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作者:陈灯
第13节
接旨后,大宁藩连日狂欢,论功行赏,将士几乎人人都升了三级,连因喜也得封了辽东守备太监一职,因因喜要去辽东履任,双林也升为了三品太监,荣升为肃王府大总管。
接圣旨、诸新官上任,楚昭出巡新领地,接收新府、县的拜会等事,足足忙到年底,大宁这边才算稍微闲了一些下来,这日楚昭好不容易见着又跑去外宅许久没回王府了的双林,拉了他在书房里又亲热轻薄了一番,双林被他揉搓得有些不堪,推了他喘息道:“殿下,尊贵体面些好吗?因喜总管一不在,您就这般狂浪起来。”
楚昭数日不见双林,看他脸廓柔和,眼睫浓密,眉目蕴藉,多了几分风流惑人之态,心下又蠢蠢欲动起来,笑道:“因喜那职务是孤向父皇给他求来的,正想把他远远打发了去,省得你整日里束手束脚的。”
双林点头笑道:“我真要为因喜总管抱屈了,他这些年对你可是忠心耿耿,火里来水里去粉身碎骨都甘愿的,如今殿下就为了这事儿将他打发开了……”
楚昭伸手堵了他的嘴,正色道:“你家主子我是这样的人吗?”他声音忽然沉郁起来:“我觉得,因喜,恐怕是父皇的人。”
双林吃了一惊,看向楚昭,楚昭脸上带了一丝难言的神色:“征狄那会儿孤就有怀疑,你也知道,孤毕竟青年领兵,多有沉不住气的时候,夺了王城那会儿孤就想着趁胜出兵,那时候幕僚们包括骆相也都支持,胜算很大,因喜总管却让孤再多等一些日子,休养生息,静待时机。孤当时有些决断不下,也没个人商量,后来想着你一个人在岛上定是闷得很,便索性去接了你来,果然没几日,武靖公便死了。事后想起来,若孤当时早早出战,只怕要损耗不少兵力,那会儿孤留在王城,竟仿佛是等着武靖公死这个契机一般。”
双林怔了怔,抬眼望向楚昭:“殿下的意思是,武靖公的死……是……”他不是没想过武靖公死得太巧,太荒诞了,简直就像天助一般,楚昭淡淡笑了下,眉宇森寒,眸底有着意味不明的暗影:“孤也不想怀疑他,但是,武靖公死于战场上,大概父皇多年来的心病,也就除了吧——孤从来不相信什么天命所归……这事太巧了,就像当年,先怀帝迎回途中,病死了一样。”
双林听着楚昭这大逆不道的话,胸口却感觉到一阵强烈酸楚,政治从来都是这世上最肮脏的东西,但是他亲眼看着楚昭这些年走过来,却依然难得地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然而这又能持续多久呢?谁能在权力的漩涡之中,永远不变?
楚昭看他脸色微变,身子微微战栗,轻轻拥了他,整个人却仍是感觉到了倦冷孤寂,他低低道:“因喜是母后的人,但是孤后来细细想起来,母后身边有父皇的人,又有什么奇怪呢?只怕这些年,母后也好,孤也好,都是他的棋子,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罢了……如今洛家大势已去,国内海晏河清八方拜服,他九五之尊,终于得偿所愿,大权在握,孤虽然看着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只是谁知道哪一日,孤又碍了他的眼呢?无论因喜是不是他的人,孤都不能再放他在身边了,真正属于孤的人……孤也不知道还有谁。”
他低了头,轻轻吻住双林浅淡的双唇,心里想着:至少眼前这一个,是我的。
第五卷飞龙在天
第101章海商
兴隆典当拍卖行今日又是开春一次的大拍卖,清晨就已车马如流,将门口的路几乎全堵上了,幸而拍卖行早有准备,一大早就已在街口巷口安排了人疏导交通,接引停车,人人来往皆是衣履鲜明,服饰辉煌,笑容满面。
辽东皮商杨文辉穿着一件黑色貂皮,一双泥帮宽皂靴微微缩着脖子站在门口,忽然眉开眼笑,迎上前作揖道:“李兄可来了!”只见迎面翻身下马一个年轻男子,只见这客人仪容甚伟,身躯高大,犹裘耀目,腰佩双刀,粉底皂靴,身边带了几个俊俏跟班,都是一色的青衣绿呢直身,偏偏还带了个昆仑奴,肌肤漆黑,在这大冷天依然上身赤裸,围着羊皮短裙,四肢高大健壮,腰佩弯刀,颇引人注目,好在这拍卖行四方富商云集,虽然北边昆仑奴少见,但商人见多识广,加上带着金发碧眼的胡夷奴婢歌姬的也不少,因此倒不显得突兀,只见那李姓富商拱手对杨文辉道:“有劳兄台了。”
杨文辉笑道:“不敢当,平日里多得李兄关照,只是今日那崔二爷那边适才又遣了人来给了信,道是临时有事,恐怕来得迟些,还请李兄担待。”
那李姓富商眼里掠过一丝不耐,但仍按捺着脾气道:“不敢,若是这位崔二爷果真有那生意的门路的话,总值得等等的。”
二人把臂相携往里头走去,一进门,见人山人海坐满了一园,二人上楼走入了一间铺设华丽的包间内,杨文辉才道:“若是他没有办法,只怕这大宁三府,也没人再有办法了,老弟第一次到,不知道这边拍卖行的盛况,真正是天上飞的海里游的但凡有个名目的,都有人能拿出来,这位崔老板更是见识广博,极善交游,路子广得很,听说在王府里也有门路,经常能拿到旁人拿不到的货色。如今朝廷兵器买卖管得严,李兄要得多,确实办不了,只是这位崔老板,一贯不爱见人,生意只让下头掌柜出面,一到冬日又更特别些,听说是有足疾,要在家里养着,不爱出门,我还是找了说得上话的人,和他说您是福建海商,手上生意都是千万为计的,手上还有几支船队,他才点了头说能见见你。”
李姓富商含笑道:“有劳杨兄费心了。”心里却想着这崔老板架子好大,再则对这门生意其实也不报太大希望。却看杨文辉带了几个美妓团团上来劝酒不提,却是深知这位李兄的喜好,笑着指着个穿一件莲花色绉绸绵袄,粉面朱唇,秀若芝兰的美少年道:“这位是联珠班的小旦莲官,也是他们班的台柱了,正是梨园翘楚,今儿我特特请来陪李兄的。”一边又吩咐那莲官道:“还不来见过李老板。”那莲官生得如冰雪团成,琼瑶琢就,打扮得竟比那几个美妓还要出色几分,上来替李姓富商斟酒,笑问姓名,那李姓富商道:“免贵姓李,李怡墨。”他却也是应酬场中的老手了,笑问那莲官擅长何戏,一时你来我往,包间内春暖莺啼,十分热闹起来。
只看着场中开始拍卖。开始还是些普通俗物,渐渐到了后头便有了些稀罕物,诸如鲜红一人高的珊瑚树,名贵的夜明珠,冬暖夏凉的鲛绡帐,又或是麒麟等奇形怪状的海外活物,偏偏李怡墨也是见多识广,并不觉得非常稀罕,心下倒只是觉得这兴隆拍卖颇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意思来,渐渐意兴阑珊起来,所幸那莲官知情识意,和他说笑解闷,说些辽东故事,倒也还打发时间。
直过了半个时辰,包间门才被轻叩响,一个青衣小厮打了帘子,李怡墨便看到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走了进来,身上披着一领雪白狐裘,眉目清扬,下颔尖尖,生得骨柔肌腻,显得十分安静清隽,只见那杨文辉已笑着站起来道:“崔二爷来了!失迎了!”
李怡墨见这鼎鼎大名的崔二爷竟如此年轻,心下吃了一惊,忙收起那点轻视的心,也站了起来笑道:“久仰崔老板大名了,在下李怡墨。”
这少年正是傅双林,他今日本约了人谈事,结果临要出门不知怎的王府里又有事来报,才过完年,百忙缠身,若不是今日说了是有几支船队的海商,正合了傅双林一直以来的想法,他是不愿出门的,只得匆匆处理了事情,才出得门来,却到底还是迟了,他含笑拱手道:“李老板客气,年下事多,劳李老板久侯了,是我的不是,我罚酒三杯,以示赔罪。”说完已示意人斟酒。
只见人斟酒上来,他果然连饮了三杯,面上涌起一层薄红,李怡墨看他如此豪爽干脆,笑道:“崔二爷果然豪迈。久闻崔二爷交游广阔,才干手腕都是一等一的,如今看来如此年轻,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一边让了他入座。
傅双林笑着解了大氅,露出里头青灰色纱罩袍来,一边入座一边道:“不敢,手上微末生意,不过仰仗着各方朋友们照应罢了,文辉兄道李老板远道而来,却是有大生意要谈,却不知有何指教?”
李怡墨看他说话简断,单刀直入,举止沉静优雅,声音清越,气度高华,和别的生意人又大不相同,他眼睛又利,早看到他那不起眼的青灰色纱袍下罩的却是月白丝袍面的裼袍,举手投足之间露出的幽蓝色毛锋分明是整张紫貂皮毛锋朝内整张裁制,只露出袖口领口一点翻皮,这年头紫貂名贵非凡,一般人若真有,断乎舍不得如此反裘裁剪,只做保暖用途,真正暴殄天物,锦衣夜行。虽说这貂皮只有有功名的人能穿,但如今这年头四海富庶,哪里有人追究这点逾制,辽东苦寒,更是到处都是穿貂皮登虎皮靴的人,李怡墨心下暗自纳罕,嘴上却道:“在下来此,却是来求购一样稀罕物的。”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后头站着的昆仑奴道:“琼奴。“那昆仑奴上前将手里抱着的一把刀抽开,只见那刀寒芒凛冽,犹如新发于硎,杨文辉鼓掌道:“好刀!好刀!”
傅双林看了那刀一眼,脸色却微微变了,他伸手将那刀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又递回给他道:“李爷不知在哪里拿的这刀?”
李怡墨看他不过一眼,似乎竟已识破这刀的来历,心下暗惊,仍是笑道:“是我们船上的护卫无意中购得,我们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看这刀颇为好用,与一般的刀不同,锋利耐用,因此想买一批给船上的护卫装备。”
杨文辉在一旁陪笑道:“如今朝廷管制得严,李兄又听说这边蒙古刀也很是有名,想着兴许这边能有人能识得这刀的来历,我想着崔二爷见多识广,兴许能知道也未可知。”
傅双林微微往后靠了靠道:“此刀名为龙鳞刀,你们看这刀刃身上的刀纹绵密,形似龙鳞,此刀炼制不易,百炼折叠而成,若只看锋利,许多刀,如倭人那边的玉钢刀都能做到如此锋利,然而此刀的特性在于耐用,凡刀断绳,一百根便已钝缺,此刀却能断绳千根仍锋利如初,因此此刀用于战场最好,龙鳞刀为大宁藩军专门配刀,每次战后都会专门收回,不许外流,更不会对外售卖,此刀的锻造方法,也是军中机密。”他眼神淡淡扫过李怡墨,神情似笑非笑:“却不知李老板的手下,是在哪里能买到此龙鳞刀。”
李怡墨笑道:“原来如此有来历,我竟不知,却不知崔二爷一眼看出此龙鳞刀的来历,有没有办法替我采购一批?我也不要太多,一百到两百便可。”
傅双林含笑道:“实不相瞒,这刀,我有办法买到,莫说两百,五百都没问题。”他看了眼面露喜色的李怡墨,又接着淡淡道:“只是——我不卖给寇匪肖小。”
李怡墨脸色微变,瞳孔紧缩,杨文辉仍不知就里,笑道:“那正好了,我们李老板常年做海上生意的,正是要拿去对付海盗的,崔二爷正该帮帮这个忙,要说钱,李老板是不缺的,这点我可以作保!”
傅双林一双眼睛明澄如秋水,却又深邃之极,淡淡看向李怡墨,慢悠悠道:“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纵横东南海上多年的海狼李氏兄弟,久闻大名了,阁下腰间双刀,想必就是曾于倭人德川家习得双刀神技的李一默了。”
他话音才落,杨文辉还不知所措,李一默身后的昆仑奴手握刀柄,大喝一声,将刀厉然出鞘,刀光似雪,凌厉强横,唰的一声将客人中间的桌子一劈为二,这昆仑奴卷发黑肤,怒目而视的时候,极为狰狞恐怖,大喝起来,又犹如雷霆炸响,满包间的女妓包括莲官都吓得花容失色,大叫起来,就连杨文辉也面如土色,瑟瑟发抖起来。
傅双林却仍是端坐在那里,手里端着酒杯,面不改色,含笑道:“果然好刀。”
第102章玉扳指
包间里气氛一触即发,李一默却忽然哈哈大笑道:“崔二爷果然好气度!”一边挥手命那昆仑奴退下,一边笑道:“琼奴无知,冒犯崔二爷了。”
傅双林淡淡道:“无妨,只是阁下须知,崔某人不可能将这杀人利器,拱手送予海寇,反过来伤我大乾子民百姓的。多少钱,都不卖。”
李一默看他神容冷淡,明明适才笑的时候眉角蕴藉,和如春风,如今一冷若冰霜起来,又有一种旁人难有的傲气和骄矜,闽人原好南风,他也算阅人多矣,又于东南一代堪称枭雄,平日无人敢违逆,如今看着少年横眉冷目,身旁那些如花美人,如玉小旦,被这人风姿一比,竟都如粪土一般。
他心尖仿佛被羽毛轻轻扫过,居然舍不得就对这少年生气,只和颜悦色对他道:“崔二爷有所不知,我们李氏也是讲道义的,如今要买这龙鳞刀,却是为了抵御那倭人,如今倭人渐渐成了气候,整日里在海上劫掠,又有一些红毛人也在趁火打劫,我们也是深受其苦。不信崔二爷只管去打听打听,如今浙闽一代,哪家海商出航,不请我李家护航?若说我们劫掠大乾自己人,那是绝没有的!”
傅双林看他一眼,见他语出真诚,面色微微和缓道:“盗亦有道,若是你们兄弟果真能如此,那倒是我大乾百姓的福分了——只是那护航金,若是收得便宜些,那才是真侠盗了。”语气也有些揶揄讥讽了。
李一默脸上带了些尴尬,哈哈大笑道:“崔二爷也要体谅体谅我们海上讨生活的不易,养护卫,保养船只,开支也是巨大啊!总不能白做慈善吧!”一边却亲自斟酒递给傅双林道:“买卖不成仁义在,不管崔二爷能不能成全我李某,今日惊吓了二爷,我还是该赔罪的,只望崔二爷莫要放在心上。”
说罢又自己斟了酒来,一口饮进,连饮三杯,才又笑道:“今日得见崔二爷风采,我心实慕之,崔二爷若是改变主意,只管命人到这大宁府同和客栈找我传话便是,我会在那里住到下月十五……便是不成,李某人也万万不敢心怀有怨,只望将来崔二爷有幸到福州,万万要来找我才是!”
说罢带了人昂然而走,竟似乎完全不怕被人告官一般。唯有那杨文辉面青唇白,再三和傅双林告饶,只道自己着实不知此人为海寇。
双林心知这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定然是有恃无恐,就算真带了人去抓捕,只怕也抓不到的,只是和杨文辉应酬了几句,心下却暗暗计较,却没有回王府,自回了自己外宅那边,心里合计了一番,又处理了些拍卖行和店铺的杂事,敬忠进来报道:“王爷来了。”
双林一怔,起了身正要迎出去,就看到楚昭披了大氅走了进来,大氅上全是雪,慎事一路正追着他替他解衣,双林笑道:“外头下雪了?怎么今儿过来这边?不是去文会赏梅去了吗?”
楚昭道:“并没什么意思,来来去去不过是那什么红香琉璃之类的大俗诗,孤就先回来了,回了王府听说你又出去了,孤看着雪大起来,今儿又是拍卖的日子,你必是又要找借口不回王府躲懒的,山不就我,我来就山。”说罢却是拉了双林的手,脸色一沉道:“怎的手这么冰?屋里没放炭吗?”
双林道:“适才写了几个字罢了。”楚昭早将他的手拉入怀中捂着,一边却自然而然地低头和双林接了个吻,看着人摆膳了上来,吃过晚膳后,便又和双林在炕上歪着,看双林又在写东西,便自拿了些奏报翻着,如今双林这小小外宅,却早成了楚昭常来的地方,王府里耳目众多,楚昭反喜欢时时来双林这小院,自在舒适,因此房间里早就不知不觉多了楚昭的许多东西,连许多奏报都有专人送来。
只是楚昭今日只在一旁看着双林端坐在炕桌前,凝神执笔,全神贯注,因着冬日屋里炭气旺,他双唇鲜红,眼睛睫毛纤长,腰身纤细,早就蠢蠢欲动,哪里还看得下奏报,伸了手过去将双林环抱着,一边低头去亲双林的耳尖。
双林动了几次,始终没办法驱散这骚扰,眼看那双手干脆去熟门熟路地解他的腰带起来,放了笔按着笑道:“王爷,你总该给我歇几日吧?这年才过了多久,就是朝廷大臣也要放假呢,我这可是天天当差,竟没个歇息的时候。”
楚昭被他逗得发笑道:“哪次不是你躺着,都是孤在出力服侍你,你还要反赖一口……”手上却一点没闲着,屋里炭盆多,暖和如春,他不过穿着一件青色外袍,解开便露出了修身的薄薄丝衣来。
双林一本正经道:“我也是为王爷着想,俗话说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楚昭笑得身体簌簌发抖,双林却乘机将衣服披了上身道:“王爷好歹给我写完这折子。”
楚昭低头去看:“什么东西那么重要呢?连你家主子都冷落了。”
双林道:“我是想着那不冻港那边,从前不是和你说过么?也该合计着开春后建起来了,咱们大宁藩海事若是能兴起来,殿下到时候只管什么都不做,光收钱都能收得手软。”
楚昭道:“开春的事,现在忙什么?”
双林笑道:“今儿我不是去见了个海商吗?后来你猜那是谁?居然是东南海那一代横行的海寇,海狼李氏兄弟之一,他想和我买龙鳞刀呢,我今儿后来打听了下,他们如今的确是和倭寇那边闹翻了,如今时常在海上缠斗,也难怪他们想要买趁手的武器,我想着这龙鳞刀也不是不能不卖给他们,海狼手里船队就有十来支,若是和他们借点造船、海航、建港的人才来,我们也就是出点龙鳞刀,倒是趁便。”
楚昭道:“你又胡来了,下次再出去见人,定要带上天枢他们几个人才是,这些海盗十分穷凶极恶的,你和他们做生意,岂不是与虎谋皮,幸亏今儿没事。”
双林道:“也就是做做生意,我本来也只是想见见海商,探探路罢了,如今阴差阳错遇到这割据一方的海狼,若是不好好利用,倒是可惜了。”
楚昭知道他一贯执拗,也只好道:“旁的我也懒得管,就是你下次出门再不带天枢他们,我可真就不许你出门了。”一边伸了手又轻轻抚摸着双林腰线,慢慢往下揉弄着。
双林含笑道:“知道了,我带上便是了,我还想着等开春了,我也出海去探探路来着,到时候你这些侍卫,也不知有没有晕船的。”
楚昭用脸颊贴在双林后颈,伸着手将双林衣服又蹭松了,露出了里头光洁柔韧的腰线来,忽然听到双林这么一句话,脸上登时沉了下来:“出海?你要出海?”
双林道:“是啊,这李氏兄弟海上霸主这些年,定是横行无忌的,如今若是真能搭上这条线,出海看看,必然安全……”
楚昭坐直了身子道:“孤不许你去!”
双林愕然抬头,看楚昭神色冷凝如冰,居然不是在说笑,他微微抬了头去亲了亲楚昭唇角道:“就是去附近走一走,不走远的,你莫担心,没事的。”
楚昭不为所动:“海上风浪无常,孤又不能陪着你,你想开海商,府里人手只管由你用便是了,这出海,孤不会让你去的!”
双林怔了怔,解释道:“海航没那么不安全……再说我也不走远,就附近几个小国走走便好,那李氏兄弟威名赫赫,我跟着他们出海,再多带些人手,定是无恙的。”楚昭已有些恼怒转过身道:“孤不能擅离藩地,你却整日里想着去这去那,就没想过孤担心你吗?这海商一去数月甚至数年都有,到时候孤在藩地里牵肠挂肚,你却逍遥自在……”
双林伸手握了他的手,正要说话,外头敬忠却站在帘外轻轻道:“公公,兴隆典当行那边掌柜遣人送信来,说是同和客栈一位姓李的客官命人送来说无比要转交给您的。”
双林一愣,知道是那海狼李一默了,楚昭却已抢先道:“呈上来。”
敬忠走了进来,双手递了封信上来,楚昭接了手,就手便拆开,却看到咔擦从里头掉了个打成结的帕子来,楚昭拿了解开一看,却看到是一枚红玉扳指,他冷哼了声,抖开那泥金纸笺,只见上头龙飞凤舞不伦不类地写着:“自今日得见贤弟,风采如仪,正如庭前玉树,倾慕不已,中心如醉,今送上玉扳指一枚,望来日能有握手谈心,把臂同游之期,兄李一默拜。”
楚昭脸色铁青,将那纸笺拍在炕几上道:“你可知道那闽人南风盛行,就爱和人认个契兄契弟,若要定情,便送上玉扳指一枚?你明知道如此,还要和那什么劳什子海狼去出海?”
双林张口结舌,百口莫辩,看楚昭眼神几乎能结成冰渣子,他和双林对视了一会儿,霍然起身,愤怒地转身拂袖而去,过了一会儿敬忠有些惶然地进来道:“王爷走了。”
第103章刺杀
楚昭坐在马车里,沉着脸看着马车行到了大街上,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笑语声传进来,已接近上元节,路边已开始有花灯摆放,大宁府在战乱后极快恢复了繁华热闹,这是他治下的领地,如此有生机活力,不得不说他一直也为之自豪。
一派盛世升平的景象也教他心情冷静了些,想起双林自幼就在宫里,算算也没过过几年舒心日子,如今好容易他们能过上自在日子,却不能畅心所欲——平心而论,是男人谁没有走遍山河,饱览秀色,四海为家的那一点梦想?只是自己自幼被拘在沉重的太子责任下,从未敢想,如今又就藩一地,同样不得自由……
不过行了一炷香时间,他对双林的气就已消了,心里又想着还是回转罢了,自己这么出来,也不知他心里怎么想……即便如此,那什么海狼的,也断不能轻轻放过了,他想了下叫停了车,车边今日跟着的是天微,忙纵马过来在车边听吩咐。
楚昭道:“转回头回去……另外你点三十人,去那同和客栈,将那里海狼李一默抓捕归案,小心些那人狡诈凶恶。”
天微躬身低头领命,便吩咐车辆调头。
此时前方一家青楼上的一扇窗子猛然打开,一架弩箭忽然伸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忽然旁边隔间露台上一个正抱着姑娘饮酒作乐的客官忽然向下大叫道:“小心刺客!”
声音方落,那弩箭上漆黑锋利的数枝箭已无声无息地连环飞射而出,天微已凛然拔刀恰好劈开一柄箭,却有几枝箭“夺夺夺”的狠狠插在了车窗边上,天微怒喝道:“保护王驾!”马车身边的侍卫已全数拔刀围住了车厢,一部分已经拔刀飞快冲向那青楼上并迅速包围了那栋小楼,繁华街道上惊叫声响起乱成一团。
只见那窗子已经迅速合并,天微转头看那几支箭箭身漆黑无光,只怕是淬了毒的,身上已起了一层汗,转头却看到楚昭已下了车,正抬头去看那青楼,里头人影幢幢,传来了刀剑相击的声音。
天微忙道:“殿下!还是回车子,外头危险!”
楚昭面色从容道:“千军万马孤都走过,这算什么?”说罢已迈步向那楼里走去,楼里包间里并没有灯,房间里亲卫们早已团团围住,中央一名绯袍精悍男子挥舞双刀,与一名瘦小男子战在一处,刀光翻起雪光,光飞耀眼,那瘦小男子动作灵活,身子轻巧,却气力不继,双刀男子显然占了上风,一名高大的昆仑奴手持弯刀站在一侧掠阵,楚昭站在一侧看了一会儿有些不耐道:“擒下!”
暗卫们得令立刻一拥而上,很快便将那瘦小男子押在地上,连那绯袍男子也围了起来,那男子还刀入鞘,举起双手笑道:“我可是帮了你们的,切莫恩将仇报呀!”
楚昭淡淡道:“是你喊的有刺客?”
男子道:“不错,我是来这红袖招待客的,看到这男子举止有异看似倭人,便留了心,专门点了他要的包间的隔壁,看到他在窗边窥伺街道,过了一会儿便看到你们这车过来,这倭人非我族类,不似善类,所以我便喝破他行迹,以防他们得逞。”
楚昭看了下那倭人面无表情,被捆在那里,天微上前喝问他来历,是何人指使,他只如木石一般,毫无反应,那双刀男子笑道:“倭人那边我略懂些行情,这人应该是个收受重金刺杀的杀手,收费贵,其实没什么稀罕之处,不过取个突然得手,箭上的剧毒难得罢了。”
楚昭拥着玄色貂皮大氅,眉目英华,眼光微一转顾犹如冷电青锋,看了眼那倭人,淡淡道:“想要孤命的还能有什么人,没什么好问的,杀了吧。”转身便走,那倭人脸色突变,显然没想到楚昭如此处置,那双刀男子也十分意外,看楚昭几步已走出门外,当真是毫不介意,忙追上去道:“唉?我好歹也算帮了你的忙啊,你也不表示表示?”
楚昭边走边道:“你就算之前不知道孤是谁,看到马车上的徽标旗子也该知道了,否则无端端谁会有此胆量去招惹这些倭寇,无非是无利不起早罢了,甚至只怕是早知道了这倭寇想做什么,专程埋伏在这里等着施恩于孤罢了,哪能如此巧合。孤不问你个隐匿不报,勾连匪人的罪名都好了,还想从孤身上挟恩图报?”
那双刀男子摸了摸鼻子,笑道:“好吧,我知道您是肃王殿下,我也是收到线报说这山田哲接了笔大生意要刺杀一名贵人……唉,唉……我就想着能借机和王爷谈笔生意……”他看着楚昭直接就要上马车了,忙赶紧说道:“龙鳞刀!我就是想买这个!听说是王府这边派人专们锻造的!王爷,我定可给出令您满意的价格!”
楚昭忽然停住了脚步,转头上下打量那名男子,眼光在他颇为英俊的面貌上打了个转,又往下移动到那一身揉成一团的绯红衣袍,佩在腰间的一长一短双刀,缓缓道:“海狼李一默?”
那男子一怔,嘿嘿笑了:“贱名不足挂齿,王爷见多识广。”心下却惊疑不定,想他短短一日,就先后被两人喝破身份。
楚昭又看了他两眼:“你可是在朝廷通缉名单上的,可真是胆子不小,还敢来孤面前谈生意。”
李一默笑道:“要赢取一样昂贵的东西,总要付出等值的筹码,久闻王爷威名赫赫,胸怀大志,没见到王爷前,草民只觉得有三分把握,如今见了王爷决事果断,这笔生意倒有了八分把握了!”
楚昭转头,淡淡吩咐道:“带他们回王府!”
说罢已上了车,李一默呵呵一笑,看身旁昆仑奴已给他牵了马过来,也翻身上马,居然真的胆识非凡,只带着个昆仑奴,就大摇大摆跟着马车回了王府。
王府花厅内,楚昭已宽了大氅,一手端着茶杯身子微斜靠在主位上,薄唇紧抿,广袖垂落身侧,姿态优雅而疏离,尊贵不可言说。李一默大喇喇坐在下首道:“不瞒王爷,我们和倭寇杠上也不止一日了,这龙鳞刀难得耐用,适合久战,海上往返往往旷日持久,一般的武器折损太过,海水海风锈蚀,又极易损坏,我们不好带,若是王爷能将这龙鳞刀卖予我们,我们总能给王爷一个满意的价码。我听说王爷如今正筹备不冻港的修建,我李家在泉州也是有港口和船队的,旁的不说,这方面我们可是行家!”
楚昭淡淡道:“五百把龙鳞刀,条件其一,派专人来指导修建港口;其二,孤要建能海战的水军,你要替孤分批训练一批军士;其三,你海狼李氏一系,但入我大宁藩内包括海境,不得触犯刑律,不得伤我大乾子民,不得劫掠我大乾商人财物。”
那李一默略一沉吟道:“条件一好办,我手下就有擅港口管理的幕僚,派过来听王爷命令便是,条件三也好办,我李家从来就没对我们大乾商船下过手,反都是收银护航的。只是条件二却有些难,我们这一出海便是数月经年的,你这水军训练,是个长期的事,又是要在海上才能教得会的——再则大张旗鼓让我们海盗来训练水军,对王爷也不大好吧。”
楚昭不假思索道:“孤每次派一百人去泉州,隐姓埋名,让他们跟你们出海训练。”
李一默立刻眉花眼笑道:“那可要多谢王爷送人手给我们用,使得使得。”
楚昭淡淡看了他一眼:“若是让本王知道你们有伤天害理的行为,便是你们在泉州,本王也有法子收拾了你们。”他语调虽然淡淡,但情态气势,锐利如刀。
李一默被他一眼看得浑身发凉,心里想着果然是年纪轻轻便领兵出征平了北疆的人,面上却还是哈哈一笑:“王爷果然仁慈宽厚,爱民如子,我李氏兄弟,又不是无本之木,好端端为甚么要背离乡土?自然是要为家乡人做些好事的。”
楚昭冷哼了声道:“此交易私下进行,不可走漏消息,到时候会安排专人与你们对接即可,今后你不许再在王府进出招人耳目。”将茶杯往桌子上一放,竟是个送客之意了。
李一默心下大憾道:“今日得见王爷风采,当真令人心折,王爷乃贵人,不敢奢望时时得见,也还当偶尔赐我们拜谒一面才是。”
楚昭不置可否,身旁英顺已上前请了李一默告辞不提。
送走李一默,楚昭回了寝殿,英顺上前一边替他解衣一边笑道:“不是说今儿不回了吗?小世子今天还说想见您,小的回了他的。”
楚昭问:“寿哥儿有什么事吗?”
英顺道:“并没什么大事,说是如意生了病,下边人没敢放院子里,寿哥儿闹着要见狗,听说病了又说要面见父王让父王给如意治病。”
楚昭道:“那叫良医所好好诊治,那狗忠心为主,当得起。”话音才落,已听到傅双林在外间问:“王爷在吗?”
英顺抿嘴笑道:“这又是演的哪一出戏呢。”话音未落双林已挑了帘子进来,一眼先看到楚昭上上下下看了一下,才松了口气道:“听说殿下遇刺,没事吧?”
楚昭本来还绷着脸不想理他,结果看双林一身狐裘上全都是雪珠子,显然是冒着雪骑马回来的,皱了眉道:“马车车厢都是用的楠木和钢铁打的,能有什么事?外边雪大,你也不坐个车子,真正胡闹!”一边走了过去替他解了狐裘,结果看到里头还是屋内的薄袍子,想来是得了消息连忙赶了出来,也没加件棉袍,靴子也没穿只穿了双普通的厚底鞋,一摸手冰凉的,心下更是有些恼怒,叫人上了姜汤过来。
双林却拉了他的手道:“果然没伤到吧?”
楚昭冷哼了声:“请了个藏头露尾的倭人在楼阁上射毒箭下来,想也知道是谁,孤看他便是封了太子,手里也没几个银钱,请得起什么上台面的人?”
双林心里却十分后怕,低声道:“这出行还是得小心些,暗箭难防。”楚昭看他担心的样子,心下一甜,拉了他的手正要说话,却听到外头英顺来报:“门房送了信进来,说适才的客人命昆仑奴送了东西和信来,门房不敢自专,遣人进来问问如何处置。”
双林听到昆仑奴已一怔,转头看楚昭,楚昭满脸愠怒道:“都这样晚了!不收!”
英顺低声道:“那昆仑奴说是主人交代的务必要请主子手下,说是很重要的物事。”
楚昭看了眼双林,想了下怕是什么事,便道:“接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英顺呈了进来,只见一个描金楠木匣子,十分精美,双林却有些担心,问道:“验过没?”
英顺道:“已验过了,并无夹带危险物事。”
双林却正色对楚昭道:“如今情势不得不防,这东西还是小的来替你开看吧。”说罢不由分说接了过去,打开看到里头暗红丝绒上,托着大如鸽卵的一颗黑珍珠,宝光灿烂,浑圆玲珑,这样大的珍珠,非深海不可得,更何况是纯黑色的,即便是双林前世,也未见过如此之大的天然黑珍珠,几乎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了。匣子附着一张纸笺,叠成同心样,打开一看,上头仍是那熟悉的笔迹:“自今日得见王爷,风采如仪,正如庭前玉树,草民倾慕不已,中心如醉,今送上深海明珠一枚,望来日尚能拜见之期,草民李一默拜。”
双林终于忍俊不禁,将那明珠往楚昭怀里塞去揶揄道:“好一粒深海明珠,万中无一,王爷可要好好珍惜这份情谊。”
楚昭看着那纸笺,脸色着实有些难看,然而看到双林双唇含笑,眉目舒展,自己也掌不住笑了,伸手去拉了双林道:“好了我们莫要说这不相干的人了。”双林点头道:“不相干?谁前脚才怪了我,后头怎么又和这人干系上了?好好的人家送珠子来做什么?”
楚昭将遇刺的前因后果说了一番,期间少不得将双林拉到了床上拥着,双林道:“这般安排也是好的,王爷为了不让我去和他再见面,也是煞费苦心了,居然降贵纾尊去和海盗谈生意。”
楚昭手上一面轻轻替他解了袍子,一面笑道:“冤枉,是他自己追着我要买龙鳞刀,可见之前找你买不过是个幌子,心里只怕早想了要借刺杀这桩事来施恩于我,才好和我谈生意罢了。可惜被我识破,他也只好拉下了脸硬上。”
双林还要说话,楚昭早低头噙了他的唇,深深吮吸,帐幔重重垂下,殿内早就空无一人,只时不时听到双林低低的抽气声。
第104章琉璃灯
冬日的阳光,淡淡地洒在园子里盛放的梅花上,积压在花瓣上的雪阳光下呈现出半透明的光泽,美不胜收。
一大早肃王殿下就亲自去了园子,亲自摘了一枝梅花供在了寝殿床头的雨过天青美人觚里,连那微微有些透着粉色的积雪都小心翼翼地没碰掉,然后斜坐在床边,笑道:“起来看看梅花不?”
双林趴在床上,一动不动,他的脸埋在柔软的丝枕里,整个身子都裹在柔软被子里一动不动,楚昭侧脸便能从上看到双林那优美的后脖颈线延伸向下,之后是肩膀上凸起的两块蝴蝶骨,上头还有着昨晚热情后的痕迹,他忍不住又轻轻顺着那脊椎,将手滑入了被窝。
他刚摘了花,虽然捂过了依然有些凉,滑下去的时候双林动了动,依然趴着并不起身。楚昭昨晚餍足了,如今也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轻轻反复抚摩着那凸起的骨头和如玉一般的肌肤,过了一会儿才又俯身下去轻轻道:“真的不起来吃点东西?”
双林睫毛抖了抖,最后翻了个身,将脸和肩膀脖子都严严实实都埋入了被内,显然不想再理楚昭。楚昭笑了声,刚要说些话,忽然外头听到了孩子细声细语的声音,过了一会儿英顺进来禀报:“殿下,世子殿下求见。”
楚昭看了眼双林,将帐幔放下,走出外间道:“进来吧。”
双林动了动,睁眼起了身,听到外头寿哥儿软软地声音煞有介事地道:“孩儿恭请父王圣安。”
楚昭笑道:“起来吧,听说是为了如意的事儿?”
寿哥儿道:“安姑姑说如意病了,不吃东西,恐过人,所以挪出外边院子去养着了,我想去看看,安姑姑不许,今早说父王已经吩咐良医所的大夫来诊治了,孩儿特特来谢父王恩典。”他说话很慢,说一说又想一想,这么长一篇话,显然是身边人先教好了。
楚昭含笑:“那狗忠心耿耿,定然不会有事的,你用过早膳了吗?早晨吃的什么?”
寿哥儿道:“孩儿已用过了,用的乳糕、热乳羹,还有……”他到底不满四岁,前边说完那一串乳母姑姑们教会的话已有点困难,再说起来就已结结巴巴了,这时旁边安姑姑笑着补充道:“还用了些豆芽羹,又给哥儿用了半个冻梨。”
楚昭点头道:“冬日里也要多用些果蔬,莫要上火才好,今儿有些太阳,让哥儿多晒些太阳——等开年后也要开蒙了,手指要硬些才好拿笔。”安姑姑笑道:“是。”
只听寿哥儿又奶声奶气道:“父王,安姑姑说,上元节要给父王做一盏河灯祈福,再做一盏河灯给母妃往生,可以把想给母妃说的话写里头,这样母妃就能看到了,是吗?”
楚昭默然了一下道:“是。”
寿哥儿道:“那我可以让母妃保佑如意快快病好吗?”
楚昭轻轻嗯了声,寿哥儿显然有些欢喜道:“母妃真的能看到吗?能做到吗?”