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朱浩洋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可能是公司的发展太快了,我还需要加快脚步才行!”
朱浩洋并不是愚笨的人,段磊一点,他就想清楚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海城造船厂的时候,朱浩洋就是某些项目的技术主管,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技术改进、制造工艺完善之上,对于整体管理很少涉及。而来到‘玛卡造船’之后,由于公司的发展速度太快,快得让朱浩洋都有点跟不上了,角色的转换速度慢了一点。
不过,经过段磊的提醒之后,朱浩洋也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相信是可以处理好的。
段磊在朱浩洋的陪同下在船坞以及旁边的设计室内查看了员工们的工作,并且和军方来的专家们交换了意见。就离开‘玛卡造船’。作为‘玛卡造船’的实际拥有者以及对各项‘玛卡技术’最了解的人,段磊并不会对具体的工作指手画脚,给予了技术人员充分的自由和信任。
如今,‘航母编队’项目还处于立项、论证的阶段,要想实际动工制造,估计要到7月份才能开始。
毕竟这可是一个庞大的项目,虽说‘玛卡科技’所提供的技术可行性很高,但是军方还是希望最每一个环节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证,确保万无一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新型航母的各项技术论证进展相当顺利。项目正式进入制造阶段已经指日可待。
……
从‘玛卡造船’出来,段磊又在陈志航的陪同下,视察了‘玛卡港’二期工程的建设情况,对这个被誉为‘海城新港’的港口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一开始,段磊建设‘玛卡港’的初衷只不过为了给‘玛卡造船’提供足够的试航泊位以及‘玛卡科技’的各个生产基地提供方便的海上运输,因此‘玛卡港’的一期工程泊位极少。
但是,随着‘玛卡科技’以及‘玛卡园区’的高速发展,园区企业对于海上运输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
以‘顺风科技’为例,这两年来他们的产品已经拥有了大量出口的趋势,按照以往的惯例。‘顺风科技’的产品需要通过汽车运到海城港装船,然后发往国外。这样一来,运输的成本也就有所提升,如果在‘玛卡园区’直接可以装船发运,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此外,‘玛卡园区’内的企业大宗原材料的运输也都希望采用成本更低的海上运输,因此也就形成了刺激‘玛卡港’扩容的一个因素。有了需求,企业才会有投资冲动。
海城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港口。得益于华夏帝国发达的出口加工业,海城港的容量已经接近了极限,哪怕是几经扩容。也是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目前,以扬子江入海口为核心的区域,都已经被海城港口集团利用到了极致,可以建设成为泊位的地方已经完全被开发,海城港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但是在海城的东南海域还有一大片可以利用的海岸线,当‘玛卡港’投入使用之后,这片原本无人问津的区域顿时成为了一个香饽饽。众多航运业的巨头赫然发现,这片被人遗忘的区域居然拥有了成为深水良港的一切特征。
参与‘玛卡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和记黄埔’看中了‘玛卡园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决定和‘玛卡科技’合作,共同开发‘玛卡港’,把它建设成为海城港的有力补充。
受到‘香江集团’的影响,包括‘远东航运’、‘环球航运’等国际船运巨头纷纷决定把‘玛卡港’变成自己在海城的主要锚地,深度地参与‘玛卡港’的开发运营。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设定为‘玛卡科技’自用的‘玛卡港’就有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二期、三期工程的上马也就在情理之中。
从今年年初开始,‘玛卡科技’和‘香江集团’共同投资100亿RMB,以如今的‘玛卡港’为核心,向两边的海岸线扩展,启动了‘玛卡港’二期工程。
在二期工程中,将会建设数个可以容纳十万吨标准集装箱巨轮的深水泊位,并且建造一个可以允许‘海丘巨轮’停靠的超级泊位。此外,包括散装泊位、中小型船只避风码头等等设施也在建设的行列。
在如今的‘玛卡园区’除了正在建设的‘双螺旋楼’商业区之外,就属‘玛卡港’的二期工程规模最为庞大工地,每天都有无数的工程机械在漫长的海岸边附近作业。
33岁的陈志航两年前只不过是‘和记黄埔’负责一些小项目的低级主管,在庞大的‘香江集团’体系里并不起眼。他因为在‘玛卡港’一期工程的招标、建设过程中表现出色,并且和段磊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而被‘香江集团’的高层看中的。
陈志航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短时间内就从无数的竞争者脱颖而出,成为了负责总价超过100亿RMB的巨大工程的负责人。
陈志航也知道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对于‘香江集团’的高层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当段磊提出要来视察工程进度的时候,他自然是放下手头上的所有工作,全程陪同了。
第491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