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摸金校尉传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章 长沙会战(一)[VI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摸金校尉传奇作者:摸金笑味

第七章长沙会战(一)[VIP]

摸金校尉传奇作者:摸金笑味

第七章长沙会战(一)[VIP]

长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史记》记载,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都来过长沙,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后来黄帝把长沙这片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少昊。少昊成为远古长沙的氏族首领,堪称开发长沙的第一人。

春秋末期,楚国的势力进入进入长沙,使之成为楚国东南边陲要塞。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楚,将长沙及周围的一些县设为长沙郡。自此之后,长沙开始建筑城墙,并逐渐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对其重要地位,长沙地方志曾这样描述:“邑居省会之冲要,控荆湘之上游,吐纳洞庭,依附衡岳,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保障东南,古称崇镇。”

抗战时期也是这样。自1938年武汉失陷后,湖南长沙成为拱卫大西南后方的战略要冲。湖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稻米充足,是重庆大后方的重要补给基地。

作为从2012年来的我,曾经在2009年去过长沙一次,感觉那里的大米不错,虽然不怎么太好吃(和东北大米相比长沙的大米简直难以下咽),可是吃大米免费。

长沙的大米和北方不太一样,他们是放在一个小木桶里蒸煮而熟,无论你到那家饭馆去吃饭,大米都是免费供应,可见大米在长沙是很普通的东西了茆。

长沙的菜给我的感觉是非常之辣,我们北方人可能吃不惯,但是四十年代的长沙给我的印象和2009年的长沙完全不一样,大街上的米价特别贵,去饭馆吃饭大米也从不免费供给,看来这就是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的区别。

日军想要报复中国,围困重庆就必须先拿下长沙,所以日军这次才集中重兵攻击长沙,这样不但能卡断对重庆的后方补给,逼迫重庆政府就范,而且还能报袭击东京的一箭之仇。其时,当时的湖南已经成为中国抗战最重要的正面战场了,它是捍卫西南诸省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十分的突出。

长沙作为“扼两广之咽喉,控四川之门户”的军事重镇,成为中日双方军队争夺的焦点。重庆军委会给第9战区配置了50多个师,将近60万人,对外号称一百万,这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四分之一还多。

而日军则把三分之一以上的侵华兵力部署在武汉、广东地区,对9战区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企图通过进攻长沙,然后围攻重庆,接着击溃、消灭中国jun队主力,迫使重庆政府屈服,达到早日解决中国事变之目的。

准备进攻长沙的是日军主力之一是驻中国派遣军第11军。在攻占了中国许多城市之后,日军分兵把守,已经感到兵力不够用。该军成为日军对中国jun队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主力部队,第11军下辖4个师团、3个旅团共10多万人,冈村宁次大将兼任军长。

这次指挥攻击长沙的总司令就是在日本人心中被奉为“战神”的冈村宁次大将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