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22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也就是说,不用服侍病中的七太太,也不用到正院晨昏定省了。

七太太一点不悦意的意思都没有,笑眯眯地“还是老爷想得周到。”又问“大夫可把过脉了?怀相可好?”

曹延轩面露微笑,“还算稳当”,七太太大声吩咐秋芬“算算日子,明年春天生,叫针线房的人,把纪姨娘的秋冬衣裳....”

几句话说得急了,七太太咳了几声,夏姨娘忙上去替她轻轻捶背,曹延轩便抬一抬手“不必这么费事,府里有定例,都是办老了事的。”又劝“你歇一歇。”

七太太喘了一会儿,喝一口热羹,便扶着程妈妈的胳膊,“走,去双翠阁瞧瞧。”

曹延轩一怔,劝道,“你身子骨这个样子,着什么急?过几日再去也不迟。”

七天太却出乎意料地固执,“既知道了,怎么也得过去一趟,要不然,府里人知道了,觉得我不看重纪氏,就不好了当日于姨娘有了身子,娘是赏过的,我也是于姨娘院子里看过的。”

抬出曹延轩过世的母亲,他便不好劝了,略一犹豫,珍姐儿带着宝哥儿高高兴兴回来,身后丫鬟捧着盛满鲜花的葵花式水晶盘。

七太太张开胳膊“走,今个儿天气好,爹爹陪我们出去走一走”。

宝哥儿蹦蹦跳跳地,珍姐儿也高兴起来:“大夫说了,若是天气好,娘走动走动是最好的,日日躺在床上,好人也生病了。”回头吩咐程妈妈,“叫人抬滑竿来,小心些。”

程妈妈忙说“还不叫人来,快着些!”丫鬟仆妇乱哄哄答应了。

? 第31章

太阳慢慢升高, 桂花树在秋风中舞动枝条,纪慕云像一枚泡在蜂蜜罐子中的蜜饯,整个人沉浸在喜悦中。

她要当妈妈了。

一个活生生的、欢蹦乱跳的孩儿,不管是哥儿, 还是个姑娘, 都是她骨中的骨, 血中的血,生命的延续。如果是个哥儿, 他会从小启蒙, 读书习字,科考, 长大娶妻生子;如果是个女孩子, 会进闺学, 或者把夫子请回家里,会像她一样对音律没天赋, 乖乖做针线、写字....

平日曹延轩对珍姐儿宝哥儿的宠爱,对媛姐儿无声的关爱一幕幕涌上心头, 笑容浮现在纪慕云脸上,他会是个好父亲, 会照顾好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等有了孩子,她这辈子就有了依靠, 就像于姨娘, 再被夏姨娘压在头上,该有的份例和使唤人一个不少。日后年纪大了,曹延轩有了新宠, 也会像对待于姨娘似的, 给她该有的体面....

冬梅的声音打断她的思路, “姨娘,谢家的带人来了。”

纪慕云一时没反应过来,冬梅凑过来说,“刚才老爷说,给您安排使唤人,谢家的巴结,这就带来了。”

果然,谢宝生媳妇带来三个人,在西次间一字排开:“绿芳,今年十六岁,车马房谢大宝的女儿,以前伺候过老太太,如今在外院祠堂管器皿;丁兰,今年十二岁,打更李老五的小女儿,跟着紫鹃姑娘打下手;石家的,原来厨房石良才的媳妇,丈夫不在了,两个女儿嫁了人,儿子还没娶媳妇,我就调过来给姨娘使,汤汤水水服侍的。”

纪慕云一面听,一面细瞧:绿芳是个圆脸庞大眼睛的姑娘,看上去颇为稳重,官绿褙子蓝色汗巾子,戴一朵小小的珠花;丁兰个子不高,规规矩矩的,只在进门的时候好奇地看了一眼,石家的胖墩墩的,发髻梳得整齐,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个利索人。

库房,老太太,打更的,厨房....也就是说,这三个人和七太太无关,是曹府家生子,听曹延轩差遣,纪慕云立刻明白了。

“辛苦谢妈妈了。”她道谢,依次问三个人两句,便说“我瞧着甚好,便是这三个吧。”

谢宝生家的松了口气:想不到,老爷这么看重纪姨娘。如今纪姨娘有了身孕,日后十年八年,内院当有纪姨娘一席之地。自己和纪姨娘交好,自然是没错的。

“姨娘看中了就好。”谢宝生家的道,又叮嘱三人:“以后你们就在双翠阁当差,听姨娘差遣,可明白了?”

三人齐声答应。

纪慕云便笑道:“谢妈妈是稀客,还是我进门那日见过一次,今日来得巧,请喝杯茶吧。说起来,叫妈妈年纪大了些,不知该叫嫂子还是?”

谢宝生家的忙道:“奴婢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可不敢当,姨娘叫谢家的便是。”

正说着,冬梅已端上茶来,菊香也把绿萼三个人请到外面。外面忽然传来响动,菊香急急来说“老爷太太来了!”

昨天这个时候,她还在正院,服侍养病的七太太....

纪慕云愕然,扶着桌子小心翼翼站起来,冬梅和谢宝生家的左右扶着,慢慢到门口:

果然是七太太,坐在一副滑竿里面,摇摇晃晃来了,由于她消瘦得厉害,四个健妇并不费力气。前面走着珍姐儿,曹延轩牵着宝哥儿的手,两位姨娘跟在后头,加上丫鬟仆妇,少说二十来人。

这么大的阵仗....纪慕云收敛心神,把一行人迎进正屋,分别落座。

七太太扶着程妈妈胳膊,略显吃力地坐在高脚椅中,吁了口气,对程妈妈笑道:“瞧瞧,是个心大的,这当口还敢乱走。”程妈妈拉着她按到下首椅子,训斥冬梅“不懂事!”

冬梅低着头,谢宝生家的略一迟疑,纪慕云便说:“一直是歇着的,赶上谢家的带人过来,才出了屋子,正要回去了。”

七太太的目光绕过她,在三个仆妇身上转了转,又侧头看了看丈夫,才笑道“听爷说,诊出有两个月了?妹妹觉得如何?”

这两个字一出,纪慕云惊讶地睁大眼睛:周朝不成文的惯例,正室是主,妾室是仆,并不是所有妾室都能与正室比肩的。只有出身尊贵、用轿子抬进门、生育子女的良妾,才有叫正室“姐姐”的资格,这其中,还要看妻妾关系是否和睦、子女是否有出息,以及丈夫是否给妾室撑腰等等。

曹延轩亦没想到,神色颇为惊讶:六叔曹瑾的宠妾杨姨娘,被曹瑾宠爱十多年,生了一子一女,与六婶子相处甚佳,才敢叫六婶子一声“姐姐”。

珍姐儿是第一次来双翠阁,正矜持地打量院子和屋里布置,听到这话,莫名其妙地盯着纪慕云,夏姨娘张大嘴巴,于姨娘也是一呆。

屋中大多数人的目光集中过来,纪慕云本能地望向曹延轩,后者一如平日的平和温熙,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她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像平时一样恭敬回话:“回太太的话,今日早上大夫诊出来的,妾身觉得,和平日倒没什么不同。”

“想来日子还浅,我怀珍姐儿那会,吐得一塌糊涂,五个月了还吃不上一顿踏实饭,怀宝哥儿时候才好些。”七太太拉着家常,问于姨娘:“你怀媛姐儿那会儿,倒是没吃苦头。”

一个姨娘....便是不舒服,也不敢说出来吧?纪慕云想。

于姨娘应道“是啊”,一句话也不多说。

七太太忽然起身,一步步走到正屋门口,小丫鬟忙掀开帘子。“使唤人是有了,光有人顶什么用?”她打量着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开阔的庭院,和沙沙作响的桂树。“爷,依着妾身,添些柴米,设个小厨房吧。”

小厨房?不光别人,纪慕云也惊讶地瞪大眼睛:普通官宦之家设一个厨房,统一采买、做饭,核账也方便。像曹府这么大的高门大户、富贵之家,各房群居的,才会按照主子们的住处,分设内、外院厨房和小厨房。

比如东府,就纪慕云所知,一个房头十几口人,加起来百十口主子,三百余下人,不算仆妇,内、外院各一个厨房。哪房嫌不合胃口,加设小厨房,是要拿出钱粮来的。

西府人口少,男丁就曹延轩父子,女眷才三位,加上三位姨娘,再分两个厨房就完全没必要了。

不等曹延轩开口,七太太已经款款讲下去:“妾身身子骨不争气,于姨娘夏姨娘也不能替老爷分忧。如今妹妹好不容易怀上了,生下哥儿是宝哥儿的膀臂,姐儿也是极好的事,妹妹又年轻,以后给老爷开枝散叶,才是正经事。”

“妹妹年轻,到家里时候短,身边人也没经过事,想吃什么想喝什么,还要跑到厨房去,路上远不说,什么饭菜都凉了。”七太太口若悬河般,“不像妾身,离厨房近,厨房那些人听说是正院用,个个都巴结。于姨娘住在妾身旁边,怀媛姐儿的时候,吃的喝的都赏下去了,又是妹妹比不了的。”

这番话说的有理,曹延轩微微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