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似乎从去年的秋天到现在都还沉浸在喜悦中,而他们的大少怀孕的喜讯更是在这团喜悦中火上浇油。算了一下日子,曹三娘的预产期是过年那段日子。这样一来,原来苏瑾带着妻子一起返回边关的计划不得不改变了。由于苏瑾不能耽搁时间,所以只好在元宵节后,先启程去榆林,而曹氏则在京城安胎,过了三个月后,再由锦姐儿一起陪伴着去榆林。
玉姐儿如今养在深闺,能陪伴曹氏的也只有锦姐儿了,而且苏夫人想着放自己的女儿去榆林一年半载的,也好给个过渡期锦姐儿和宽哥儿,已经定亲的两个人不宜经常见面,偏偏宽哥儿十分喜欢上门找锦姐儿玩,所以,苏夫人想着这事一举两得的事情。再说她是个开明的人,女儿家能在出嫁前出一趟远门,也能让自己的视野放宽一点,对于以后掌握中馈,也有好处。
为了抓紧时间锻炼锦姐儿和玉姐儿,自从曹三娘怀孕后,苏夫人把家中中馈的一半担子放给了苏锦,除了对外的交际外,内院中除了苏夫人和苏老夫人的院子外,其他院子的管理大权都交给了苏锦。等苏锦陪曹氏出京后,将继续由苏玉接手。别的倒还没有什么特殊,只是如今大少***院子,苏锦下了一番狠功夫,从每日膳食的菜单、食材采购和值班人都严格把关,务求让自己的大嫂安安稳稳地生下自己的第一个侄子(侄女)。苏夫人也有意培养她这方面的能力,毕竟苏府的后院算是干净的了,以后苏锦嫁到自己娘家,自己是知道的,娘家后院人多是非多,如果一直只习惯苏府的管理方式,只怕到了楚家会无法适应。
苏夫人还请了一位刚刚离开中的嬷嬷到家中,提点苏玉和苏锦。苏锦虽然不耐烦这些弯弯曲曲的东西,但是为了小命着想,为了在古代的后宅顺利生存,还是努力与苏玉一起跟着嬷嬷认真学习。
这位嬷嬷主要是教她们各种礼仪,怎么坐,怎么站,怎么走,怎么笑,怎么与夫君相处,怎么与公婆小姑小叔妯娌等等相处,怎么与小妾相处等等,虽然锦姐儿只是跟嬷嬷学习了三个月,但是觉得受益匪浅。苏夫人也明确说了,这位嬷嬷是要一直留在苏府荣养的,等锦姐儿从榆林回来,还要继续跟着她学习。
曹氏有时候无聊起来,也跟着旁听,从小在边关长大的她哪里知道后宅这些弯弯曲曲的道道,每次都是听得口瞪目呆的,听多几次直呼在京城长大的娃原来这么厉害。说得玉姐儿和锦姐儿吃吃地笑,一个一个保证等侄儿或者侄女出生后,一定很聪明,因为从小就接受了胎教。
(终于改到最后一段了,下一节就要开始全新的内容了。)
第二十六章 喜事三在线阅读
第二十六章 喜事三
- 高辣文(www.gaol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