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623 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按照军.委的规划,未来的红海军将拥有十艘大型航母,四艘配属大西洋舰队、四艘配属太平洋舰队,以及两艘配属地中海舰队。实话实说这样的配置已经是非常完美了,就是比日后的美帝也是相差无几。当然,要实现这样的配置,某仙人必须要对苏联的经济动刀子,以原来那个搞法,上这样的规模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红海军的发展重点不光有航母,核动力潜艇也提上很高的优先级,现管的研究尤其是第一代潜用核反应堆已经开始陆上试验,如果效果还行的话五年之内有下海的希望。

除了海军,红空军也要大发展,随着米格-15取得成功,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活塞动力的战斗机就会被红空军淘汰,数以万计的拉系列、雅克系列要么回炉,要么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比如以色列和t共就预定了数千架拉系列和雅克。其中犹太人喜欢拉系列,尤其是拉-7是他们的最爱。东普鲁士在整个二战期间就采购了超过一千五百架拉-7,而对拉-7的发展型号拉-9更是下达了很大的订单。

以色列人喜欢拉系列,原因也很简单,风冷的发动机比较适合中东缺水的环境,而且以色列的维修能力比较低,液冷发动机实在不好伺候。更何况以以色列以少打多的大环境,抗揍耐操的拉系列确实更适合他们。

至于t共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都采购一部分,反响也还不错。只不过t共毕竟有大国的底子,对国防的需求不是以色列这种小国的身子中等国家的实质的国家能比的。所以哪怕明明是一穷二白,t共对刚刚出现的喷气式飞机更有兴趣,如果不是米格-15暂时因为要满足苏联红军的需求而无法出口,t共恐怕一架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都不会买,直接就上米格-15打天下了。

当然,红空军也不只有一个米格-15,国土防空需要的截击机是米格-15不能满足的,在这个领域米格和苏霍伊展开了竞争,最终鹿死谁手还很难说。至于攻击机中,苏霍伊终于击败了老对手伊柳辛,喷气动力的苏-7走上了生产线,不出意外的话苏联的新一代战斗轰炸机就滑落苏霍伊家了、至于轰炸机,图波列夫不是一般的忙,搞定了图-4之后,为了对抗美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图-95项目正是上马,不光是图-95,苏联还需要新的中型轰炸机,图-16也一并上马,甚至老图还得分心运输机和客机项目,反正是忙得一塌糊涂。

至于之前拥有一定优势的陆军,红军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尤其是铁甲洪流,更是飞速发展,先是加强版的t-62中型坦克过渡,在此期间t-64项目也已经上马。对于苏联而言,t-64将是一种划时代的坦克,将开启新纪元。

可以想象如此多的项目取得进展必然对美国是极大的刺激,为了获得对苏联的全面战略优势,美国人必须加大投入,比如洲际导弹、原子弹、核能这种战略级别的大项目,那真心是吞金巨兽,就是以美国的体量敞开了折腾那也是相当劳民伤财。再加上诸如发展更加强大的海军、空军和陆军,这里面要投入的资金就更是天文数字。更何况按照李晓峰的策略,是不是还要放一两颗卫星刺激一下美国人,比如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r-7导弹成熟之后也立刻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以r7的成熟度,稍微改改一直能用到21世纪的。

其实不光是美国人将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英国人更是连喘气都觉得困难。毕竟美国人经济实力还在,而英国现在真心是破落了,洲际导弹、核武器、核动力、航天科技、喷气动力、大海军这些项目他要是一个落的咬牙跟着上马,破产是分分钟的事情。还有法国,他比英国还要不如,真要硬啃这些项目,结局也不会好到哪去。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北约可以分工合作嘛!对此李晓峰只能说呵呵,北约是有大的分工合作不假,但是这种分工合作是很粗劣的,涉及到本国利益的时候,北约内部绝对不是铁板一块。比如说在北越步枪口径选型上,美国人就强硬地坑了北约一把,硬是让自己的那个7.62毫米全威力步枪弹成为了北约标准。

这其实还是小事儿,真正涉及到更高精尖的项目时,北约内部绝对是个人自搞一摊子,毕竟大流氓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这里不是。再看看北约历史上的那些所谓的合作项目,大部分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是有头无尾,比如著名的t-70项目,比如后来欧洲战斗机以及地平线项目,哪一个不是矛盾重重最后分道扬镳。

更何况这儿时空的北约比历史上弱小了很多,搞合作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更何况此时的苏联也没有历史上那么咄咄逼人,法国之类的国家压力并不是那么大,自然的在国防领域的热情也就不那么充足了。这些因素都决定美国要比历史上担负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而这就是李晓峰所希望看到的。

当然,这只能说苏联比历史上的外部环境要好,但是却不能说高枕无忧。毕竟美国人的经济实力实在太强大了,如果苏联不能迎头赶上,最后依然会被美国用强大的经济能力生生拖垮。

所以要想赢得这场争霸的胜利,苏联就必须赶紧修炼内功,让经济再上一到两个台阶。只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阻力不是一般的大,老一辈的老革命恐怕会很不喜欢李晓峰进行的改革,而斯维尔德洛夫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翻盘的机会。

李晓峰知道,他现在不能太着急,因为老一辈年纪已经大了,而苏联的冬天又不是一般的寒冷,对于老年人来说,每一个冬天都是致命的,再加上俄国油腻高糖的饮食习惯,各种心血管疾病也会冒出来,放肆一点说,老革命们恐怕很难熬过七十四五岁这个关口按照这个时间点算,1950年前后就是1870年、1880年这两个时间段的老革命最危险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之后,老革命们将爆发性的消失,而他们消失得越多李晓峰的压力也就越大。

所以李晓峰很清楚,他现在必须保持耐心去等待,从1950年算起他都还有15年,他完全是等得起的。而且要进行改革,除了扫兴那些让人头疼的障碍之外,还必须做一些精神上的准备。后世t共进行的改革,虽然有提起过精神和物质两手抓,但后来实际行动中根本就只抓住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点。在精神上可以说完全垮掉了,层出不穷的贪腐是屡禁不止,都危险到了要亡党的地步。这是必须引起警惕的。

之前苏联还没有改革贪腐和官僚主义就很严重了,这要是一下子就放开了,那不是直接完蛋。所以在这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强,必须要在开放之前刹住歪风邪气。

当然,割韭菜一样的反腐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历史上朱元璋的反腐力度还不大?但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没有?老朱没死腐败都依然存在,老朱死了那更是死灰复燃。

说到还是要形成一套长期的反腐制度,而苏联现在就缺这个。所以李晓峰认为在未来三到四年内,他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这上面,反正经济改革没法开始嘛,不如先夯实一下基础,不说未来完全避免问题,但也要将问题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想到这儿,李晓峰是有些遗憾的,捷尔任斯基还是走得太早了,铁面人要是在,对付那些老资历的老油条要容易得多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