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耀四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4节 新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衙门采购一把普通椅子花10元,这种明显有猫腻的事情,明朝也一定会发生。

张新也一定要让伸手的人付出代价,不仅当事人要坐牢一生,没收全部财产。

加罚子孙三代不能从政,不能从军,不能贷款,不能经商。

那怕是明皇的老婆,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总之,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当零件,小富即安,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否则妻离子散,三代贫苦。

.....

就在张新推动明朝进步时,其他人也在努力。

伊利法罕。

这里是萨非王朝都城,因为东西连接两片大陆,南北连两片大海,还因为萨非王朝正值鼎盛。

此时的伊利法罕城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汇聚,繁华无比。

城内正在施工的麦加寺多达五十座。

人们常用‘伊斯法罕半天下’来形容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对其它国家的深远影响。

这么一座伟大城市,它的主人,今年55岁的阿巴斯大帝,因为常年勤于政事,已经一身杂病缠身。

和一般印象不同,阿巴斯大帝身躯不算雄壮,反而偏瘦小。

个子也不算高,才一米六。

瘦小不是阿巴斯的特点,他的两撇胡子更有意思。

正常是八字胡。

不正常如费尔南多,向上翘的牛角胡。

阿巴斯的两撇胡须像两把扫帚,直直横在鼻子下面,很有个性。

此刻,阿巴斯正在他的伊斯风格皇宫内,接见从明朝回来的使臣。

“明朝如何?明皇如何?明朝百姓过的如何?明朝有什么新鲜事?”阿巴斯好奇,四连问。

派人出使,本身就是一种考察,考察对手,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距离遥远,如果一三省、瓦刺、蒙古部没有被打通,萨非使臣永远到不了大都城。

“明朝和帝国完全不同,”使臣表情疲惫介绍道,“那里的百姓没有虔诚信仰。”

“没有信仰?”阿巴斯诧异,打断使臣问,“他们是野人吗?”

“不是野人,”使臣摇头,“明朝文明和萨非帝国是两种情况,总体来说,明朝百姓过的不错,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有理想。”

“这种情况不是很普遍吧?”阿巴斯问,“你有没有去农村看看?”

“这就是农村情况,”使臣介绍道,“他们大都城和伊利法罕一样繁华,商品五花八门。”

“这不可能啊,”阿巴斯喃喃,“旅居东方的商人说,明朝混乱不堪。”

“以前或许是,”使臣介绍道,“臣在途中见闻和商人描述不同,不仅不乱,反而一片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他们也在建造高大的麦加寺吗?”

“不,”使臣不忍心打击道,“数十万人,也可能百万人同时参与修路,从东方一直修到一三省,而且不止一条。”

回味半响,阿巴斯问,“明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年轻,”使者精简介绍道,“和陛下您一样雄才伟略。”

“年轻?”

阿巴斯感到一丝不妙。

敌人雄才伟略他不怕,年轻很可怕,因为他已经五十五,而且多病缠身,万一自己死后,明朝攻打萨非帝国,如何是好?

他的儿子能挡住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