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四十五章 燕既灭而胡遂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至此,赵国一统北方,再无后顾之忧,可谓是据北陆而南窥,则天下大势,成矣!

方此时,天下之势也,赵国雄踞于北,秦国虎啸于西,而齐、楚龟缩于东南,韩、魏仰秦、赵之鼻息于中原。

两强之势已然明了——赵有北方广袤之地利,秦有巴蜀、关中千里之沃土;赵有廉颇、李牧之智将,秦有带甲之卒计数十万;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也!

然,赵括“万世之基”之言语,已然遍传诸国!

......

大风将门窗刮开,雨水顺着门缝飘入,滴滴答答地拍打在赵括的脸庞,将沉浸在回忆中的赵括唤醒。

一旁的宦者令赶忙带着几名宦者、宫女,将门窗再度锁闭,为防再度吹开,更拿了一盏宫灯置于其后。

赵括的眼神随即回到了还在如火如荼讨论着的会议现场。

“秦军攻魏,我军正好乘机取齐国之地!再与秦战不迟也!”廉颇一脸坚毅地说着:“魏之地,虽有表里河山,膏腴之称,然齐国靠海,但是盐业一项,便足以抵之。齐人不暇用之,正好为我所用也!”

“上将军!齐国虽好,却有带甲之士十数万也!更有临淄、即墨等坚城可守,得之不易也!”李牧摇着头说道:“而秦攻韩魏,只需攻破周邑之信陵君所部,则即可便可兵至魏国大梁,灭国如探囊取物也!”

“不待我军攻下临淄,则恐秦国已尽占魏国之地也!若此时秦国再战于河东、河内,则我军必陷与两线作战之囧地也!”李牧继续说道。

“两线作战又如何,我上党之长平军已扩军至四万,辅以三郡之守兵,足以守住秦军!况魏国如今带甲之士,亦不下十数万,汝如何能知秦军之破魏军易,而我军破齐国难焉?”廉颇反问道。

不待李牧再度回应,一旁的吕不韦随即插话道:“魏国者,乃我赵之盟国也!盟国有难而不救,却举兵于外者于礼不合也,必至外交之策于窘迫之境也!若无十足获胜之把握,不可为之也!”

“非也非也!”平原君随即也加入了“战团”,中气十足的声音随即响起:“魏国虽是盟友,然其仅是拖延秦国之用。所谓合于利则用也,当今之世,两强争霸之势已然明了,当此时,我大赵应尽快行鲸吞之策,取齐之地,以拉开与秦之国力差距也!”

“两强相争,必有所伤也!......”

“三晋之地,当先保之......”

四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没错,在公元前254年,几乎毫无征兆的,秦国悍然发动了对魏国的进攻,而且一出手便是一十五万大军,显然是冲着灭国去的。

好在,羽林亲卫和暗卫几乎在秦军集结的同时,便将此消息传回了邯郸,这才有了这场颇为激烈的朝堂论辩。

显然,赵括手下的四人内阁如今分成了两派。

平原君和廉颇为一派,认为应该效仿当日灭燕之故事,趁着秦军与魏国纠缠之际,果断拿下齐国,获其海盐之利,从而形成对秦国国力的全面碾压!进而占据最终决战的主动权!而即便魏国不堪一击,自己河东、河内的防线也一样固若金汤,足以抵御秦军。

而李牧和吕不韦则为另一派,认为若无赵国入场,魏国定然坚持不了多久,根本无法坚持到赵军攻破齐国!而齐国与燕国不同,不仅城池众多,人口也多,更有食盐之利。即便秦军战罢魏国之后有所损失,也必定放任赵国继续攻击齐国。则我赵国必将陷入首尾南顾的境地。

两派都是为了赵国好!这是肯定的。

之所以平原君和廉颇想要急攻齐国,以获得对秦的绝对优势,不是他们不知道其中的风险,而是因为他们已经老了,即便蒸蒸日上的赵国给平原君和廉颇注入了不少青春的活力,但终究敌不过岁月的侵袭。

他们老了,从岌岌可危的赵国一路走来,他们太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赵国一统的局面了!

他们也相信在赵王的带领下,有着完备防御的河内、河东两郡,足以抵御可能的危险,这点小小的风险根本算不得什么!

而李牧和吕不韦作为青壮派的领头人物,该冒的险,赵括和廉颇已经帮他们冒过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陪着赵国继续强大,同时他们又都经过了赵括的一番调教,自然是万事以稳为主。他们的理念是:稳住不浪,胜利就是我们的。

当然,如此行为并不算错,但放弃危险的同时也就意味放弃机会!而如果一次次地将机会拱手让给了对手,恐怕稳也就变得不稳了!

赵括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也逐渐有了数了!

该稳还是要稳呐!尤其是如今的大赵虽然有了超越秦国的起点,却没有可以浪费的资本!所以......

赵括轻轻地扣响桌面,示意谈论可以告一段落。

随即热烈的讨论便告一段落,四人纷纷看向了赵括,等待着他们的王的决定!

虽然有些对不住平原君和廉颇,但赵括明白,作为君王,首先要摒弃的就是意气用事。虽然平原君和廉颇为赵国的崛起做出过卓绝的贡献,但这并不足以成为让赵国为其冒险的理由!

清了清嗓子,赵括稍稍组织好语言,对李牧问道:“武安君!如今我大赵可用之兵力如何?”

之所以问的是武安君李牧而不是上将军、燕平君廉颇,是因为自李牧从代地归来后,已经逐渐接手了军队的相关事宜,可以说如今除了上将军这个称谓尚未传给李牧,其余军中的大事小情几乎都以李牧为首了。当然,廉颇依然是李牧最坚强的后盾。

听闻了赵括的问话,李牧当即双手抱拳回答道:“禀我王,如今我大赵甲种军共计五只,分别为驻守代地的归义军(撤销了代地军编制),约两万人马;驻守北郡的平北军,约三万人马;驻守邯郸的羽林卫三万人马,陷阵营五千人马;驻守上党之长平军,约四万人马,共计一十二万五千人马!

乙种守卒方面,代郡、北郡、辽东郡各有守卒一万;邯郸郡守卒一万五千;上党、河东、河内共有守卒四万;共计八万五千人。

丙种屯田之兵共计一十七万人!”

赵括满意地点点头,五年修养,甲种军增加了足足三万,乙种军也增加了一万五千人,而丙种屯田兵最为恐怖,直接暴涨了六万!当然,赵括知道,这六万人主要还是因为辽东郡的军屯铺开的缘故,而丙种军屯,也只是作为后备力量而已,真正要打仗,还是得靠甲种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