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零七章 龙女发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儒术 作者:端木赐

第三百零七章 龙女发怒

儒术 作者:端木赐

第三百零七章 龙女发怒

数十里的黄河沿岸,都种满了这种容易生长的柳树。。。无数的柳叶飘飘,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但是现在,随着黄河冰面上的那一幅画和那一首《咏柳》,所有的柳树枝叶都脱体而出,全部漂浮在了半空当中,缓缓地伴随着微风,组成了一把巨大的碧绿色的剪刀。

“世子,这剪刀……都是生机思想和力量,你是用这首诗词和画,来汇聚整条黄河沿岸的生机力量啊……”

大学士叶鸿业已经震惊地无以复加了,诗是好诗,画是好画,以苏林的才华能够写出这样的诗词和画来,叶鸿业当然是绝对不会感到震惊的。但是现在,苏林通过诗画的力量,竟然凝聚了黄河两岸数十里范围内的生机力量,这可就是逆天的手段了。

“《咏柳》!好一个咏柳啊?表面上赞颂的柳树,实际上,却是在表达对春天生机思想的推崇……”

贵德府院的院首方正业也忍不住直接走到了黄河岸边,激动得双手颤抖地说道,“思想!这是真正的用思想作画作诗,然后更是用思想引起了共鸣,这是引起了自然的共鸣啊!生机力量,数十里的生机思想力量,汇聚在一起,便是这春风剪刀啊……”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就算是再迟钝,也明白了,那黄河冰面之上开始源源不断由柳叶汇聚而成的巨大剪刀,便是被苏林的诗画共鸣而来的。

苏林的这一首《咏柳》其实是一首咏物小诗,实质上正如那院首方正业所说的通过表面上的赞美柳树,实际上却是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那生机勃勃的思想和力量的无限热爱。

“妙哉!妙哉啊!苏林的这一首《咏柳》不愧是镇国的诗词啊!”

此时的赵宏。心中已经完全对苏林五体投地了,和别人相比。他反倒不关心半空当中的巨大剪刀,反而在细细品味着苏林的这一首《咏柳》。惊叹道,“这一首《咏柳》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嗯!不错!前两句对柳树的描写,非常之巧妙啊!”

叶明新也忍不住接嘴分析道:

“首句的‘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出了柳树的色彩美。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听到两个举人对苏林这首镇国诗词的分析,不管是府院的学生们,还是商人们,也都驻足仔细聆听,毕竟他们虽然能够体会到苏林诗词的奥妙和厉害,但是却无法如同两人这般看得透彻。

院首方正业见状。也笑着进来插了嘴,接下去说道:“最妙的还在后两句当中。在第三句中,用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

春风是大自然生机思想和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创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碧绿的柳叶。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

从整体上看。诗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

“方院首,学生有疑问,像这样的诗词,苏林为什么要用柳条和柳汁来写呢?如果用圣力来书写,岂不是威力更加地大么?”叶明新拱手问道,他的疑问,也正是在场所有人不明白的地方。

“我刚刚分析的话,你们还是没有听懂啊!我都说了,苏林的这一首诗词,表面上是在写咏柳,但是实际上要表达的是对春天生机思想和力量的推崇和喜爱。你们想想看,为什么这半空当中的巨大春风剪刀会用柳叶来组成呢?”

院首方正业指着半空当中已经快要成型的春风剪刀,说道,“正是因为这柳树本身便是春天生机催发出来的,蕴含着一股强大的生机思想啊!你们想想看,今天这寒气如此厉害,这柳树叶还能够随风飘动而不伤害,本身是不是就非常地了不得?苏林应该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突发奇想地用柳汁来作画写诗的……”

“生机思想……生机力量……这……用思想作诗……他……他真的是和我一样的举人么?”

赵宏的目光怔怔地,他看着此时在河底冰面上的苏林,竟然觉得是那么地遥远,那么地高不可攀,再看看半空当中的春风剪刀,又油然而生了一股崇敬之情。

“这才是真正的儒士,这才是读书人应该表现出来的才华和力量啊!用思想直接写诗,走独具一格的道路。像苏林这样的儒士,才是真正值得人敬佩的儒士啊!”

对于苏林的看法,赵宏从一开的敌视,直接上升成为了无比的崇敬,目光烁烁地看着苏林,强烈地忍住了要冲上去叩拜的冲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