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武将知道明哲保身,甚至于知道怎么做才能不让上面忌惮,不造反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安全,乃至于富贵。
可是有的武将就不咋聪明了。
更是步步都怕自己死的不够快。
那几个站出来,觉得安国公的功勋足够称王的,明显就是不怎么聪明的。
还不等丁云反驳,边上的吏部尚书就立刻站了出来, 看着他们,嗤笑道:
“卫青功勋可大否?
霍去病功勋可大否?
苏定方可曾灭过国?
而他们又可曾为王?
前唐名将苏定方灭了三国,最终也只不过被封为邢国公,他老人家的功勋难倒还能比不上现今归来的安国公?”
随着吏部尚书说完这话,边上不少文官都笑了起来,甚至还有人揶揄道:
“某人不会不知道那三位是谁吧?”
“人家苏定方灭国,那可都是以弱胜强, 不像安国公, 二十万大军去灭一个总共也就凑出了十来万士兵的小国。
成功那是应该的。
要是失败那才是大大的不应该。”
实际上吧,这也不能说那些武将太贪婪,只能说是文武官员的认知差异。
对于文官而言,尽量避免异性王出现本就是惯例,非皇室血脉不得封王也应当是惯例,普通臣子功劳再高,国公之位也就是最高的了,如今都破例升格为郡王了,还想怎么样,还想要封王?
那不是贪婪是什么?
但是对于很多武将而言,他们会因为这数百年的乱世而觉得王位并不算什么,因为这两百余年来,天下自封为王的不要太多,为帝的都有很多,数量泛滥到他们根本不觉得王爷地位有多高。
两者之间的认知差异。
自然而然的造就了这番嘲讽。
接下来毫无疑问又吵了起来,丁云听着都觉得头疼,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则是总算睡足了觉, 被他们吵醒。
然后他便一脸迷茫的开始找丁云:
“母后,母后……”
丁云和满朝文武百官并没有注意到他醒了过来,还是边上一直盯着他的大内总管首先发现,开始安抚,并且赶忙小声提醒了一下丁云,表示陛下醒了。
“醒了就把他抱过来吧。”
反正大家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要对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行个礼之外,之后根本就没人再关注龙椅上的皇帝咋样了。
再加上丁云又担心孩子回头哭。
所以便赶忙招呼了声。
并且微微起身抱过儿子,直接忽略了下面还在争吵的百官,开始跟她儿子小声嘀咕起来,问他现在还困不困啊?
待会想吃什么之类的。
如此又过了好几分钟,才有人发现龙椅上没人了,太后正在帘子后面抱着皇帝说笑,似乎无视了他们一众人等。
不过还没等他想说于礼不合,丁云就已经因为知道她儿子饿了,不想再继续跟他们扯皮,直接站起来掀开帘子:
“够了,都给哀家静一静。
同意的站左边,不同意的站右边。
快点把这事给定下来。
对了,哀家提议的前半段不是没有人反对吗, 所以那件事就定下来了, 待会儿吏部便赶紧按照哀家的吩咐去做。
现在主要讨论的就是有关于安国公的封赏, 同意哀家提议的站到左边, 不同意的站到右边,快点,陛下饿了,没空在这跟你们继续扯皮耽搁下去了。”
随着丁云说完这话。
下面官员迟疑了一会儿后,终究还是在某些人的带领之下开始分列左右。
这下子,局面立马就明朗了。
明显是左边的更多。
因为文官是基本都支持的,武将那虽说有不支持的,想让安国公封王,但不希望安国公因此功劳,凌驾于他们的人也不少,所以这么一站队后,真正支持安国公称王的总共也就不到二十个。
先前看着吵的激烈,好像势均力敌似的,估计主要是那十几个战斗力比较强,以及多数人属于沉默者,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