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倒是没想到这些,被你提醒了一句,倒是想起来了。”姜鸾掰着手指数,
“玄铁骑麾下大批精锐,薛夺,文镜,放出去都是可以镇守一方的主将——”
“朝廷不会让玄铁骑出身的将军领兵讨伐的。”
姜鸾一怔,视线抬起:“嗯?”
“裴中书位高权重,二十六岁的年纪,已经任职中书令,入了政事堂,开了兵马元帅府。他麾下的玄铁骑嫡系若是再立下军功,朝廷如何再封赏裴中书?”
谢澜平静地摊开邸报,重新寻找下一份需要解读的朝政消息,
“再进一步,只能封王侯了。裴中书正值盛年,三十岁都未到,封王封侯太年轻,也太危险。这次即使定下了出征,领兵出战的必定不是裴中书。臣的愚见,十之八九会是家兄谢征。用家兄的腾龙军出征安全得多。”
姜鸾听着听着,纠结起来。“谢征和二姊才新婚不到两个月。二姊会难过的。”
“家兄如果领命出征,殿下可要阻拦?”
姜鸾没想好。
她心烦地翻起了邸报,翻得纸张哗啦啦地响。
等今日的邸报讲解说完了,两人闲谈了几句,确认谢澜最近在吏部过得不错,她放心地往紫宸殿方向走去。
端庆帝的精神不怎么好。
他的病症格外苦夏,这个夏天过得艰难。
最近两天虽然没发癔症,却有许多朝臣排着队的求见他,见了面就大礼拜倒,说的话都大同小异,齐声表示了对战事的忧虑,对强硬支持出征的裴中书的忧虑。
王相虽然退隐了,朝中还有大批文官。中枢文官是天下文人的脊梁,他们有团体的意志。当朝廷政事的走向偏离儒家推崇的中庸长久之道,他们就站出来了。
主和派要求驳斥国书的和亲要求,把使者赶出京城了事。才安稳了一年,何必轻易再起刀兵。
少数主战派,也表示了对裴显领兵出征、权势过重的忧虑。要求由谢征担任主帅,收回裴显的兵马元帅府,加以制衡。
端庆帝姜鹤望几乎被这群不肯罢休的文官烦死。
姜鸾走进寝殿时,姜鹤望正恹恹地坐在龙床,喝梨子水。
“阿鸾来了。”他无精打采地说,“过来坐,先别说话。让周围静一会儿。被他们吵了一早上,吵得脑壳疼。”
姜鹤望絮絮叨叨地抱怨,“要我看,裴中书领兵打突厥正好嘛。他早先在边境跟突厥人打了四五年,经验老道,河东那边的兵马也服他。换了谢大将军过去,他的腾龙军都是辽东汉子,拉去西北打突厥人?我觉得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