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宫外,守门侍卫见到齐宁风尘仆仆,一时还认不出来,喝道:“什么人?”
齐宁也不废话,取了那面御赐金牌,道:“我是锦衣候齐宁,奉旨办差,现在回京进宫向皇上复命。”
那侍卫看到金牌,忙满脸堆笑道:“侯爷,原来是您老人家回京了,皇上有旨,侯爷无论何时进宫,都不的拦阻,只是侯爷没有穿官袍,小人眼拙,多有冒犯,侯爷恕罪。”
齐宁见这侍卫识趣,笑道:“皇上差我办要紧的事儿,赶着回话,来不及换衣服了。”
侍卫忙笑道:“是是,侯爷意气风发,这趟差事自然是手到擒来,皇上必有赏赐。”也不废话,放了齐宁入宫。
齐宁进宫之后,径自到了御书房,让人通传,小皇帝得知是齐宁回来,大喜过望,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齐宁快步进了御书房内,只见隆泰站在房门口,瞧见齐宁风尘仆仆,隆泰哈哈一笑,上前来一拳打在齐宁胸口,齐宁知他是欢喜而已,也不闪躲,被小皇帝捶在胸口,听得小皇帝笑骂道:“他娘的,你在外面潇洒快活,可是让朕等了好久,你若是再不回来,朕可要治你大罪。”扯了齐宁进到书房内,顺手关门,这才回身问道:“是刚回京吗?”
齐宁苦着脸道:“皇上,你还真以为我在外面潇洒快活,这趟西川之行,我差点连性命都丢在了那边,如果不是我机灵,转危为安,只怕你也见不着我。”指了指喉咙:“我担心皇上久等,所以一路上马不停蹄,进京之后,连侯府也没回去,便进宫来向皇上复命,眼下这喉咙冒火一般,渴的厉害。”
隆泰哈哈一笑,过去打开御书房门,吩咐道:“来人,端两腕燕窝银耳粥来。”他心中欢喜,过去亲自拿了御书桌上的糕点盒子,放在齐宁手边的案几上,笑道:“这是朕赏你的,尝几个试一试。”
齐宁也不客气,捻起糕点便吃,隆泰见他狼吞虎噎,笑道:“西川当真那么寒酸,你去一趟,倒像是几年没有吃饭。”
“皇上,不是西川寒酸,是我在那边根本没有时间吃东西。”齐宁一边吞噎一边道:“是了,皇上可有收到韦书同的奏折?”
隆泰御书案上找了一份折子出来,道:“昨日刚刚送到的,韦书同对你锦衣候可是赞不绝口,似乎这次没有你锦衣候,天下便要大乱一般。”又取了另外一份折子也递过来,“这是十天前便有人递上来的折子,你也瞧一瞧。”
齐宁先不管韦书同的奏折,里面写些什么,之前韦书同和他已经有过通气,不看也能知道,只是隆泰突然递过来这样一份折子,显然是大有深意,打开扫了几眼,皱起眉头,瞧向隆泰,道:“皇上,这赵邦耀又是谁?”
“赵邦耀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隆泰道:“像这样的折子,前前后后有数十道之多,只是这御史中丞的官位最高,言辞也最是犀利,所以才留在了这里。”
齐宁倒是知道,御史台乃是帝国最高的监察部门,下设台、殿、察三院,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而御史中丞在御史台只居于御史大夫之下,这御史台纠察百僚,弹劾不法,有时候御史台甚至还要参与皇上特命的案件。
御史台与神侯府在某种方面倒有些相似,都担负有监察之责,只是神侯府监察的是江湖,而御史台则是监察官府衙门。
齐宁道:“这赵中丞说我纵容匪患,助纣为虐,嘿嘿,还说我这是不顾帝国安危,肆意妄为,皇上,看来朝中很多人对我已经有意见了。”
隆泰在椅子上坐下,笑道:“先皇在位时,对御史台素来重视,言者无罪,所以那帮人的胆子素来就不小,哪怕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他们也不会放过,都会在奏折之中大肆弹劾。”指着那道奏折道:“这赵邦耀当年就是因为直言敢谏,不怕得罪人,所以先皇对他颇是器重,多次提拔,朝中百官见到先皇器重此人,也都是让他三分,所以他胆子也一直很大,私下有人叫他赵铁胆。”
“铁胆?”齐宁笑道:“京都府尹莫铮有个外号叫莫铁断,这御史台有个赵中丞叫赵铁胆,皇上,看来这朝中的直臣倒是不少。”
“国有直臣,兴国安邦。”隆泰道:“若是满朝没有一个敢于直言的大臣,这国家也快要完了。”靠在椅子上,双手横在小腹前,道:“赵邦耀当年几乎每次朝会都要上一道奏折,而他的奏折,先皇也素来是当朝处理,等到此人成了御史中丞之后,折子才慢慢减少一些,折子虽然少了,但每一次奏上来,总能让一两个人丢了官职。”
齐宁笑道:“皇上,这赵铁胆难道与锦衣候齐家有什么恩怨?怎地这次却要对我动手。”
隆泰道:“据朕所知,此人在朝中并无与任何人交好,都说他是个孤臣,你想想,这人动辄上折子参人,被他盯上的削官降职都是小事,还有人愿意与他接近?”
齐宁拿着奏折,道:“这位赵中丞弹劾的是千雾岭之事,他的消息倒也是灵通的很,对千雾岭上发生的事情,竟是了如指掌。”淡淡一笑,道:“皇上,此人若是为公,我不介意,可他若是背后另有意图,这赵铁胆,我便要让他成为赵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