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作者:茱竺
第十七章 出门
此时,苏夫人正坐在炕上,靠着大迎枕,与近身服侍的姚妈妈说着明天出门的事情。说了一会,姚妈妈就出去亲自安排明天出门的各种事务去了。
在这个朝代,官宦人家的女子一般都困在后院那四堵墙中,很少有机会可以出门,包括一般仆妇。因此夫人要带两位小姐出门的消息一传出去,不只是两位小姐院子中的下人心猿意马,连正房里面的丫鬟婆子都喜气洋洋地争着出门服侍的机会。
不过不管底下的人怎么去钻营,正屋里面都是静悄悄的。苏夫人闭着眼睛想着事情,屋里伺候的丫鬟都屏息守在一旁,轻轻给她打扇。
家里三个孩子都已经说了亲事,剩下的两个这两年也要开始说亲了,因此苏夫人除了要考虑未来三个孩子成亲的事情,还得考虑给两个小的说亲的事情。
自家的大儿子的婚事一波三折,原来定好的黄六小姐,最后因为入做了女官,出日子遥遥无期,两家只好协议解除了婚约。其实黄家的确有了想让黄六小姐嫁入的皇的念头,这才积极促进了此事。因此到了最后,瑾哥儿的未来媳妇儿定下的是甘肃总兵的嫡出大女儿曹三娘,这还是他大舅舅出面保的媒。由于山长水远,苏夫人和苏老夫人都无法提前看这个未来大儿媳妇,幸亏大舅舅、四舅舅都再三保证对方是个才貌兼备,与谨哥儿十分相配的女子,这才让人安心点。而且过定的时候,苏夫人还派了霖娘过去看过曹三娘,确认了对方的确不错,这才放下心来。
瑜哥儿的未来媳妇儿是已经致仕的吏部尚书邓老的嫡孙女邓蝉娘,他们一家如今回了老家福建。因此到时候邓蝉娘会从福建远嫁到京城。
玉姐儿的未婚夫则是苏家通好贺家的二少爷。贺家虽然没有跻身京城五大世家,但是在京城也算是深叶茂,从前朝到如今,一直屹立不倒。他们家做官的不多,而且官职不会很高,但是每一代都有人才考中秀才、举人,甚至进士。更加独特的是,他们家做生意做得很好,不算最大的,但是生意一直很稳,因此他们家很多男的,都帮着家里处理全国各地各种庶务,不管分多少次家,基本每一房生活都算富庶。何况贺家一般不鼓励子孙纳妾,因此不管内院和外面都很稳定。苏夫人就是看中贺家这个好传统,所以将玉姐儿许给了他家。
那贺二少爷虽然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全部家业,但是也是嫡子,已经是秀才身份,今年打算考举人,跟瑜哥儿一样,也在谨习书院读书。两家约定等玉姐儿明年春天及笄后,就正式办婚事。
玉姐儿在院子中也挑好了布料和衣服样式,她身边大丫鬟金橘正在收拾屋子,“奴婢已经将姑娘最新绣好的活计收拾出来,下次夫人检查的时候,一定会很高兴的。”自从说了亲事后,玉姐儿就被勒令赶工亲手绣自己的喜服等结婚用品,图个吉利。因此当金橘提到的时候,玉姐儿忍不住红了脸,装作没有听见,拿了卷书,靠在美人榻上看。
第二天早上,锦姐儿和玉姐儿去给苏夫人苏老爷请安,跟父母一起吃了早餐后,然后又去给祖父祖母请安。苏老夫人知道今天她们要出门,好好叮嘱了一番才放了她们回院子。回到院子重新梳妆打扮一番后,母女三个坐车到了最繁华高级的东大街。
虽然是上午,但是当锦姐儿从马车出来的时候,看见大街上已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苏夫人带她们去的第一站就是专门卖首饰的凌霄阁,听说这里不只是国内的产品,还有一些舶来品,异域风情十足。锦姐儿和玉姐儿慕名已久,但是都是第一次踏足这里。
凌霄阁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方便客人的马车停留,仆妇下人们不能进入凌霄阁大堂,只能在院子里面等待各自的主人。主人们进了凌霄阁厅堂的大门,迎面是一座很大的假山,上面有水流下,底下是养着鱼的池子,挡住了进门客人的视线,在这里男女客人要分开走了。
男客人从左边进去,女客人从右边进去。因为光临这里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而富贵人家的女眷都不宜抛头露面,所以不合适跟其他男客人同处一室,凌霄阁干脆立了这个规矩,女客这边空间很大,摆出来的首饰众多,还有休息的场所,可以慢慢看,甚至停下来喝茶吃点心,聊聊天都行。男客那边虽然空间不算很大,但是也有独立的休息室,让男客人除了挑选首饰外,还可以静静等待女客人。
男客区的接待人是男子;女客区的接待人则都是女子,她们年纪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的都有,年纪越长的经验见识越多,年轻直接叫名字,年长的都是姓氏加主事二字,比如昨天去了锦姐儿院子的丘主事,就是这种等级,当然丘主事不是凌霄阁的,而是彩衣坊的,但是基本规则大同小异。
苏夫人今天带着锦姐儿和玉姐儿来这里,除了想好好为女儿和敏姐儿挑选一些好的礼物之外,也想着让女儿们长长见识。再说在这里也能偶遇一些同等阶层的夫人小姐们,也是社交的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