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3章 实与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黄兄乃白安公之后,念台公亲传,岂不知阴、阳之辨乎?世间万物,相对相立,互成阴阳,便为道也。诚如冷与热之别、动与静之殊。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张采拿出了程朱理学最原始的理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周敦颐是公认的程朱理学的奠基人,他的太极理论也成为了程朱理学中“道”与“理”的根源。

是的,你没看错,太极是儒家的东西,根本不是道家的。

不要一提及太极,就只想到功夫皇帝在树林里揉树叶子成团。

后世之所以会将太极认成是道家的东西,也和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思想融合有关系。

张采的学问自然是扎实的,他给出的解释,令许多人信服,但不包括黄宗羲。

黄宗羲依旧延续了前面的风格,提问照旧锋锐。

“南郭先生请了,太极又是什么?为何是太极生阴阳?”

“这……”

张采语塞,赫然发现,他也遭遇了归尔复一样的困境。

往常士人论“道”与“理”,更多的是关注道与理的关系,在他们的心目中,“道”和“理”就是理所应当的。

程朱理学的许多思想和观点,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但是到了黄宗羲这里,他进行了更加深邃的追究。

所有人看来理所应当的“道”到底是什么?

你说“一阴一阳既为道,”那阴和阳又是什么?

说白了,黄宗羲秉持的是本质论。

对于哲学理论当中的事物,必须要给出合情合理的存在解释。

总不能你说“道”是根本,然后“道”又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得。

那这个“道”是真实存在的吗?

黄宗羲的几个问题,可谓是彻底抓住了传统儒家哲学思想的要害,也就是逻辑上的缺失。

一般而言,哲学要想完整和完善,必须三要素齐备。

论点、论据和论证。

提出论点,然后用详实、可靠的论据来进行论证,从而让观点站得住脚。

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唯独缺少了论据这个环节。

因为儒家的“道”是建立在士人思考和幻想之上的,本来就脱离了实际,自然也就无法用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这就是近现代以来,东方哲学落后于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逻辑性不足。

有趣的是,后世用西方的哲学逻辑观套入到东方哲学思想后,许多东西都解释的通,而且变得更加精妙和深奥。

就比如太极的阴阳转换,以后世的哲学观念来解释的时候,不但非常正确,而且先进程度远超同时代的思想,能够做到和唯物主义思想观高度统一。

可这个时代的人并不能用西方哲学来解释东方儒家思想,自然面对黄宗羲这样犀利的提问哑口无言。

黄宗羲能够成长到这个高度,虽然和他自身勤奋的思考、学习有关,但最重要的源头,还是左梦庚的提示。

左梦庚虽然不是什么思想大家,但是却给黄宗羲带来了西方的哲学理念。

当刘宗周、黄宗羲等人完成了东西方的哲学交融后,所取得的进步是这个时代华夏传统文人们所远远不能比及的。

张采一上来就被黄宗羲逼到了墙角,冷汗涔涔,终于发觉今天并不简单了。

这还仅仅是黄宗羲,刘宗周还未出手呢。

要是连黄宗羲都对付不了,今日的论战岂不是有败无胜?

可是他能做的,也只是从故纸堆里寻答案。

“朱子云: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

张采勉强为阴阳做了一个解释,气也。

这个观点也不是他的,而是张载的。

作为承袭邵雍的理学里程碑人物,张载正式给理学引入了“气”的概念。

用理气问题取代了宇宙生成论,从而消解了“无极、太极”作为一种“行上实体”生化万物所面临的问题。

但这种套娃式的哲学观,在黄宗羲这里依旧不堪一击。

他只抓住核心问题不放。

“气又是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