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双林施了一礼道:“是位从前颇为照拂我的哥哥,原是太子殿下身边伺候的,如今病得凶险,我便想着尽一份心,不知这位小大夫可有什么方法,千万教一教我。”

那药童看上去也不过十三四岁,被双林口口声声小大夫的叫着,心情甚好,轻轻咳嗽了声道:“亏你请教我,若是请大夫看,定是只开些金银,紫花地丁、野菊花、大青叶、金钱草之类便宜的抗茵汤来,吃不好也吃不死,吊着命罢了,依我看安乐堂那边,请人煎药也要使钱,若是病重了,起身如厕不便,有一顿没一顿的,因着人多,太医又不太上心,只管开药,不管能否服用和药效的,只能全看命硬不硬了。我在这里当差几年了,觉得你们这等内侍,病好不起来,多半两样,一样是不能按时吃药,二是要当差不敢用汤剂太多怕如厕,三是药吃了没歇息好又总是胸怀不开担忧得很,所以我觉得,竟是不要用汤剂,用丸剂的好,方便吃着,又能按时吃上,效果也好。”

双林听他说得有道理,脸上添了一份尊敬道:“小大夫说得果然对,却不知可有妙方?”

药童摇头晃脑道:“安乐堂有值守的太医,因此你去看你朋友,自然是不要带哪些治表的药了,而应当是带些温和补中,调养身子的药丸,否则药性相冲,乱吃药可不得了,因此我这里正有一样调元百补丸,极为中正平和,调养身子,开脾胃的,唯有脾胃开了,身子舒畅了,才能治好病,且又不怕与那安乐堂太医的药吃了相冲,你说好不好?只是这药难得,一向不卖给你们这些普通宫人的,防着有些品级的掌印太监要一时拿不出来。”

双林听他虽然年纪小,却说得头头是道,心想正是如此,便是后世,去看病人,也只是送一些调养的强身健体开脾胃的补品,只是之前他有些担忧薛早福在里头吃不到好药,所以才来太医院看看,便连忙问道:“那这调元百补丸多少钱?可能让小大夫提供些方便,卖与我一些?”

药童看了他一眼叹道:“看你年纪小小,大概也出不了多少银子,这调元百补丸一日要吃一丸,一丸就要一两银子了,至少要吃七日才有效果。”说完从后头拿了一匣子来,打开里头果然有一个一个蜡丸,丸子约有鸽卵大小,上头折有一张方子,药童拿了那方子打开给他看道:“莫要说我欺你年小,这药便是御前掌印总管每年也会来要的,这方子是太医院院使亲自开出来专门给太监们用的,你们身子与常人不同,所以补身子的药方也是精心配过的,可以长期吃着,补养身子,极好不过的。”

双林看那方子里有的人参、当归、地黄、山药、茯苓、芡实、莲子、白术等物,他前世因为久病,多少也懂点中医药性,知道这的确大部分都是补脾温和的药,若是后世这药不贵,古代却不同,大概方里头的人参难得,所以分外贵,他便笑道:“小大夫这般关照,我哪敢怀疑?这药既有现成,我这里正好有二十两银子,刚好够买二十丸,还请小大夫卖我一些。”说罢从怀里拿了一包帕子出来,打开果然都是雪白银丝的小巧银锭子,一锭一两,这些银子却都是当初薛早福和李君他们还在时,去熔银子都顺便替他融了来,他也攒了许久,从过年起坤和宫喜事不断,打赏不断,也难怪民间多有自阉求进宫的,又有那么多人打破头都要往贵人身边挤,当然也多亏坤和宫里上下都不兴克扣压榨这一套,皇后太子都宽仁,所以这些日子攒下来不少。

那药童看到这一包银子,吃了一惊,忍不住又上下打量了双林一轮,忽然微微叹气点了点头道:“你年纪小,这事要想好,在宫里,将来用钱的地方多,看你当差也没多久,大概年节下主子赏赐也多,只是谁能担保一直在贵主子身边伺候?你这银子还是要多留在自己身边的好,这二十两银子在外头都能给平常人家过一年的嚼裹了,你大概不清楚呢。不若我给你开个八珍养生丸,要便宜一些,一两银子便能够吃一个月了,疗效虽然不如那调元百补丸,却也是滋补养生的,这病主要还是看人看命,尽了心便好了。”

双林摇头道:“这位哥哥待我极好的,平日里提点甚多,做人不好忘恩负义,如今我既能买便买了,若是吃了这些日还不好,我没钱了,那再来开这个八珍养生丸,到时候还要劳烦小大夫了。”

那药童又看了他两眼,点了点头,从那二十两银子里头数了数,数出十两来,又将那十两银子推回去给他,低声和他道:“这药我也会配,我爹常让我配的,晚点我自己抓了药做给你,比这个便宜,一模一样的,你晚点再来,我那里还有一罐子的冬蜜,也是养身子的,给你那朋友一起和药丸一起服下。”

双林喜出望外,连忙深深作揖道:“多谢这位小大夫了。”

那药童脸色微微发红,摇头道:“我还不够资格行医呢,还在学把脉,粗通医理而已,我叫柯彦,我爹是太医院副使柯立淳,你叫什么名字?”

双林道:“我姓傅,叫傅双林。柯大夫你将来一定前途无量的。”双林真心实意夸奖他。

柯彦念了下名字道:“我是看你年纪小小,十分有义气啊,能帮就帮你一下吧,你攒钱不容易,这宫里的药材比外头的都是翻倍的,你酉时再来找我,有些药有现成炮制好的,我加紧给你做,应该能做出来。”

双林道谢后回去当差不提,到了酉时过去,果然柯彦将做好的丸子递给他道:“做得急,就没用蜡裹着了,只用纸张裹着,反正立时也要吃的,这会子天气也还凉,一时半会坏不了,你让你那位兄弟关键是要放宽心怀,莫要一味难过,病才好得快。”

双林连忙称谢,接了那匣子药,果然看到里头整整齐齐用棉纸裹着一丸一丸的药,闻起来药味浓郁,数了数居然还多了两丸,柯彦笑道:“反正都做了,剩下来的一起都给了你吧,希望你那兄弟早日病好。”

双林感谢不迭,裹了那匣子药,去了安乐堂那边,安乐堂其实就临着御药房,只是一进门便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听差房那儿一个老太监无精打采地守着,看到双林来了问:“来做什么的?”

双林道:“我来看原在太子殿下身边伺候的薛早福。”

老太监拿了个本子从头到尾看了下才道:“没这个人,倒是有个太子身边伺候的小内侍名叫雾松的。”

双林忙道:“就是他,才得了殿下赐名的。”

老太监看了他一眼道:“你这么小,可是贵人身边伺候的?这里不许进去的,过了病气可不得了。”

双林笑着用手捏了个红包递给老太监道:“爷爷通融则个,这位雾松哥哥待我好,如今病了我总该看看他。”

老太监手里捏了捏,感觉厚度不错,笑道:“看你虽然年纪小,嘴巴倒是甜,罢了,进去吧,就在甲十七房里,因着是东宫得用的人,太子殿下交代过要用心调治,给的单独的房间,只是这些日子有些不大好——你还是第一个来看他的了,我还在想这宫里人情冷暖,比我们那时还要厉害了……”

双林有些意外,听冰原说他还以为楚昭并不在意薛早福呢,原来还是交代过了的,而且看起来探视也并不是那样难,大概……还是怕自己也染上病吧,这倒不能苛求冰原了,都还是孩子呢,哪有不怕的。他一边想着,一边沿着长长的走道往里头走去,看到一路厢房垂着帘子,廊上墙上都算得上洁净,四处都是艾草的香味,想必是用艾草薰洗四壁,而时不时看到一个小内侍端着药出来,这与他平日里人人闻之色变,一进来就只能垂垂等死的阴森恐怖绝望安乐堂,颇有些不同。

第14章探病

已经改名为雾松的薛早福正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发呆,双林掀了帘子进去,笑道:“早福哥,您身子可还好?”

雾松一怔,坐起来,看到双林进门,眼睛一亮,笑道:“你怎么来了?门口没拦你么?”一边又有些顾虑道:“你还小,太不知轻重了,这里也是来得的?过了病气给贵人怎么办?”

双林一边打量雾松一边道:“不妨事我今儿不当值,回去就用艾草洗澡就好了。”雾松脸色萎黄灰败,虽然笑着,也是硬挤出来的,起了身要去倒桌上的茶,身上一把瘦骨支楞在空空的衣衫里,双林看着可怜,忙将手里东西放下来道:“哥哥不必忙,我来。”又将放在桌上油纸包着的包裹打开道:“这是上头赏下来的,这大枣夹核桃很好吃,香的很,这白糖长寿糕也还软和,哥哥好歹尝一点儿。”一边又拿了那匣子药来给雾松道:“这是我去御药房弄的调元百补丸来,一日一丸,对您的身子大有裨益的。”

雾松开始还只是听着,听到调元百补丸,脸上讶然,伸手打开那盒子,拿了一丸来闻了下,脸上更吃惊了,问他:“你去哪里买的这药?这药可贵了……都是宫里有头有脸的掌印太监才吃得起的。”一边又有些惨然道:“这药调养身子是好的,给我吃浪费了,你小小年纪攒几个银子不容易,还是拿回去自己吃吧。”

双林道:“我请了御药房的一个小大夫给制的,他父亲可是太医院副使呢,药理上十分了得的,听说是给哥哥您做的药,他悄悄儿替我配的,不要多少钱,只是为了卖哥哥一份人情儿,说哥哥是太子殿下身边得力的,来日还要多加照顾。”

雾松进宫,本就奔着出人头地来,这些日子因为生病被人冷落遗忘,又为着治病花光了积蓄,心中一直抑郁,但听到双林说话仍是忍不住扯了扯嘴角笑了下:“你就哄我吧,我算什么得力的,殿下只怕早就忘了我了。眼看着这病是好不了了,我爹娘只怕还指望着我给他们挣脸面呢。”说到爹娘,眼角却红了,到底只是个孩子,哪有不想家的,如今受了委屈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更是难过。

双林不去给他添难过,只是道:“殿下是个长情的,适才我进来,门口当差的老公公还和我说,殿下特意交代过要好生照应您,所以给您安排了单间呢,前儿我听冰原哥哥说了,您和他都得了殿下赐名,可见前程似锦,如今不过是点小小风寒罢了,您宽宽心好好治病,等身子恢复了再出去,定有好前程的,前儿我去内书堂,连李学士都问了怎么不见你呢,可见念着你的人不少的,只是宫里规矩多,大概顾虑也多些。”

雾松扑哧一笑,心里却也隐隐想着:傅双林年纪这般小,哪里会编这些话,想是御药房真的有人觉得自己将来还得用,所以送了一份大人情,他之前咳嗽咯血,被人冷落,无人探视,万念俱灰,如今却有隐隐升了一丝希望,再者那调元百补丸他从前也听说过,传说得十分神,不由也对自己的身子恢复多了一丝希望。

当下又和双林笑说了几句闲话,问了些外头的事,双林便将冰原之前说的那话说给雾松听,雾松叹道:“冰原那是吃味儿呢,之前书房伺候的只有他,如今来了个雪石,与殿下那是从小的情分儿,又遭受这般大罪,殿下哪有不心疼爱护的,我们这等天生做奴婢的命,与他是比不得的,只是他也当眼光放长远些,殿下用我们,自然是我们能办事,那雪石自幼锦衣玉食做贵公子的,哪里会伺候人,无非是摆在那里养着供着,安殿下的心罢了。皇后娘娘为什么由着殿下,不过是不想让殿下心里留下这根刺,若是那顾雪石死了,殿下这根刺只怕要刺在心里一辈子,然而如今活着,即便是这么不奴不仆的养着,却能让殿下心里好受些,皇家不差养这人的钱。那顾雪石若是个聪明的,这会儿就该把自己身份想明白了,好好伺候着殿下,这份宠爱还能长久些,若是想不明白,来日总有他受罪的。我们这些皇后赐到殿下身边的,殿下却是要实打实用我们当差的,若是差使办得好,总有得脸的,和那供着看的斗什么气呢。你如今也只记着,我们当差的,能学多少就学多少,殿下交代的事,怎么都得想办法给办好了,殿下使着顺手了,就不会费心换了,这样我们才算是有出息了。”

双林听到雾松见识明白,再次感慨这些孩子太早熟了,难怪楚昭没童年,这些伺候着的内侍宫女们,也是一个个肚肠通透,只怕再大些经历些事,自己这个生长在和平安逸时代的成年人都要不及他们了。

毕竟是病人,双林又说了几句话,看雾松脸上渐渐郁气散了许多,便拿了柯彦送的那罐蜜调了水来,看着他服了一丸药,才起身告辞回去,临走前雾松握了他的手道:“以后不必再来,你在三皇子身边当差的,仔细被人知道了告上去就是个把柄,到时候倒要丢了差使,回去好好艾叶熏洗了,不要立刻便去皇子面前当差。你年纪小,我从前是拿你当弟弟看的,若是这一关能过了,往后你就是我的亲弟弟了。”

双林笑道:“不敢当,哥哥从前待我多方照应,您病了我原该来探的,您还是养好身子,等回去我和冰原哥哥做个席面与您接风去晦气。”

大概真的是那调元百补丸起了作用,又可能是雾松的病本来并不重,只是心思重太过抑郁了所以病没起色,双林去看过他后,没多久雾松果然病大有起色,日复一日的好起来,隔了一月居然真的能当差了,又回了东宫里。

双林和冰原果然真的去御膳房花了银子叫了一桌席面来,并几个从前在内务司里较为亲厚的几位小内侍一起为雾松洗尘,雾松才回东宫拜见过太子,太子殿下十分和气,还让他掌着银钱仓库等事,让他一颗心都落了地,喜气洋洋,看到双林心里十分亲近,拉着他的手问了许多,看他的衣服有些短了,知道他是长得快,宫里的夏装还要迟些才能发下来,便道:“我那里还有些衣服,迟点改改给你穿上。”一边又拉他到一旁说悄悄话:“我如今还是掌着原来的差使,再过些日子发了月银,就把你买药的钱给你。”

双林忙道:“不值甚么,哥哥刚刚病愈,想必花费紧张,不必给的。”

雾松笑道:“我在东宫,手头比你松快,你不必推脱,你这份情我记着,但是银子是一定要给你补上的。”

双林看他恳切,便也不再推辞,雾松又亲亲热热和他说话,一旁冰原看了又有些吃味,毕竟从前他与雾松都是同样被选拔出来,又一同被皇后送到太子殿下身边,一向分外亲密些,如今这次病后,雾松却是与双林更亲密了,不由嗔道:“给哥哥洗尘呢,雾松哥哥为何只与双林说话。”

雾松笑了下,也没说双林探病的事,只道:“双林年纪小,见得少么,自从我们去了东宫后,就见得少了,你大他那么多岁,还该多照拂他才对。”

冰原看双林长高了些,一张容长脸儿下巴尖尖,皮肤白皙,清秀眉目,薄唇微微翘起,忍不住伸了手去捏了捏他的下巴尖儿道:“也就这张脸长得讨喜了,明明是个寡淡性儿,平时话少得紧,偏偏长了个天生的笑模样,难怪入了娘娘的眼去伺候三皇子了。”

雾松笑道:“能在贵人身边伺候的,哪个不是平头正面的,不管天不天生,难道还能在主子面前摆个哭丧脸不成。”

冰原哼了声道:“现放着咱们殿里那一尊,整日里冷若冰霜倒让主子看脸色的,真正的冰美人,日日待在屋里,竟是怕风吹日晒化了去了。”

雾松轻轻咳嗽了声道:“又胡乱说话了,好好吃酒便是。”一边倒了那桂花米酒给双林:“这酒是糯米酒,甜的,不伤身子,你吃一杯倒能滋补身子。”

早有个叫长富的小内侍问道:“可说的是那顾相的公子?宫里哪里没传遍了?说是虽然受了家里牵累,到底得了太子庇佑的,进宫也有三个多月了吧?听说生得甚美的。”

冰原噗嗤笑了下道:“生得甚美是什么好词儿?”

长富笑了下,微微叹了口气道:“几位哥哥命好都分在坤和宫,内书堂上着学,娘娘那边管得紧,也没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儿,宫里不是禁对食么?有些老公公们,就专门挑那长得好看些的小内侍们泻火,听说钟鼓司那边前儿新换了个掌印太监,最厉害了,但凡扮相好看些的,没有不被染指的,那边还争风吃醋整日里涂脂抹粉的希望能被上头掌印太监看中呢。不说远的,只说近一些御茶房的得喜公公,也有这癖好,而且还特别重手,远近闻名了,如今谁都怕去那儿,还记得宋宝儿不,前儿遇见他,手上全是疤,说是烧火不何意,硬生生拿烧火钎子烫的。”

雾松在宫里人面熟,想必也早有听说,轻声道:“小声点儿,那得喜公公虽然不常在御前伺候,却也和御前的逢喜、安喜公公、坤和宫的因喜公公都是一样品级的,他那一手泡茶的功夫少有,又是高宗、怀帝跟前都伺候过的老人儿了,咱们圣上一向厚待老人,所以一直好好的,可别看轻了。”一边又对双林道:“你也是,能不去御茶房就别去,仔细入了眼,平白生出祸事来。”

双林应了是,心里默默记住了这事儿,又留心听着内侍们笑谈说的各宫轶事。

第15章秘闻

说起各宫肥缺,自然是坤和宫、东宫最厚不过,洛贵妃住的丽景宫赏赐也还算优厚,但动辄责罚起来也颇为辣手,而慈安宫、弘训宫两宫都是长期供佛的,听起来尊贵,当差也闲,却是油水极少的,尤其是弘训宫住的惠皇后,平日在宫里就像个隐形人似的,几乎足不出宫门,唯有大节才出来应应景,昭示元狩帝并未薄待了皇嫂。平日里一应供奉,也是和坤和宫里一模一样的,然而即使是这样,弘训宫里当差,与坤和宫当差,仍然是一个天一个地,甚至比惠皇后堂妹洛贵妃住的丽景宫都差远了。

说到洛贵妃不免有个小内侍问:“贵妃娘娘不是惠皇后的妹子么?都是同姓的啊,怎的两宫却不太来往的?”

有个内侍名叫少贵的喝多了酒有些轻狂,压低了声音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其中却有一桩秘闻,许多人都知道,明面上不说。惠皇后原本是怀帝的原配太子妃,比怀帝还长三岁,生了大公主后就多年无出,洛家那手段你是知道的,她自己生不出,也不让其他侧妃生,后来怀帝登基后还是一直无子,太后就急了,接了洛家远房的一个小姐入宫,只说是看她聪明伶俐心中喜欢,教养在宫里,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怀帝准备的。她这才貌自不必说了,万里挑一的,怀帝哪有不喜欢的,听说还没过明路,就已时常同辇出行,共游御花园了,又有洛太后护着,眼看着就等选秀了。谁知道偏偏最后就出了岔子。”

众人都知道最后洛贵妃是许给了当今圣上做侧妃的,但都被他说得吊起了胃口,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才有此变化,不由都追问道:“后来呢?”

少贵笑着低声道:“那天陛下——当时还是安王,进宫给太后问安,席上喝酒后有些头晕,太后便命他在宫里先歇着醒酒后再出宫。却不知为何这洛小姐就忽然被人发现穿着亵衣睡到了安王榻上了,醒过来痛哭流涕只说有人陷害她,她是在殿里洗澡晕过去了,醒过来就已在了安王榻上。这事也没法子,明眼人都知道,谁能将手伸进太后宫里?除了当时统领六宫的惠皇后还有谁?最后也只得一床锦被遮盖了,安王进宫一次,就得了个妾回去,当时安王妃只下了定还未过门,因此当时只一顶轿子让洛小姐先入了王府,等安王妃大礼后,那洛小姐才得了侧妃的名头,要不是洛太后帮着,她当时名声尽毁,哪里有如今的尊荣?”

少贵喝了口酒,又道:“这事儿其实宫外的官员们多少知道点影子,所以后来也只说是洛贵妃慧眼识英雄遮掩过去了,为着封口,太后将伺候洛小姐的人和慈安宫里身边知道的人全都灭口了,虽则如此,原本要给哥哥的怎么最后许给了弟弟,宫内外多多少少还是有人知根知底的,不过无论从前还是今日都涉及着皇上的面子,我这还是听从前跟在怀帝身边伺候过的老公公的徒弟说的。后来洛贵妃与惠皇后虽然明面上仍是一团和气,姐姐妹妹的叫着,却私下不来往的,待到今上登基后,洛贵妃终于扬眉吐气,依我看,这事儿若是换了谁,都很难对惠皇后还有甚么姐妹情吧。”

几个人忽然知道这等宫闱秘闻,既有些感慨,又有些惶恐道:“如今我们知道这些,不会被灭口吧?”

冰原冷笑一声:“少见多怪,从前安王府伺候的老人儿谁不知道洛贵妃一直不受宠,直到现在陛下还厌恶她得很,要不是看在洛家和大皇子份上……”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原来是被雾松踩了一脚,雾松笑道:“这些也都是些传言,当不得真的,大家听过也就算了,今儿都是自己人,出去就别乱说了,万一到时候追究起来,大家都拉不下一个好。”

在座的几个小内侍都是内务司一同出身,又是内书堂读书中的佼佼者,一向以雾松为首,如今自然都笑到:“自然都知道规矩的,出了门尽都忘了,雾松哥哥也太担忧谨慎了些。”又有人安抚微微有些变色自悔失言的少贵道:“少贵也是好心,告诉我们了,我们以后当差心里也有数,宫里混的,谁知道哪时候就踩到坑里去了呢?”

一时大家都一番觥筹交错,将这话头嘻嘻哈哈地扯过去了。

宴后雾松又悄悄拉了双林的手再三嘱咐道:“论理你一贯少言稳重,只是到底年纪小,今儿听到的事听过就算了,这皇家的事,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如何,只能凭命罢乐,你只莫要乱说,尤其是三皇子前,可别露出幌子来,皇后娘娘不是一般人,你可千万小心了。”双林只得应了,心下微微有些感动,知道雾松是真的将自己当成弟弟一般担忧了。

天气越发炎热,王皇后因着月份大了,也渐渐有些懒怠动了,从前都是她亲自教楚煦认字读书的,如今却有些精力不济,元狩帝看着心疼,便口谕令三皇子楚煦到上书房与诸皇子一同学习。

上书房诸皇子学习原是常例,便是太子楚昭也在内习书,虽然专程为他请了刘太傅专门为太子师,却只是在东宫教授,每日上午,楚昭仍需到上书房与诸皇子一同学习功课。因而元狩帝下了诏,王皇后便专门叫了楚昭到坤和宫,让他多多照顾幼弟,又专门叫了跟着楚煦的双林进来提点敲打道:“你是上过内书堂的,当知道规矩,以后你每日跟着三殿下去上书房,三殿下年纪小,你只注意让他乖乖的莫要惊扰讲习,若是不耐,你就想法子引着他出外走一走耍一耍子再哄着回课堂,要让他听先生的话,不要淘气,可明白了?”

双林连忙跪下道:“小的明白。”

王皇后点了点头又道:“你平日里是个稳重的,三皇子再过一年,便能选伴读了,这之前,你跟着三皇子上学,也要想法子替三皇子记着些,讲习学士安排的功课,记得回来提醒三皇子做完,不可令三皇子懈怠了,可明白了?”

双林又称是,王皇后才略略有些放心,却亲自又叫了挽风等人来,拣看了一番三皇子上学所用的东西才罢了。

第二日一大早三皇子屋里果然所有奴仆宫女一大早就忙碌起来,替三皇子梳洗用饭,哄着他换了衣服,又到了前头去和王皇后请了安,才出了宫,上了步辇,双林跟着一直往上书房走去。

到了上书房,却看到楚昭早已候在门口,楚煦连忙叫道:“哥哥!”

跟着楚煦的几个奴仆都连忙垂首施礼,楚昭上前牵了楚煦的手替他问:“谁跟着三皇子进课堂的?”

双林上前低头道:“是小的。”

楚昭打量了他两眼道:“傅双林吧?别的想必母后已交代了,三弟年纪小,你且多上心些,再则另有一事交代你,上书房里皇子多,你却须记得谁才是你的主子,主辱臣死,你须牢牢记住这四个字!”说到后头,他脸上已带了一丝厉色,双林连忙下跪道:“小的记住了,任上书房有多少贵人,我眼里只看着三皇子,断不会让三皇子出什么岔子。”

楚昭脸上这才缓和了些,上书房里不止有大皇子楚昀、福王楚旼、瑞王楚霄,更有其他一些宗室的旁支,再加上皇子们的伴读,人不少,王皇后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上,楚煦年纪小,就怕被人欺负吃了暗亏也不知道,他看双林年纪小,只能用言语震吓他,没想到这孩子虽然年岁小,却颇为机灵,显然领会了他的意思,便点了点头道:“起来吧,仔细点便是了。”

说罢便牵了楚煦的手进去,才进上书房内,里头就倏地一静,然后大皇子已是笑着道:“原来是三弟弟来了。”一边站了起来笑咪咪过来道:“来,让为兄替你介绍一下这些叔伯兄弟们。”楚煦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都看着他,微微有些怯缩,楚昭捏了捏他的手,拉他先到了瑞王楚霄前道:“瑞皇叔。”

楚霄站起来道:“无须多礼。”复又向楚昭颔首为礼,他身上穿着宝蓝亲王常服,衣带上仅挂着一枚玉佩,其余装饰皆无,眉目间有着一股冷淡之色,五官文秀俊美,宫里传说他肖高宗,他今年已十三,明年便要开府出宫了,圣命却并不命其去封地居住,只在京里建造了亲王府,且也并没有让他当差的意图,显见得是要做个闲王了。

楚昭又带着楚煦走了一圈,见了福王、大皇子,又见了几个宗室近支的子弟,才安置着楚煦坐下,就安排楚煦坐在了自己桌子旁的一张桌子那儿,双林侍立一旁,将楚煦的描金文具盒摆上,笔墨纸砚一一摆好,然后细细研墨起来。

不一会儿授课的师傅来了,今日来为皇子们授课的是上书房翰林院侍讲、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元介,这位也是朝廷重臣,一代硕儒,学问渊博,品行端方,他进来诸学生都起了身,他却先给楚昭皇太子行礼,楚昭谦逊侧身并不受礼,然后诸学生才齐向张学士作揖唱礼。

第16章脱颖而出

一番行礼之后,张学士便开始将今日要讲之书大学先念了一遍。今日要讲的是大学,张元介点人先背书,请了太子楚昭打头第一个起来,一字不落全背下来了十分流畅,双林一旁听着暗暗佩服,他内书堂虽然也学了一年多,这四书五经虽然也粗粗读过,但和他们皇子们精修侧重点还是不同的。内书堂讲这些,多谈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上书房这边,只怕更侧重治国方略等。他竖起了耳朵听着名师授课,心中也不由嘲笑,从前在现代,培训班、网络学习、视频学习,海量的知识,只看你学不学,多的是资源,自己从前却从未珍惜。如今穿到这劳什子的地方,识文断字居然成为特权,而这皇子才能受到的精英教育,那自然更是十分珍贵的机会了,要想生存,还当珍惜机会。

双林听得聚精会神,楚煦和他熟惯了,玩的时候喜欢模仿他。看他屏声静气全神贯注,也不由自主地认真听起来。楚昭背完后,张元介又点了福王楚旼起来道:“还请福王殿下背诵一次。”

楚旼今日仍是一身大红圆领锦袍,束着紫金冠,嘴角含笑,倒是慢条斯理背了一段,背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便卡了壳了,他也并不以为耻,只是东张西望看向旁边的瑞王楚霄,楚霄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听见一般,楚旼酒涡微露,笑吟吟又重复了一遍,这时旁边听着的楚煦忽然声音清亮地接道“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众人都一愣,张学士笑道:“原来三殿下已学过《大学》了?”心下暗暗称奇,楚煦却摇了摇头道:“不是,这不是刚才二哥背过的吗?”

众人吃了一惊,张元介连忙问道:“殿下才听过一次便能背了?下边呢?”

楚煦不明所以,只是接着背下去“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一口气居然背到了末尾,书房内诸皇子们都不由的交头接耳起来,显然都有些不信,张元介也啧啧称奇,这是外头却忽然走进来一人笑道:“这是怎么了?”

原来竟然是元狩帝到了,诸人慌忙起身迎驾,元狩帝摆手道:“不必,朕才下朝,想着今日三郎第一天儿来上课,过来看看。”

张元介忙笑道:“三皇子天资聪颖,性慧心灵,过耳不忘,实乃国之栋梁。”

元狩帝大奇道:“三郎不过一黄口小儿,如何当得如此断语?”

张元介便将适才发生之事说了一遍,元狩帝也好奇道:“只怕是从前昭儿或是哪位教过。”楚昭连忙起身道:“孩儿并不曾教过三弟《大学》。”

元狩帝看楚煦总角上扎着红绳,今儿来上课,特特穿了玄色袍服,衬得唇红齿白,粉雕玉琢的,因着座位太高,双足悬空,一双小小皂靴在空中有些不安的微微摇晃,亮晶晶的双眼看着自己,心下柔软,笑道:“那待父皇来考你一考。”一边对楚昭道:“你且将《大学衍义》第三章背来。”又对楚煦道:“煦儿你仔细听你二皇兄背的,一会儿能记得几个便背几句。”

楚煦懵懵懂懂应了句:“好!”

《大学衍义》乃是《大学》之后,楚煦肯定是没学到的,楚昭果然起身将第三章郎朗背了一通,却到底爱弟心切,背得语速有些慢。结果楚昭才停下,楚煦便开口从头背起,须臾背完,清清朗朗,不忘一字,想他认识字不算多,这算得上是十分骇人的强记本领了。

双林一旁也十分讶然,平日里王皇后教楚煦,只是一些短小的孝经三字经以及一些古诗,朗朗上口,虽然记得,却并不十分出挑,如今这般长篇大论,他也能强记下来,可见资质非凡,出类拔萃。

元狩帝已是抚掌大笑,亲身下来双手抱起楚煦置膝上,抚摩头颈道:“我儿果然异才,真吾家千里驹也,朕有此佳儿,实乃天赐也!”

张元介及一众诸皇子们都道贺不迭,双林一旁冷眼瞧着,面上表情各有不同,却也都做出洋洋喜气与有荣焉的来。

日中之时,诸位皇子们便都散席,楚昭却与别的皇子不同,他还要去御书房,由元狩帝亲自教他批阅奏折,议论国事,所以叮咛了楚煦一番,又叫了跟着楚煦的内侍过来敲打了一番,才上了步辇往前头御书房去。

便是双林,都对这帝王精英教育叹为观止,据他观察,元狩帝对楚昭这位未来继承者的培养,可谓上心之极,东宫太傅、侍讲就不说了,楚昭如今年约十一岁,却早早就已开始接触国家大事,由他亲自教授披阅臣子各地奏表,大朝之时还会让楚昭随着听政,而这些,都是其他皇子王爷不可能享有的待遇。无怪乎楚昭年纪幼小,就已颇具威严,举止庄重,言谈缜密。

他跟着楚煦的步辇走了一会儿,楚煦忽然叫道:“糟了,双林,双林。”他到步辇旁应道:“小的在。”

楚煦道:“我适才把阿娘给我的琉璃弹珠放在座椅垫子下,忘记拿了,一会子会不会被人收拾掉,你去替我拿回来。”

双林应了是便转身回上书房去,上书房殿门虚掩着,院子里有两个小内侍正在打扫,他一路穿过游廊往上书房走去,看到门虚掩着,双林正要推门走进去,却听到里头有人在说话,却是福王楚旼在说话:“若只是一贯都这般冷淡,那我也还罢了,只是皇叔明明从前与我十分亲厚,为何这些日子却是忽然待我不冷不热,如此疏远?”

双林住了脚跟,有些进退维谷,心里有些为难,看福王这说话的对象,显然是那瑞王楚霄了,却不知为何说话也不令人在前边挡着些人。只听到楚霄沉默许久,一直不说话,只听到楚旼再次说话,却有些忿忿道:“我们在这宫里同是尴尬人儿,我从前只道皇叔才懂我的心,如今到底是为着甚么,皇叔给我一句明白话,那我也好死了心,从此和皇叔远远的,断不敢扰了皇叔的清净!”

双林大气不敢出,只听到楚霄终于开了口:“福王殿下言重了,从前我年纪小,只道同是无父无母之人,如今年纪渐长,却也知道殿下与我,仍是云泥之别,胸怀大志,将来会有大造化也未可知,我却不过是只求归隐田园之志,不敢阻了殿下前程。”

楚旼声音高了些:“皇叔这话竟是往我心上戳呢!自小有我一份的,就有皇叔的一份,从来不敢一个人独享了,我的心,皇叔难道不知?这话又是从何道来?”

楚霄一直沉默,楚旼忽然冷笑道:“是了我懂了,想是前儿我舅舅进宫看我,被你听到了甚么,你怕连累了你,所以对我敬而远之,是也不是?洛家如今也不指望我了,现放着个长皇子在那儿,你怕什么?”

楚霄仍是不说话,楚旼忽然哈哈笑了两声,声音里全是悲凉:“我懂了,皇叔这是铁了心要明哲保身待我敬而远之了,原来这些年的情分,尚不足让皇叔信我,你原是清清白白干干静静的一个人,我这般生出来便带了罪孽的人,如何敢污了皇叔的眼?罢了,从此后我只是我,断不敢再脏了皇叔的路!”

双林听到这决绝之语,已是立刻轻身后退,将自己掩入了另外一间房内,果然片刻后便听到摔门的声音,他从窗槅子看出去,果然看到楚旼走了出去,那背影肩膀却微微往下垂着,带了些落荒而逃的仓皇。

过了一时,又看到楚霄缓缓走了出来,一个人立在廊下许久,才慢慢又走了出去。

双林微微叹息了下,背上起了一层薄汗,走进上书房内,在楚煦桌椅垫下摸了摸,果然摸出了那粒琉璃弹珠来,这珠子足有鸽子蛋大小,晶莹剔透,五色幻转,鲜艳夺目,想来烧制不易,难怪楚煦上课也要悄悄带着,一心记挂着了。即使是后世的手工烧制琉璃工艺品也颇为昂贵,在这里却能给楚煦用来做玩具,可见元狩帝待皇后这一方的荣宠了。

而洛太后这边,显然惠皇后、洛贵妃、福王、大皇子,都是洛家这一系的,而元狩帝显然对自己的亲母亲以及洛家十分戒备,虽然对大皇子不错,却仍是明白地站在了皇后这一边,皇后育有两子又再次有娠,洛贵妃却不受宠,显然福王也是洛家手里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反观楚霄,他是高宗遗腹子,元狩帝的弟弟,只要安安分分,无论是谁做皇帝,都不会亏待了他,换了谁来做这个瑞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哪一边都不牵扯,安安分分做自己的闲王。想必瑞王从小在宫里养着,与福王有些情分,如今长大了,渐渐明白了,自然就疏远了,宫中哪里能有什么长久的朋友亲情,只能是令人喟叹了。

第17章慧极必伤

楚煦一朝成名,三皇子资质非凡、过耳不忘的名声四处流传,王皇后喜忧参半,有令坤和宫上下人等,不许四处夸耀议论,他们在三皇子身边伺候的人更是被叫了去耳提面命道不许在三皇子面前夸赞他此事。

然而宫人们难免私底下议论,连雾松都和双林议论道:“你跟着这样主子,也是福气了。”双林问道:“我看皇后娘娘并不十分喜悦。”

雾松道:“慧极必伤,皇后娘娘那是做父母的心,担心折了三皇子的福,三皇子毕竟不是太子将来要继承国体的,自然是希望平顺康泰便好,不是有句老话,唯愿我儿痴且愚,无病无灾到耄耋么。”他大概是在皇后或是太子那边听到的这句诗,忍不住照搬了给双林听。

一头又有些担心关照双林道:“那日我听娘娘道谦受益满招损,让太子殿下行事也谨慎从容些,更要小心莫要让三皇子招了别人的眼。你这些日子跟在三皇子身边也小心些,能躲着些其他皇子就躲着些,三皇子尊贵,一般人不敢惹,只怕要拿身边跟着的人撒气,你也莫要吃了当面亏,有什么只管躲了。”

双林点了点头,果然处处行事谨慎,却也没遇上什么事,上书房里一团和气,人人倒都是兄友弟恭的样子,楚煦年最小,有楚昭照拂,又因他有此异才,极得侍讲们的喜爱,倒是功课日进,连元狩帝都忍不住带着楚煦同辇出行过几次,在宴席上命他诵读经典,朝廷瞩目,帝宠盛极一时。

转眼到了深秋,皇后已接近临产十分,据有经验的嬷嬷说,道是此一胎极有可能仍是位公主,元狩帝几乎日日都到坤和宫来守着王皇后,这日也正与王皇后、太子、楚煦一同赏菊,听到说可能是为公主,十分喜悦,抱着楚煦道:“再添个与你一般聪慧的妹妹,朕一生足矣,我大乾朝盛世有望。”又看了看楚昭,怕他多心,宽慰他道:“昭儿也莫要有别的想法,你兄弟越是能干,你将来才有臂膀辅佐,社稷才更为稳固。”

楚昭连忙下跪道:“孩儿不敢有别的想头,只盼着母后和弟弟身子康健,国泰民安,将来便是父皇觉得弟弟更能挑起社稷重担,儿臣也绝无二话,拱手让贤。”

元狩帝笑着去扶了他起来道:“你是元后嫡出太子,一贯处事稳重,明决果断,朝廷众臣们也都夸你宽厚仁和,雍容大度,莫要妄自菲薄了,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大楚一国储君。”

王皇后在一旁道:“陛下莫要如此抬举,倒让孩子以后懈怠了。”

元狩帝含笑道:“昭儿哪里是这等人?”一边又逗着楚煦道:“无论是弟弟还是妹妹,朕都喜欢,将来都是一等亲王公主,贵不可言。”

王皇后抚着高高隆起的腹部,虽然面上仍是含笑,眼里却仍是掠过了一丝忧虑。

时隔多年后,双林回忆起来,这秋阳下满园金瓣灿烂,元狩帝与王皇后、楚昭、楚煦四人一同言笑晏晏,和睦融融阖家欢乐的情形,居然是记忆中刻骨铭心的最后一次,而事实也证明了王皇后的忧心忡忡如临大敌,并非庸人自扰。

图穷匕见之日,双林一无所觉,那日楚煦在御花园捉蟋蟀,非要嫌弃跟着的挽风拿着的蝈蝈笼子不够好,让双林回去拿另外个前些日子楚昭才送给楚煦的金丝八宝葫芦笼来,双林便跑回去拿了笼子便又转头回到御花园。

不过一往一返之间,惊变便生,他回到御花园的时候,便已看到楚煦的乳母正在春明河岸边放声尖叫,湖水里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挣扎,双林跑过去二话不说,直接跳入水中,拼了老命去救楚煦,却到底年幼力微,只是堪堪拉住了楚煦,最终还是附近巡逻的侍卫也赶了过来跳下水将他们拉回岸上,便已被人七手八脚地接了去给三皇子控水,又已有人飞快的去请了太医过来,双林浑身湿淋淋的,心里却比身上还寒冷,三皇子,只怕小命已难保!

而自知罪孽难逃的楚煦乳母,脸色青白,忽然趁人正忙乱之时,直接冲向岸边的假山石头上,撞石壁而亡!

等到三皇子被送回坤和宫,被急召来的御医一番施救后,最终宣告不治身亡。

王皇后当场晕厥腹痛早产,急匆匆被送入了产房,夜幕降临之时,御医、产婆、女医官等人都被紧急传唤到坤和宫,整个坤和宫,笼罩在一片阴冷之中,明明来来回回的人许多,却没有人敢发出哪怕一点点咳嗽声,坤和宫正堂里,元狩帝和楚昭都坐在那里,候着王皇后分娩。

而楚煦身边的所有侍从,除了已撞壁自杀的乳母以外,全都被捆了手脚塞了嘴,跪在坤和宫中庭院子里,一个一个的提进去询问。

双林是第三个被提讯的,前一个是挽风和三皇子院子里管事的内侍二金,审问的几位大人双林都不认识,只听说是大理寺的,唯认得有一旁立着的逢喜和因喜,一位是御前总管,一位是坤和宫总管,都是陛下和皇后身边的心腹宦官,显然极为重视。

因着他年幼,又毕竟是跳下水去救了三皇子的,回去拿蝈蝈笼显然也有其他服侍的人作证,只是如何学会游泳的,这一点被人反复诘问,最终也只是说进宫前学过含糊过去了,之后便被提下堂,仍是绑着手脚跪在庭院中等候发落。

秋日夜里风寒,双林身上仍是湿衣,被风一吹,寒彻身子,手脚都已被捆得麻木,直到深夜,他们这些被绑着的奴婢们多水米未进,腹中已都饿得全身虚软,他闻到了身侧的人身上传来的尿骚味,显然是已忍不住了,但是看守他们的人不为所动,显然已将他们看成死人一般。他心里漠然想着,这一次只怕在劫难逃了,只是他着实不解,三皇子到底是怎么掉入湖中的?

三皇子平日里跟着的人,不说侍从如云,也是一脚伸八脚迈的,那日双林虽然回去拿蝈蝈笼了,三皇子身边却至少还有乳母、挽风和一名大内侍跟着,到底为什么会让三皇子落入湖水之中?而当时身边为何只有乳母一人?那乳母究竟是畏罪自杀,还是本就是死士推三皇子下水后便自杀灭口?

王皇后足足挣扎着难产了一日一夜,他们这些待罪奴婢们也都被捆在中庭里一日一夜,水米不进,即便晕倒也无人理睬,最后等来的旨意,却是一干人等全数就地杖毙,殉三皇子。

来颁口谕的是陛下身边的大太监安喜,他身后带着四个侍卫,手持大杖,显然是来行刑的,有人拿了张长凳来,熟练的将打头的挽风拉了起来,压在长凳上缚紧,挽风双眼瞪得滚圆,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却无济于事,沉重的绿头杖子才落下第一杖,她就翻了白眼,眼睛里流出了泪来,不过数杖,她就已瘫软在长凳上,腰下赭红一片,验刑人过来验了下鼻息,漠然道:“已毙,下一个。”

双林在一旁跪着,亲眼看着深受皇后倚重,前一天还亲热地捏着自己鼻子叫小林子活色生香的挽风活生生被打死,身子一直微微颤抖着,心里的忿恨无以言表,他不服,他不服!全数殉葬,这是再也不可能找出凶手了,这只说明了其实帝皇心里知道到底是谁动的手,查出来也动不了,只能全数杀了他们这些蝼蚁一样的奴仆来泄愤,可是他不是蝼蚁,他是人!

转眼二金也被拉上了刑凳用刑,他比挽风撑得久一些,足足撑了一炷香,才断了气,下一个便是双林了,侍卫已经过来将他提了起来,压上刑凳,双林闻到了厚重凳上传来的血腥味,闭目等待加诸于身上的严刑,却忽然听到一声:“慢。”

双林睁开眼睛,头颈却被死死压着,只能勉强抬头看到楚昭一身玄色太子朝服,似乎是那日从朝上赶回来就没有换过衣服,他满脸疲惫站着,身后跟着雾松。雾松十分关切地看着双林,却不敢说话,楚昭淡淡地叫人起身,对安喜道:“安喜公公,这奴才到底下水救过三弟,虽然力有不逮,但父皇母后一贯赏罚分明,且其年纪尚幼,且暂缓行刑,待我禀过父皇后再处置。”

储君发话,虽然年幼,却无人敢质疑,安喜恭敬道:“谨遵太子钧命。”一边示意侍卫将他拉下刑凳放在一旁,却又拉了另外一个内侍上来,那内侍呜呜叫着看向楚昭,显然也希望得到赦免,楚昭却只是漠然转过脸,往后堂匆匆走去,雾松担忧地看了眼双林,快步跟上了楚昭。

双林跪在那里,亲眼看着服侍三皇子的内侍宫女们一个一个的被拉上刑凳施刑,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堵着嘴巴,连最后的一丝声音也不允许发出,无声无息而痛苦的死去。他们有什么错呢?帝王一怒,血流成河,这些奴才无论有罪无罪,就都成为了他爱子殉葬品,连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可以猜得出是雾松为自己向太子说了情,但这一刻便是楚昭也是在盛怒和担忧之中,他们这些蝼蚁一样的人,正该为帝王最宠爱的儿子殉葬,雾松这时候去触霉头,一不小心是也要被迁怒的,其实他也不过是给雾松送过一次药而已,他便肯为自己担了这般干系,双林想起心里还是有些抱歉,其实自己如今已是不想活了。太子虽然过来,但殉葬的旨意却是皇帝下的,太子大概只是给自己身边内侍一个面子,却不会为了他这么一个蝼蚁一般的生命而去求如今正在盛怒之下的皇帝,更何况,看太子适才的表情就知道,在他眼里,最喜爱的弟弟去世,这些跟着的奴婢自然是护主不力,死有余辜。他们都是天潢贵胄,人中龙凤,哪里会顾惜这些人的性命?

第2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