影碟机业务,过去两年也在卖各种各样的影碟机。只是索尼的官僚主义很强,蓝光光盘是由蓝关科研组研发,影碟机业务属于影碟机生产部。

生产部门不看好蓝光,就不生产,反而去生产蓝光的竞争对手hddvd的高清影碟机。

非常荒唐。

就跟索尼手机一样。

众所周知索尼的相机技术世界第一,可相机部就是不给手机部授权,害怕索尼手机的拍照功能太强大,就没人买索尼相机了。以至于手机部门要从头开始研发相机技术,还要从外面买专利,糟蹋了一大笔钱,还没搞出什么名堂来。

这样的老牌公司,被后来想新公司超越,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反正新环球是占了大便宜。

“这次要向富士康下多大的订单?”唐恩问道。

首批订单半年前就下过了,没想到销售异常火爆,全球都面临着缺货的行情,必须要抓紧时间让富士康加班生产。

科林·格林大气的道:“至少250万台!”

“可以!”唐恩大手一挥,“去做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