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湖小屁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回 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赵旷道:“当然是真的啦!不信我背给父皇你听。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子曰:“……无以知人也。’父皇,我背得对不对呀?”

像看火星人一样看着自己的儿子,高宗万万没有想到年仅四岁的赵旷竟然真的将一本《论语》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给背了下来,一时间,高宗怀疑自己身在梦中,半天后他才回过神来。

高宗道:“这些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你都知道吗?”

赵旷道:“当然知道!比如说像这一句: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使辟、友善柔、友使佞,损矣。’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习惯走邪门歪道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而背后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那就有害了。这些其实是孔圣人对有害和有益朋友的界定,他还认为聪明的人都应该慎重择友。我说得对不对呀?父皇?”

高宗见赵旷不但会背诵课文,而且还能融会贯通,更是惊讶。

他赞叹地道:“朱先生,你果然高明呀!”

朱熹老脸一红,他尴尬地道:“回禀皇上,微臣不敢居功!这些都不是微臣教授的!”

高宗道:“这些都不是你教授的?”

朱熹道:“是呀!皇上,到目前为至,微臣还只给简王爷上过两节课。”

高宗道:“旷儿,你会的这些都是谁教的?”

赵旷道:“没有人教我!都是我自学来的!”

又出现了的爆炸性新闻,高宗来劲了。

“自学?怎么自学?”高宗很惊叹。

赵旷道:“前些日子,我去焕章阁玩,听见了朱先生给大哥和二哥讲课,于是我就把所有的内容全部给记下来了。因此除了《论语》我还会《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焕章阁是宋代的贵族学校,学生中除了皇室宗亲还有功臣后代。由于都是些高干子弟,所以授课的老师全部都是博学鸿儒或是文学泰斗。焕章阁教授的课程一般以四书五经为主,其中《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被称为四书;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则被称为五经。

四书五经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课,同时也是科举考试选题的主要范围。封建统治阶级之所以将四书五经奉为治国之圭臬,从上至下大力推行,其中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指出了很多如何在封建社会中,安身立命和治国齐家的方法。

赵旷不慌不忙地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而其所薄者厚,未有之也!有国者不可……这是《大学》,还有《中庸》是:天命之谓性……还有这是《尚书》……还有这是《春秋》……这些我不但都会背诵!而且还知道它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