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生物帝国作者:壮乡小仨
第548章
事实证明,在两个多小时的飞行测试中,‘破空号’基本上圆满地体现出了原有的设计要求,达到了投入运营的标准。
“‘叮叮’,试飞基本上算是成功了吧?”看着‘破空号’顺利地进入近月轨道,段磊松了一口气。
在‘破空号’进行试飞之前,哪怕是亲手参与了整艘飞船的研制、生产和组装过程,段磊自己心里也不是很有底。如今,在经过如此复杂的各项测试之后,‘破空号’仍旧保持良好的状态,足以说明问题了。
“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叮叮’点点头,说道:“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在日后的运行之中慢慢去发现,但是这不影响正常使用!”
看到‘破空号’顺利抵达近月轨道,‘叮叮’也是相当高兴,毕竟‘破空号’的诞生是‘叮叮’和段磊从‘玛卡技术’瀚如烟海的技术资料中精挑细选出来,并且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制造而成。它的成功试飞也就意味着‘玛卡科技’初步拥有了制造宇宙飞船的能力,这对于‘玛卡科技’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段磊和‘叮叮’交谈的当口。‘破空号’也是完成了对自身的自检,飞船上的主控智脑主动向‘叮叮’发来了准备就绪的信号,准备在月球上降落。
收到信息之后,‘叮叮’没有任何迟疑,向飞船的生物智脑发出指令。让它在月球表面寻找合适的区域作为降落地点,为接下来开辟‘月球基地’做好准备。
‘破空号’上的主控智脑是一台初级‘生物智脑’,它具备了一些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在没有人工操控的情况下,实现基本的飞行、自检功能,它也是这一次试飞试验得以进行的重要装备之一。要是没有装配在‘破空号’上的主控智脑。凡事都需要‘叮叮’的实时操控的话,‘破空号’根本就无法在太空中自如飞行。
根据‘玛卡技术’上的资料说明,在‘玛卡星球’所制造的宇宙飞船乃至于星球内飞行器中,都会安装不同级别的‘生物智脑’作为主控智脑,使得‘玛卡星球’的飞行器拥有着相当高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事故发生频率。
在‘玛卡星球’之中。对于生物智脑拥有着相当严苛的评估标准,从最低级别的F级,到最高的S级,非常清晰。
以‘叮叮’为例,如果她能够实现‘实体化’、‘人形化’,她就可以顺利地晋级为S级生物智脑,成为‘玛卡文明’最顶级的生物智脑存在。要不然,她只能是永远停留在目前A级的水准,无法提升。
这也是‘叮叮’和段磊之所以一直在积极努力,拼命扩展‘玛卡科技’和‘地下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当‘叮叮’升级为S级的生物智脑,所有的‘玛卡文明’传承在能够全部完成。
而这一次‘破空号’在月球开辟基地,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月球上收集某些地球上没有的矿物,为制造‘叮叮’的躯体做好物资准备。
而目前在华夏帝国热卖的‘个人终端’所搭载的生物芯片也可以被称之为‘生物智脑’的一种,只不过是最低级别的F,和‘叮叮’目前的A级还拥有着四个级别的差距。
在‘破空号’上安装的主控智脑级别为B级。比‘采矿潜艇’上的智脑要高出一个级别,它们已经初步拥有了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自主完成某些复杂的指令。
因此,当‘破空号’主控智脑接到‘叮叮’的降落指令之后,立刻根据自己所收集到的月球信息。检索适合降落和设立基地地点。在确认地点之后,主控智脑立刻调整了粒子矢量引擎的功率、粒子喷射方向等等,驱动着‘破空号’缓缓地离开近月轨道,朝着月球表面降落。
坐在3D投影前的断了,看着自己视线中不断清晰的月球表面陨石坑,颇有些身临其境的感觉!
由于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然星体,因为地球人对月球的关注也是最大的,这从自古以来的史书、神话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上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不过,人们对月球的真正了解是从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后开始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人们才发现月球并不是什么神仙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大大小小陨石坑的荒凉星球。
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月球上的陨石坑是因为各种小行星、陨石撞击月球而形成的,这些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可以说是月球历史最忠实的见证者。
因此,当段磊看到陨石坑如此清晰的出现在自己的视野范围,自然是有些激动,因为,‘玛卡科技’将会成为第一家成功踏上月球表面的私人企业。
在月球上,除了数量众多的陨石坑之外,在月球背面还有无数的环形山,它们也是月球表面的独特地形。
当段磊看到异常显眼的祖冲之环形山,一个很有意思的命名系统出现在他的脑海,那就是月球地貌命名!
给月球上的地貌取名,始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从1610年开始利用荷兰人发明的望远镜观察月球。把月面上最明显的高山用他家乡的亚平宁山脉命名。
意大利科学家里乔利在1651年出版的一本书里,载有直径28厘米的月面图。他将月面的暗区称为海,赋予它浪漫的名称,比如雨海、静海、酒海、虹湾等。对于环形山,采用了古代科学家和哲学家等著名人物的名字。这一命名体系流传下来。他命名的200多个名称仍在使用。
193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的命名实行了标准化的管理。当时,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相继对月面地名进行了整理和确认,得到了最初的月球地名表。随着对月球认识的逐步提高,人类相继发现了月球上一些精细的地形单元并重新进行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