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还是原来那一套熟悉的控球战术。
球员,也还是原来那一群熟悉的面孔。
甚至就连站在场边的主教练,路易斯·恩里克,都很有当年少帅瓜迪奥拉的气质。
但,巴塞罗那却早已不再是六年前的那支巴塞罗那了。
时移世易,变化无常。
还记得,当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横扫整个欧罗巴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说的?
能够击败这支球队的,只能是时间!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球员一年年的老去。
当哈维拖着三十五岁的身体在球场上奔跑,当伊涅斯塔迈着三十岁的步伐在球场上沉重的带球,当昔日青涩的梅西、布斯克茨和皮克等人,开始成为这支球队的肱骨老臣时,谁又敢说,击败巴塞罗那的,不是时间呢?
路易斯·恩里克希望能够给球队带来更多的变化,所以在中锋位置上,从尤文图斯高价引进了西班牙本土中锋略伦特,希望能够丰富球队的进攻手段。
但是,略伦特、内马尔和梅西之间,却始终没能形成良好的化學反应。
中场从马德里竞技高价引进了图兰,但在这一场关键的比赛中,恩里克选择了老迈的哈维。
或许,他认为,哈维、伊涅斯塔和布斯克茨的巅峰组合,能够在这种关键时刻,帮助球队逆转局势,拿下圣徒。
后防线上,阿尔巴、马斯切拉诺、皮克和阿尔维斯的组合,再加上德国狮王特尔施特根,与当年的那支巴塞罗那相比,倒也毫不逊色。
可有些东西变了,就是变了。
当年的巴塞罗那能够不管主场客场,都压着对手打,将所有对手都压制得喘不过气来。
可是现在呢?
路易斯·恩里克的球队依旧还是义无反顾的压上去,没有沿用第一回合比赛时候的保守策略,因为他们必须要至少进两个球,才能保证晋级,所以他们要放手一搏。
球员们逼了,抢了,就地反击也打得相当果断。
他们努力的想要做到当年巅峰时期,他们在巴塞罗那所做的那一切。
甚至,他们非常非常肯定,自己要比当年更加的渴望,更加的努力。
可是,站在他们对面的这一群人,却没有像当年的那些对手一样,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更没有因为他们的逼抢和压迫而混乱。
哪怕是后防线上那两名青涩的年轻中卫,他们似乎都习惯了,觉得应付这样的逼抢和压迫,并没有什么问题,显得游刃有余。
这让巴塞罗那的球员感到愤怒,感到恼火,感到无法接受。
他们拼了命的想要证明自己还可以,拼了命的想要呐喊,告诉对手,特么的,这里是诺坎普!
他们疯狂的逼抢和压迫。
中路推进不行?
不行咱们就打高球!
前面不是有一个略伦特吗?
高球就围着略伦特来打。
所以,略伦特牢牢将南安普敦的防线压制在大禁区前沿一带,再利用他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头球能力,掌控着第一落点。
接着,再让内马尔和梅西去争抢第二落点,一拿到球,立即转移到边路去,由两名边后卫插上来套边进攻,梅西、内马尔和略伦特再快速插入禁区。
这一套战术打法有点简单,但却很实用。
而事实上,路易斯·恩里克的战术确实很对路。
略伦特在前场的支柱作用非常明显,几乎是牢牢压制了瓦拉内和纳斯塔西奇两名小将。
但是,南安普敦却总能够牢牢控制住第二落点。
贝尔萨的战术也非常有针对性,知道你首回合落后了,第二回合肯定拼命。
大举压上进攻后,原本就羸弱的后防线肯定更加空虚。
所以,南安普敦的策略就是稳守,反击!
充分发挥出阿扎尔在前场关键区域的拿球能?,在肋部或者是边路拿球,吸引巴塞罗那的防守注意力,再由队友去冲击对方的防线,或者是由中场球员完成后插上进攻。
事实证明,贝尔萨的战术明显更加奏效。
正是马蒂奇大禁区前沿断球后,迅速转交给了左路的大卫·阿巴拉,后者带球向前后,再传给了阿扎尔。
比利时人拿球吸引了阿尔维斯和布斯克茨的注意力,再加上苏亚雷斯带动了皮克和马斯切拉诺,使得巴塞罗那的防守出现了空挡。
迪玛利亚后插上,得到阿扎尔的传球后,迅速突破了布斯克茨的防区,直塞马斯切拉诺身后,桑切斯从右路拍马赶到,推射得手,一比零!
如果说,第一个进球还有点突然的话,那么第二个进球就彻底让巴塞罗那服气了。
当巴塞罗那尝试着再一次把皮球传到前场,交给略伦特的时候,马蒂奇在头球争顶的时候,抢到了第一落点,纳斯塔西奇反应很快,冲上来,得球后,顺势趟过了伊涅斯塔,左脚一个长传。
皮球迅速的来到了前场。
巴塞罗那的防线退得很快,但是苏亚雷斯的速度更快。
乌拉圭前锋跟马斯切拉诺同时判断出了皮球的落点,但是苏亚雷斯更快一步,抢在了马斯切拉诺之前,抬脚将皮球轻轻一挑。
这一挑,直接让马斯切拉诺扑了个空。
再落地时,苏亚雷斯快步的追上去,硬着皮球直接就是一记抽射。
这一脚射门打的角度很刁钻,几乎是擦着左侧立柱,钻进了球门,特尔施特根对此是无能为力,只能是眼二比零!
这时候,上半场还不到三十分钟!
但是,比赛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